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戲是由山歌、秧歌、茶歌、採茶燈、花鼓調,先於農村後入城市,逐步形成發展起來的一個劇種。它吸收了漢劇、楚劇、高腔、採茶戲、京劇等衆多劇種的因素,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點。黃梅戲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表演質樸細緻,以真實活潑著稱。

隨着一折《天仙配》唱紅大江南北,相信每個上了年紀的朋友都能隨口哼出一句“你我好比鴛鴦鳥,比翼雙飛在人間”。上世紀六十年代,黃梅戲火爆全國,聽家裏的老人說,當時村子裏不論是“北京牌”黑白電視還是大頭收音機,放出來的都是黃梅戲。

當時的黃梅戲的熱度有多高?

可以說,這種戲劇文化在當時堪稱最流行的“IP”,連行走在新時代媒體前沿的港臺及東南亞地區,都曾將這種藝術形式翻拍成影視作品。

黃梅戲風靡全國之後,自然引來一衆愛好者探討黃梅戲的起源問題。

在網絡上檢索,頁面上的說法如出一轍,稱:黃梅戲源於湖北省黃梅縣。這種說法的由來,大抵要追溯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湯金城先生在《黃梅戲藝術》這一刊物上發表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湯金城先生指出:黃梅戲出自黃梅縣,所以,就將二者畫了等號。

那麼,湯金城先生給出的依據是什麼呢?

他表示:該縣城附近有一座黃梅山,而且縣城與安慶的距離不遠,所以黃梅戲便是從黃梅縣中流傳出來的戲劇藝術。

由於當時的通訊不發達,知識共享的渠道有限,所以官方認同了湯金城的說法,使這一說法流傳至今。

近年來隨着筆者的年齡增長,對黃梅戲這一藝術形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既然喜愛一種藝術,自然要刨根問底地追溯其起源。經筆者和一些網友討論,發現湯金城先生的理論有誤。“戲因縣名,縣因山名”這種說法只是湯先生想當然的推測罷了,根本沒有經過探訪和考證。

百年以前,江西、湖北、安徽三省均有采茶戲,從藝術風格及黃梅戲的傳承過程來看,採茶戲應該是黃梅戲的藍本無疑。然而,採茶戲是屬於多地區的,根據地名望文生義,將黃梅戲的起源歸於“黃梅縣的採茶戲”的做法,顯然是極不負責任的。

我們不妨按照湯先生的邏輯,重新梳理黃梅戲的起源問題。除了前文中提到的黃梅縣之外,在安徽省懷寧縣同樣有一座黃梅山,此地百年前亦有采茶戲流傳。而且,從當代黃梅戲的唱腔中,我們能夠清晰地辨別出其中的懷寧方言。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據此就說:黃梅戲的起源是安徽懷寧呢?

相比於“黃梅戲出自湖北黃梅縣”的說法,筆者所做的“推斷”顯然更具說服力。懷寧黃梅山同樣有“黃梅”之名,且當地方言更貼合黃梅戲唱腔。照此說來,將黃梅戲的發源地定爲懷寧豈不是更加可靠?顯然,這種推敲的方式是愚蠢的。至於將“湖北黃梅縣距離安慶較近”作爲推斷黃梅戲起源的線索,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照此說來,懷寧縣黃梅山與安慶市的直線距離還不到二十公里,比湖北黃梅縣還要近一百五十公里,哪個地方更像黃梅戲發源地顯而易見。試想在交通不甚便利的百年之前,一個以湖北黃梅縣口音爲基礎的戲劇在湖北當地沒有盛行,反倒跨越了一百七十公里來到人生地不熟的安慶發展,一夜爆紅,這根本不合邏輯。

實際上,早在湯先生之前,我國文藝工作者就已經開始追溯黃梅戲的起源了。

最早將自己的觀點收錄入冊的,是陸洪非先生。他在《黃梅戲源流》中,與讀者討論了黃梅戲的源頭。不過,由於當時這部書沒能大賣,只發售了一千多冊,所以,現今很難找到原本。

陸洪非先生在這部作品中,以線索推敲出關於黃梅縣起源的三種說法。分別爲:源於安徽懷寧縣黃梅山、源於安慶黃梅季、源於湖北黃梅縣。

陸先生本人更傾向於前面的兩種說法。

陸洪非認爲:在黃梅戲的許多橋段裏,所講述的都是安慶當地的情景。時至今日,我們仍能在安慶市的一些古蹟上,找到劇中場景的出處。而且,從黃梅戲腔調的方言上聽來,這種腔調與安慶方言區別不大。不過,畢竟陸先生有學者的操守,在無法確定證據的真實性的情況下,他並沒有妄下定結論。

筆者曾有幸去往安徽懷寧及湖北黃梅縣,並在這兩個地方聽過原汁原味的黃梅戲。若以“腔調與方言的相似度”作爲標準,顯然安徽懷寧的黃梅戲更爲正宗。當然,這種缺乏證據的溯源問題,學界向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相信各位讀者亦有自己的見解。

參考資料:

【《黃梅戲藝術》、《黃梅戲源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