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雪清晨,張倍源在門口抖落雪花,早早地來到了他位於曲江的工作室。“我剛剛拿了二等獎。”張培源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03:56

就在前不久的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上,張倍源所創作的麪塑作品《雙喜》,在“匠人匠心”雲競技比賽中榮獲了二等獎。活靈活現的陝北歌舞造型,讓作品散發着濃濃的黃土熱情和陝西魅力,征服了一衆評審和觀衆。

街頭走出的非遺藝術品

麪塑,俗稱捏麪人。它以面爲主料,調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簡單工具,塑造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

從前,麪塑藝人“只爲謀生故,含淚走四方”,挑擔提盒,走鄉串鎮,做於街頭,深受羣衆喜愛,但他們的作品卻被視爲一種小玩意兒,不能登上大雅之堂。如今,麪塑藝術作爲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受到重視。

2011年,蓮湖精巧麪塑技藝被列入“西安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陝西面塑最早的來源自唐中宗時期,當時的宰相韋巨源爲慶官復原職之喜,擺燒尾宴。宴席之上,一組名爲素蒸音聲部的70份美如仙人的麪食造型,便是我手上這件小人的雛形。”張培源介紹道。

作爲非遺“麪塑技藝”的第五代傳承人,80後的張倍源,既是一個有着匠心傳承的“守藝人”,又是一個敢於創新、連接時代地氣的“新新非遺人”。

老手藝植入新基因

張倍源工作室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麪塑作品,這幾年,他捏過的麪人超過1000件,最大的1.5米高,用了38斤面。最小的,則如一顆綠豆,玲瓏精緻。

很難想象,那些清晰的肌肉線條、栩栩如生的面部表情、靈動飄逸的仙仙衣袂,都是他用左手捏出來的。

“小時候調皮玩炮仗,傷了右手,沒辦法畫畫。”

張倍源沒有停止他對藝術的追求,沒辦法畫畫就轉攻麪塑。2004年,張倍源去日本學習雕塑和動漫。這段留學經歷,對張倍源的藝術觀有了很大影響。

“在日本文化的本源中,我補齊了自己的傳統文化知識體系的拼圖。”

回國之後,張倍源曾向陝西、山西的多位非遺繼承人,學習傳統麪塑的製作工藝。爲了讓作品更加生動,他開拓思路,積極創新,參考非遺“社火”中“芯子”的工藝,創造了更具有陝西特色的“芯子”麪塑。

注入新鮮血液散發活力,但也要避免稀釋了純正傳統的基因。

張培源的作品,絲路風情、神話故事,中國傳統文化的符號屢見不鮮。更難得的是,他將動漫元素運用到捏麪人的技法中,讓這樣的傳統技藝更符合現代人的審美,一個個麪人造型變得時尚起來。

這幾年,他的作品逐漸成爲了各大博物館、展覽會上的常客,同時擁有着旅遊紀念品和藝術品的雙重身份,被不同的人羣不同的審美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毫無二致地接納。

“麪人張”的“粗中有細”

“所謂粗,是指不去精雕細琢,而是一氣呵成;所謂細,是指作品中的生動的故事脈絡和文化內涵。”這是這位地道北方漢子對面塑藝術的獨到理解。

“一墨成畫,一面成色”是“粗”的關鍵。

與南方不同,北方的麪塑工藝講究一氣呵成、一步到位,拒絕增刪修改再加工。因此手藝人腦子裏的形象要非常清晰,不能含糊。根據所需隨手取材,在手中搓、捏、挑、撥用牛角刀靈巧地點、切、刻、劃、塑成身、手、頭面,披上髮飾和衣裳,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脫手而成。

而藉助這些生動的人物形象講述地域文化和歷史故事,這便是“細”。讓形而上的藝術內涵具象化,讓歷史穿越回現代的時尚生活中。

張倍源展示了他最近的新作品——十四運西安伴手禮之一。只見四位動漫風格的歷史人物手持陝西特產,身騎長安四寶,化身運動健將,作品生動可愛。完美融合了歷史文化和運動精神,還凸顯了陝西的地域特色。

文化開啓了對美的感知。

張倍源對人生、對藝術、對大自然都有獨到的深刻見解,他把傳統與現實有機的結合起來,尊重前人,又不落窠臼,不斷從歷史文化、從生活點滴中去汲取營養,將其體驗和感悟,訴諸在這小小的麪人身上。

傳技不傳意,傳形不傳神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爲了便於學生理解,他用鐵絲代替竹骨;爲了使作品顏色更逼真,他用凡士林代替白油;爲了讓更多人瞭解麪塑,他將面泥配方、刻刀製作工藝全部公開。追隨他的160多名學生,上至80歲下至8歲,都是熱愛麪塑技藝,熱愛傳統文化的人。

技是基本層面的技術,藝纔是最高層面的創作。張倍源拒絕帶着學生們臨摹,他強調要引導學生們將自己的思考帶進作品。遇到留學生學習,張培源也主張他們用麪塑的技法和形式講述自己國家的文化內涵。

"所謂傳承,不能只按照師傅的做,要培養原創的作者,不是培養生產工人。"

超脫出作品那精妙的製作手法,張倍源追求的是更高層次的精神內涵。

“很多人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是空白缺失的,把形式和工具當做藝術的本質,而忽視了文化內涵在藝術作品中的意義,認爲面捏出來就叫麪人,這是非遺傳承的誤區。”

從日本求學,到回國授課,張倍源始終致力於推廣中國傳統文化,不單要讓麪塑技藝在傳承中創新,還堅持要在創新中賦予其時代的文化特色,這就是張倍源這些年一直秉持的“初心”。

面中有世界,手裏塑乾坤。

在今天的文化現象中,非遺麪塑藝術能夠以它絕美的身姿倍受世人青睞,以其獨特、完整的形象俏立於民間藝術之林,正是因爲它注入了創作者不斷進取的熱忱和才思,以及時代的積澱和觸碰。

西安文旅之聲出品

採寫、編輯:塵一

攝影、攝像、後期:陳佳鑫、尚興旺

校對:洪敏 | 審覈:庭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