自從AMD宣佈要推出Zen3架構的銳龍處理器後,本人就一直心癢癢想要升級一波電腦,畢竟看着Intel這兩年的擠牙膏,只能仰天長嘆了(害~)。且不說遠的,單是500系列主板支持PCIE 4.0和即將發佈的Zen3處理器,就足夠吸引人了。

本着高性價比(戰未來)和自己的視頻後期需求,最終我還是對我的腰包下手了。由於不是一整波換機(感覺還是得坐等Zen3處理器的驚喜),CPU 我借了(PY)朋友的3600XT,結合自己有的一些硬件,就隨緣入手了主要的三件套,主板、內存和SSD。

先行考慮入手的是技嘉的B550M AORUS PRO主板,原因有幾點:誠意滿滿的13相供電,以後升級Zen 3處理器不用太擔心CPU的供電問題,其次是配備了PCIE 4.0規格的顯卡插槽和M.2插槽,還有就是,家裏第一臺電腦就是技嘉的主板,印象中沒怎麼壞過,可以說是源自於對技嘉主板的好感吧。

技嘉B550M AORUS PRO是mATX板型的主板,所以包裝盒設計師方方正正的,正面是aorus大雕的logo,和型號信息。右下角還有個標註“支持AMD RYZEN ZEN2架構CPU”,這波可真香了,我可是奔着ZEN3去的。

背部的信息滿滿當當,是主板相關賣點以及產品規格的信息介紹。

主板正面,這款主板的用料,給我的感覺還是相當充足的。供電散熱裝甲、M.2散熱裝甲以及顯卡插槽加固,第一印象分滿分。

供電方面,主板採用了10+3相數字供電,同時搭配低電阻式晶體管,相比普通的晶體管,它的工作效率更高,而且工作溫度也更低。畢竟要爲下一代ZEN3處理器做準備,供電方面可不能含糊,此外,自己不會經常超頻使用,這款主板基本能滿足使用了。如果是經常超頻的朋友,建議選擇規格更高的X570平臺。

CPU供電接口是4+4pin,完全能滿足我的日常使用和遊戲需求了。

內存支持方面,主板配備4個DDR4 DIMM插槽,支持DDR4 4733(OC),最高可擴展128 GB。

主板底部設計了M.2插槽和PCIE插槽各兩個,其中,裝備了散熱裝甲的M.2和加固了的PCIE插槽是4.0規格,其餘的是3.0規格。

這次亮機的顯卡是來自信仰滿滿的英偉達2060s公版顯卡,這張卡剛上的時候,第一時間購入的,顯卡的盒子還留着。

新一代30系列顯卡已經發佈一個多月了,對於我這張“老古董“RTX 2060 SUPER,想跟大家聊一個內容,顯卡背部的type-C口最初是爲VR設備設計的,但它似乎被大家遺忘了。它不僅能夠輸出視頻畫面,還能當作USB口傳輸數據,對於經常拷貝數據的朋友來說,這個接口是相當實用的。伴隨着今年的iPhone 12不再配備充電器,我這個“RTX 2060 super”充電器也即將派上用場了。

內存來自十銓的DDR4 8GB*2,雖然我比較低調,對RGB不太感冒,但鬼使神猜般地,我居然買了RGB的內存條,那就讓它點綴主機吧。主要還是看上了它4000MHz的內存頻率。

SSD除了一款老舊的256GB M.2固態,我還買了一塊全新的技嘉AORUS GEN4 1TB,支持PCIE4.0,官方讀取速度爲5000MB/s,寫入速度爲4400 MB/s。相較於PCIE3.0 讀寫速度的瓶頸,這個讀寫速度對於製作視頻的我而言簡直不要太爽。雖然說3.0的3GB/s已經是綽綽有餘了,但我這可是要戰未來的。

是騾子是馬,總得牽出來溜溜。話不多說,直接進入測試環節。

忘了補充一下,本次測試的CPU,前面也說了跟一個朋友借(PY)過來的3600XT,6核12線程,3.8GHz主頻,目前CPU天梯圖排行33,性能比i7 9700KF強。

CPU-Z單核跑分爲541.6,多核跑分爲4220.1;

國際象棋跑分爲23711;

CINEBENCH R15和CINEBENCH R20的跑分分別如下:

RTX 2060 SUPER也算是老顯卡了,這裏就不爲大家做測試了。最後分享一下我最感興趣的SSD和內存測試。

PCIE 4.0是我升級裝備原因之一,但由於測試條件限制,只能爲大家展示一下SSD的讀寫跑分了。爲保證發揮PCIE 4.0 SSD的最高性能,我的老款固態硬盤作爲系統盤,技嘉AORUS GEN4 1TB則作爲從盤測試,分別測試技嘉AORUS GEN4 1TB在主板PCIE 3.0和PCIE 4.0的情況。

本想着用AS SSD跑個分出來看看,沒想到這款軟件跟魯大師一樣玄學,在PCIE 4.0中,讀寫速度雖然突破了4000MB/s,但沒有達到官方的讀寫速度,而且總得分情況和3.0的得分相差不大。

於是我換了crystaldiskmark重新跑一次,在這個軟件中就比較正常了,PCIE 4.0的速度已經接近官方的標準,而且在3.0的插槽中也跑滿了3GB/s的速度。我,露出了老父親般的笑容。

內存跑分方面,我選擇了AIDA64進行測試。由於不知名原因,內存頻率被降到了2400MHz,而且內存的讀寫速度和延遲都非常不理想。

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趕緊開XMP搞一搞,不然我這4000MHz的內存不就大型翻車現場了。技嘉現在的BIOS也算是簡單明瞭了,進去之後選擇Tweaker,在Extreme Memory Profile(X.M.P)選項裏面選擇Profile1,然後在內存倍頻調整選項設置爲36,也就是3600MHz,F10保存退出即可。

調整之後,跑分成績相對正常了很多,除了讀寫速度大幅提升以外,延遲也從原來的92.2ns提升到了75ns。此外,我又優化了一下內存時序,由24-24-24-58調整爲18-18-18-38,最終成績得到了進一步提升,且延遲也降低了。

這裏給大家分享一下小知識,對於3600XT這顆處理器而言,內存頻率爲3600MHz是最爲合適的。原本我想着把內存拉到正常的4000MHz,依次試了3666、3800和4000,結果發現,內存讀取速度降了200MB/s左右,延遲也更高了,到了4000MHz就開不了機了。

理論上,CPU頻率和內存頻率在相同頻率下運行是最合理的。比如說CPU最大支持3GHz,內存也是3000MHz,這是最佳搭配,而內存在3200MHz,那也只能在3000Hz的頻率下工作,因爲CPU只能支持到3GHz,這就限制了內存性能的發揮。而銳龍系列處理器一直以來存在設計缺陷,導致支持內存的頻率偏低,這也是我前面建議3600XT搭配的內存頻率爲3600MHz的原因(3600XT,頻率3600,我好像發現了些什麼)。

好了,這次的分享到這裏結束啦,個人入手的三件套(主板、內存和SSD),整體而言是爲5000系列處理器準備,關於本文的跑分測試,大家有什麼意見或建議,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