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樣的時間,

爲什麼利用效果不同?

有一個故事,一位農場主前一天晚上和妻子約定好第二天要去耕地。第二天早上起來,對妻子說要去地裏耕地了,可是當他走到要耕的那片地時,發現耕地的機器(耕耘機)需要加油了,農場主就準備去加油。可是剛想到機器加油,就想起養殖場裏的幾十頭豬早上還沒喂。

農場主決定回家先餵豬。當他經過鄰居倉庫的時候,看到幾隻土豆,一下子想到自家的土豆可能要發芽了,應該去看看,農場主就朝土豆地走去。

半路農場主經過了木柴堆,想起來妻子提醒了幾次,家裏的木柴要用完了,需要運一些木柴回去。當他剛走近木柴堆,農場主發現有隻雞躺在地下,他認出來這是自家的雞,原來是腳受傷了……

就這樣,農場主一大早就出門了,直到太陽落山纔回來,忙了一天,暈頭轉向,結果呢?豬也沒喂,土豆也沒翻曬,油也沒加,最重要的是,地也沒耕。

下面來看看這張行程表,這是萬達集團王健林一天的行程:

4:00起牀

4:15-5:00健身

5:00-5:30早餐

5:45-6:30前往機場

7:00-12:15雅加達飛海口

12:20-12:45到達海南迎賓館

12:45-13:00海南領導會見

13:00-13:20海南萬達城項目簽約儀式

13:20-14:10便餐

14:10-15:00前往機場

15:00-18:10海口飛北京

18:30-19:10到達辦公室

假如我是時間,就會思考:"我把時間公平地給你們,爲什麼你們給我不同的結果?"其實,時間是公平的,但不同的人,時間管理方式卻是大不不同。

2、時間管理的本質,

是管理我們的心智和行動

職場上,可以說,80%的人都是類似於農場主的時間管理方式。

世界知名時間管理大師戴維·艾倫認爲:時間管理的本質,是管理我們的心智和行動。

要讓我們的生活、工作高效率,就必須保證時間利用率非常高,並且在以時間爲軌跡的工作和生活中,掌握系統高效的時間管理理念和方法。

3、哪些人的時間管理是低效的,

甚至是無效?

無目標的人

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沒有目標的人老做無用功,很多人在渾渾噩噩中度過一生,在目標的不斷更改變動當中蹉跎歲月。

不分主次的人

如果做事沒條理,筆記本電腦、手機、文具、書籍不放在固定的位置,找起來就會白白浪費很多時間。

貪圖享樂的人

很多人職場忙碌一天,到家後沉迷打牌、看電視、玩遊戲、刷視頻等娛樂活動,美其名曰"自我放鬆"。寶貴的時間就在這些當中偷偷地溜掉了。

愛抱怨的人

職場上經常有這樣的人:遇到點困難就沒完沒了地發牢騷,卻不想辦法解決。有一種流行的說法叫遠離"垃圾人",就是指遠離這種有時間抱怨,沒時間解決問題的人。

應酬多的人

很多人將人脈視爲成功的必然因素,以認識的朋友多爲榮,奔波於各種應酬。但是你想過嗎?你有什麼價值,你才能被有相同價值需求的人所吸引。別人願意給予你價值,也是基於你能給別人提供他所需要的價值,這就是職場的事實。把本該提升自己價值的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應酬上,這是雙重的浪費。

4、時間管理的最重要原則:

"要事第一"的原則。

按照"要事第一"的法則,所有事務分爲四類:

重要且緊急:需要儘快處理,最優先。

重要不緊急:可暫緩,但要加以足夠的重視,最應該偏重做的事。

緊急不重要:不太重要,但需要儘快處理,可以安排他人。

不重要且不緊急:不重要,且也不需要儘快處理,可考慮是否不做、委派他人、或推遲。

"要事第一"原則將工作區分爲5個類別:

A:必須做的事情;

B:應該做的事情;

C:量力而爲的事情;

D:可委託他人去做的事情;

E:應該刪除的工作。

每天把要做的事情寫在紙上,按以上5個類別將事情歸類,在每天大部分的時間裏做A類和B類的事情,即使一天不能完成所有的事情,只要將最值得做的事情做完就好。

故事中的農場主一大早就出門了,直到太陽落山纔回來,忙了一天,暈頭轉向,結果呢?豬也沒喂,土豆也沒翻曬,油也沒加,最重要的是,地也沒耕。其實在這些事情當中,哪些是必須做的事情、哪些是應該做的事情呢?農場主既然前一天晚上和妻子約定好第二天要去耕地。那麼,耕地就是必須做的事情。

再比如,你在上班之前,你的上司已經通知你今天的工作任務有五項,包括向上司彙報前一天的工作、11:30午餐之前完成今天的文案寫作、複印10份資料、整理一天的會議記錄、下午13:00-14:00參加部門會議。你自己也安排了一項:整理自己的辦公物品。

很明顯,必須做的事情是向上司彙報前一天的工作、11:30午餐之前完成今天的文案寫作、下午13:00-14:00參加部門會議、整理一天的會議記錄。應該做的和量力而爲的事情是整理自己的辦公物品。可委託他人去做的事情是複印10份資料。

5、時間管理的具體方法

世界知名時間管理大師戴維·艾倫在《搞定Ⅲ:平衡工作與生活的藝術》一書中,提出了許多時間管理的方法。

捕捉信息

用有形的"桶"(工作籃、電子郵件、筆記本、語音信箱)等捕捉引起你關注的所有事情,不要遺漏。把它們從短期記憶中轉移出去,用"已完成事務提示清單"讓自己"卸載",用"未完成事務提示清單"讓自己"重啓"。

用盡量少的收納工具,照顧到儘量多的需求。

定期組織和整理,進行復盤,把"已完成事務"清空。

明確意義

想好每件事的具體意義,處理收集起來的事務

如果不可以行動,就要丟棄,或保存以備今後執行,或存爲參考資料。

如果可以行動,想清楚具體的下一步行動:執行(如果不超過兩分鐘)、委派別人(在"等待"清單上追蹤)或者延後(列入行動提示清單或收入行動文件夾)。如果某個行動不能完成,那麼,把它的承諾視爲項目,列入項目提示清單。

組織整理

把整理結果進行分類,以便及時查看追蹤。

行動可分爲四大類:

(1)項目(你承諾要完成的事)

(2)日程表(必須在指定日期或時間進行的行動)

(3)下一步行動(要儘早做的事)

(4)等待事務(應由別人執行的項目和行動)

·把這些清單再做細分,使之方便好用(電話、跑腿活、家裏、電腦等)

·在清單上添加長遠目標和對你具有影響的價值觀。

·必要時添加有用的對照表(崗位描述、事務提示清單、組織結構圖等)

·把無須採取行動、但可能回訪的信息和資料保存爲一般參考檔案。

·把稍後可能採取行動的提示信息保持爲"持續關注"系統("將來/也許"清單、日程表、備忘錄)

·保存項目的輔助材料系統,以備萬一(可以保存在參考系統或急迫事務中)

覆盤回顧

每天回顧日程表和行動清單(也可在執行時隨時查看)養成每週回顧的習慣,保持大腦清空、補充最新和具有靈活性的內容。

行動執行

根據能否執行(場合)、可支配時間和精力以及關注重點,做出執行的選擇。

建立可隨時查看、面面俱到的行動提示系統,相信自己出於本能的決定是對的,保持機動性。

6、提供幾個高效時間管理技巧

列出任務條目

當手頭事情一大堆時,不妨列在手機上或寫下來,按輕重緩急進行分類。

優先做"緊急又重要"的事,快速完成"緊急不重要"的事,至於"不緊急不重要"的事,可千萬別耽誤太久。如果事務繁雜,晚上睡覺前可以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情提前歸納一下,做到心中有數,會讓你得心應手、不慌不亂。

細分目標

太大、太遙遠的目標,讓人望而卻步。建議你在定好大方向後,儘量把目標分得細緻一些,精確到每月、每週、每天。如學習職場寫作,"今天完成一篇文章的邏輯大綱"就比"一天後要完成三篇原創文章"更有用。

果斷排除干擾

很少有人能從頭到尾、不受干擾地做完一件事。

遇到突發事件,比如臨時任務等,除非必須你去實施,否則最好堅持自己節奏,一件一件來。工作時不要把手機放在身邊,避免經常查看、打斷思緒。關掉音樂、電腦網頁、軟件,拒絕無意義閒聊。

學會創造時間

保持良好的飲食、睡眠、運動習慣,能讓人精神飽滿,在工作的時候,高效率地完成任務。

利用零碎時間

等公交、坐地鐵時這種瑣碎的時間,不妨做些小事,比如背背單詞、蒐集素材、覆盤思考解決方案等,不知不覺待辦事項就少了。

養成一次搞定的習慣

職場人士經常有這種體會,發現問題再返工,往往得花比第一次多幾倍的功夫來調整,折騰得你心煩意亂。因此,動手前想清楚,爭取一次就"搞定",會有一種胸有成竹的灑脫自在。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不停地對自己說:立刻去做!立刻去做!立刻去做!培養緊急意識,今日事,今日畢。

巧用"番茄工作法"

當大腦疲於工作的時候,對着任務就開始犯困,於是拖拖拉拉地做着,也不一定做得了多少,這時不如放鬆或者稍微休息一下。把25分鐘作爲一個時間區間,這段時間內務必保持高度專注,這段時間後可以休息3——5分鐘。這叫做"番茄工作法"。另外,還要學會分配任務,不需要自己去做而別人也可以做很好的事,就讓別人去做。

定一個最終期限

如果一個任務規定一個月完成,人們通常會等到月末才加班加點。因此,給自己設定一個合理的、略微緊迫的、可以刺激自己不斷努力的時間期限。

7、總結

你可以先養成收集待辦事項的習慣,再確定下一步行動,學會關注結果。這樣才容易解除你精神上的負擔,把事情做好。只有輕鬆,才能高效。考慮時間安排時,先整體,再細節;具體實施時,先細節,再整體。當底層的具體事務得到及時處理後,也就爲更高一級的活動做好了準備。

把這些時間理方法培養成每天的習慣,長期堅持並貫徹下去,我相信,無數個條理性的成功慢慢累積,必將會使你擁有非常成功的職場人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