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青快評

善良的人不會因爲偶然的質疑,便放棄所珍視的善良的信念。

11月26日,“宿管阿姨感恩節送巧克力”一事受到關注。11月27日,哈爾濱工業大學回應稱:公寓阿姨派發巧克力是出於好心,學生留言提醒阿姨也是出於善意。

11月26日是美國的感恩節,哈工大一宿管阿姨爲感謝學生對公寓工作的支持,決定向學生髮巧克力。消息發出後,有學生質疑:“(宿管阿姨)作爲官方代表,公開搞‘洋節’慶祝活動,不考慮影響嗎?”他們還表示若不停止,就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映。之後,宿管阿姨回應,“實際就想感謝一下同學對公寓工作的支持。以後會多多注意”。

誠然,宿管阿姨作爲教職工,管理宿舍時或多或少“代表”學校,如果公開場合過分推崇洋節,確實與其角色相悖。然而,不少人認爲,阿姨送學生巧克力,並非重視感恩節,感謝同學支持工作纔是重點。也有許多學生紛紛“聲援”,感謝並安慰阿姨。

有時,如果人的視角脫離事件的語境情態,而放大某些片面的細節,那麼看到的不僅可能遠離事件本質,而且難免傷害他人自然流露的真情,製造不必要的摩擦誤會。

人類的歷史充分證明,文明在交流互鑑中共同前進,只有不同優秀文化充分交流,民族文化才能兼收幷蓄。一些中國人在感恩節表達對身邊人和社會的感恩,僅僅是個“時間由頭”。更深刻的心理根源是:傳統文化中的感恩情結,驅動人們在合適時機向他人表達感謝。

如果帶着文化傳播的開明包容,看待宿管阿姨的善意之舉,就會發現節日的概念之下,流動的是彼此之間樸素而真摯的情感,和是什麼節日關係不大。如此,言談之間便會坦然自信,而非敏感緊張,這樣的態度才利於我們借鑑不同文明的精華。

人們擔心,來自學生的質疑,會使宿管阿姨在今後工作中變得束手手腳。哈工大的回應將話鋒之間的爭執,化於善意和好心,體現了教育者應有的價值觀。

疫情期間,因爲高校延遲開學,哈工大宿管阿姨曾爲各個宿舍認真澆花。各地宿管阿姨幫學生曬被子、找資料、寄行李的新聞同樣很多。華中科技大學宿管阿姨金林君退休前寫的《山高水長,我心永遠》告別信,更是刷爆全網。宿管阿姨和學生的親和關係,建立在互相信任、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我相信,善良的人不會因爲偶然的質疑,便放棄所珍視的善良的信念。

撰文/白毅鵬

編輯/王鐘的

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出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