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獨坐在菩提樹下,不食不眠,參悟人生,終於在七七四十九日後,徹然大悟。

佛陀當時所悟得的道理,說起來很簡單,那就是:

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皆是由於因緣相聚而存在,又因因緣離散而消失。

這就是佛教的宗旨之一,也就是佛教的“緣起論”的主要方面。

“諸行無常,謂自時間上觀之,一切現象(有爲法)皆屬遷流變化而剎那生滅者,故無固定不變壞之物存在。”

“諸法無我,謂自空間上觀之,諸法(包括有爲、無爲法)依緣起之法則,互相依存,而無‘我’之實體可言。”

因緣相聚而存在,因緣離散而消失,天地萬物,莫不如此。

有緣,我們就能夠相聚在一起,因緣不足,我們也就擦肩而過。

因緣的不斷組合,交互作用,就展現出世界上萬事萬物之不同的形態,和人生中各種奇妙的際遇。

這就是所謂的,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有緣,我們就加以珍惜;無緣,我們就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個世上,一切皆有因果,有因就有果,有果再衍生出來因,循環不止,哪一天,無有因了,也就沒有你我之間的緣分。

愛恨情仇,金錢,地位,你我關係,與事與物與人,莫不如此,無緣也就無有,無有也就煙消雲散。

明白了這個道理,那我們就應該,順勢而爲,順其自然,那就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我們去牽腸掛肚,困擾與世與人與物。

人生路漫漫,不斷的前行中,不斷的成長中,我們就在不停地失去與得到之中,得得失失,這很自然,皆因爲緣。

失去了不可挽留,得到了也不要狂妄自大,這只不過是一個過程而已,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最終都會煙消雲散。

安心,安在,安於當下,不紛馳、不困擾、不計較、不攀比,我們就能快樂而陽光地活着。

在實際的生活中,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又何必去斤斤計較那一點一滴呢?

失去了苦痛,得不到難過;

得到了狂喜,擁有了忘乎所以。

你這又是何必呢?#學佛感悟#

順其自然,無爲而有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