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黃金振膜 第四代單元 TFZ LIVE X商品觀察

2020年,TFZ推出了代表自家動圈音質更高水準的LIVE系列。

截至發稿日,共上市了三款,分別是LIV1(石墨烯單元)、LIVE 3(雙DLC單元)和LIVE X(第四代黃金振膜單元)

LIVE1給我印象非常好(它也得到了VGP2021獎),LIVE3提升了厚度和密度,LIVE X怎樣呢?

今天談談:

live x目前在售的有黑白綠三色,也許未來還會推出第四個顏色“仙女粉”。

搭載新開發的第四代動圈單元,由於用到了金鍍層,被譽爲“黃金振膜”,據悉是利用真空磁控濺射工藝在高分子振膜上均勻沉積所制。

包裝終於……

終於變了。

告別了以往的素白色,運用黑金的視覺衝擊做了個扁方禮盒。

表面的logo

可惜內部陳列不太美觀,主要是線身的露出方式太隨性,欠缺美感。

這在我看來,有損其高級定位和LIVE X原本優雅的氣質。

覆蓋耳機線的部位還有層泡沫板,上面也標有型號

收納盒似乎要另購,這讓我有些懵。其餘配件就是一個線夾和兩板耳套了。

耳套兩個類型,分別是均衡型的小孔徑耳套和偏人聲\高頻的大孔徑耳套(右)

LIVE X出廠時,面板會貼紙保護。

揭掉後如下圖。

創新的嵌入式金色圓環修飾,有着不俗的立體感和精緻感。

圓環表層覆蓋的品牌LOGO(英文全稱)以環形模式展現,又進一步提升了耳機的美。

乳白的腔體,整體拼裝工藝也不錯,無毛刺感。

配的線略粗,採用鍍金鍍銀無氧銅線混編。

導音管也是金色。

視覺上,整體很和諧。

插頭也是金色。

不過這部分的實物色澤不太顯高級,遜色於同樣色系的腔體表面的環形裝飾。

沒有設計束線器,只有分線器。

分線器的金色很自然,也比插頭的那個金色漂亮。

總體上,除了插頭的質感稍弱,其餘部位都看得出是售價不低的耳機。

佩戴的密閉性,舒適度都挑不出毛病。

而且,在把耳機調整到耳內合理位置時,這過程也很快,不像部分繞耳式耳機,耳掛會和腔體爭奪控制權,影響佩戴的便利與音質的最終效果。

易推性仍舊是業內優秀水準,這使得它幾乎可以和任何能發聲的設備(前端)搭配。

音色:稍悶,厚實,細膩靈動的高音,非監聽型調音,強調氣勢與柔韌度。

模板:拋卻人聲,近似索尼XBA-Z5

音質:官方所言的“低音強勁有力”、“松潤甜”、“中高頻極爲細膩清晰”這些沒什麼明顯問題,問題在“低音的能量”可能是太厚了,像人聲類流行樂中,在某些錄音,某些編曲(樂器的中低音段)下,LIVE X會有中下盤“嗚嗚嗚”的悶聲發出,此時,人聲的質感也會被一定程度的削弱,總體上,我認爲它的低音還是太過強勁,導致稍微失去了些控制力。

這個問題和森海塞爾IE400PRO也有點像,不同的是IE400PRO的高頻實在是不自然,而LIVE X的高音密度、瞬態、自然度都要稍好於IE400PRO。

另外,在對比山靈ME80時,LIVE X的低音能量、下潛,中音、中高音的密度和飽滿度也都要再好於它,有時會很像線條厚度增強的ME80。只是,還是低音的能量太強,我對這部分是有點不大滿意。

不論接蘋果手機,用原裝轉接線直推,還是接線型耳放itm03推,亦或是用上萬元臺式耳放推,LIVE X的下盤都很濃郁。

對某些錄音質量高,低音伴奏不太過集中的音樂來說,它聽着會非常過癮,畢竟中高音和高音實力也確實強大。

反之,從中音下探到中低音區的線條就有模糊化的趨勢。

另外,由於LIVE X能量感上乘,但各頻段能量分配又比較特別,對它的音質\聽感評價,或也會受“音量”的影響而變化。

總體上,LIVE X的第四代“黃金振膜”單元在動態、細節、密度上的實力還是相當強的,綜合設計和音質,它標價在800到900元之間會非常好,非要對比千元天花板NM2+,我覺得在寬鬆感、全頻清晰度上,還是會落後。好在密度、厚度、爆發力對比自家LIVE 1、LIVE 3、甚至是山靈ME80也都勝出,這就足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