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家庭中最開心的事情可謂就是有了新的生命降臨。

相信每個媽媽在孩子出生之前都暗自努力,希望自己可以迎接新的生命,並且也立志要做一個好媽媽,好好的養育孩子,把自己的最好的都給孩子。

但是,實際上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發現,很多媽媽雖然讀了很多育兒的書,學習了很多東西,但是發現自己依舊沒有辦法帶好孩子。

因爲養育孩子,不僅僅是依靠決心就可以輕鬆的完成的。因爲孩子是不同的,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獨特性。是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辦法的。新手媽媽想要勝任這一角色,是非常困難的。

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個推文,那就是懂得心理學的媽媽帶孩子是什麼樣的。

看了這篇文章之後就突然有了很多啓發。我們都知道心理學研究的主要就是每個人都個體心理。那麼,心理學也是教育學的基礎學科,可以通過學習心理學的方法來更好的教育孩子,發現孩子的個體差異。

所以,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懂得心理學對一個媽媽來說到底有多重要吧!

01

心理諮詢師

也帶不出好樣的娃嗎?

其實很多心理諮詢師都表示,自己其實也帶不好孩子,正所謂當局者迷。

就像是一位諮詢師在微博上發的文章一樣,她說自己雖然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洞察患者心中的想法,也可以很好地幫助他們解決心理上的問題。但是,當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時候,多半也是束手無策的。這是爲什麼呢?

其實,我們可以類比一下老師這個職業。

當我們去問一下老師這節課打算去講授什麼內容的時候,老師肯定會說得頭頭是道。但是,當問到老師今天要教授自己的孩子什麼內容的時候,可能這位老師講的內容他的孩子就聽不進去,老師一着急,更教不好了。

俗話說得好,當局者迷。在自己孩子面前,當老師還是當媽媽,就成了教師的困惑。

當面對孩子的時候,心理諮詢師也就多了顧慮,並且擔心的事情也會變多。這就是爲什麼很多老師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很多諮詢師也不知道教育孩子的原因了。

02

懂心理的媽媽,

要帶的孩子是心理健康的,

能按自我成長規律長大的孩子

學習心理學對帶孩子來說真的沒有作用嗎?

其實不是這樣的。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如何看待這件事情。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其實心理諮詢師,或者說是懂得心理學的媽媽,他們知道如何帶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帶出按照自然規律生長的孩子。

很多心理諮詢師都知道弗洛伊德,著名的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就曾經說過,當孩子在小的時候沒有滿足的慾望和衝動,在未來都會以各種方式表現出來。

這就告訴我們,應該找到孩子成長的祕密,發現孩子成長的規律並且尊重而不是干預。

很多嗎媽媽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培養孩子,但是忽視了這種方式到底是不是孩子需要的。有的時候,我們認爲好的東西,別人並不這樣認爲。我們是覺得爲了孩子成長考慮,但是實際上卻是害了孩子,因爲我們不懂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

但是,心理諮詢師或者懂得心理學的媽媽們卻從觀念上進行了轉變,有的時候孩子需要的纔是最好的。你的教育孩子的想法,終究是你的而不是孩子的。

03

養育不是看當下的分數,

也不是看他考到哪個學校

如今,競爭的激烈超乎了我們的想象。就像是很多朝陽媽媽一樣,認識到了這一點,就瘋狂地培養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最後導致了高地捲入。

有這樣一個效應叫做劇場效應,也就是說當看電影的時候,前排的觀衆站起來了,後排的觀衆如果想要看的更加清楚,就需要自己站起來,並且比前邊的觀衆站得更高。

其實,朝陽媽媽們就已經陷入了這種劇場效應,要想讓自己的孩子成功,就應該比任何媽媽都努力,給孩子報更多的補課班和課外輔導,瘋狂地給孩子加餐。

但是,真正的成長從來就不需要用分數來衡量。因爲最好的教育不是把孩子當成一種工具,而是把孩子當成一個目的,讓孩子成爲自己。

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容易,需要我們的媽媽們按照孩子的成長的規律因材施教,讓孩子找到自己的方向,並且朝着這個方向努力的前行。

所謂的生命自覺,其實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因爲每個人都可以區分當下和未來,孩子也一樣。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有勾勒,也有美好的願望。

作爲父母,我們要做的不是爲孩子設計方向,把孩子設計成理想中的那個孩子,而是讓孩子順其自然,成爲自己。

這就是我們經常強調的生命自覺,有自覺的動力,也有努力的意向,最後達到的結果就是自我實現,自我成長,達成最終的目的。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並不能完全地放任孩子。

放養和放任實際上是有區別的。

我們剛纔說的讓孩子自我實現,其實就是放養,而不是過分的給孩子設計方向,讓孩子原封不動按部就班地走下去。但是,放養不是說爸爸媽媽可以放棄自己的教育責任,而是觀念的轉變。

放任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放任孩子的各種缺點,爸爸媽媽不加以約束。這其實是爸爸媽媽的偷懶。因此,我們強調的是放養,強調不給孩子過分的設定目標,而並不是告訴爸爸媽媽不管孩子。

正所謂育人先育己。

我們作爲父母,應該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成長,這纔是正確的教養方式。

只有這樣,養育孩子才能成爲一場修行。做到了這點,其實也就是用心理學的角度思考教育孩子的問題,爸爸媽媽的視野也會更加的開闊。

那麼,大家對此還有什麼好的觀點和看法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和一起討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