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利用好

庆阳红色文化资源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红色文化承载了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在庆阳多元历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南梁精神是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革命先辈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集中反映,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党的优良传统和集体智慧,是新时代干部教育的优质资源。保护利用好庆阳红色文化资源,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的有力抓手,对牢牢把握党史工作前进方向,涵养初心使命,修复政治生态,服务庆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红色基因是根植于中国共产党的肌体、流淌在全体党员血脉中的遗传因子,蕴含着中国共产党的精神密码,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为绚丽的标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党史国史是党执政兴国的根基与血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基因是历史的积淀,是历史真正厚重之所在。红色基因根植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一代代人不懈奋斗的事业中,与我们每一个人情感相连、命运相系,是共产党人精神的归宿、初心的原点。

甘肃早期优秀共产党人王孝锡,面对强暴凶残的敌人,挥笔写下 “慷慨歌太平,从容作楚囚,暴刀逞一快,何惜少年头” “自古英雄多磨难,岂独我今然!”的悲壮诗句,表现了一个优秀共产党人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其灵魂散深处发出的光亮,足以照亮后人前行的路。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峥嵘岁月里,虽遭受70多次失败,但阻挡不了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决心和意志,正是始终坚守着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才让南梁星火照亮陕甘高原,挺起了中国革命的脊梁。

抗日战争时期,马文瑞、习仲勋、王维舟、马锡五、李培福等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原则,密切联系群众,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受到毛泽东题词表彰。他们用实践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思想,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长期执政的永恒密码。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陇东和关中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飞机加大炮,保卫了陕甘宁边区,解放了大西北,实现了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初心使命。

在新中国建立70多年来的奋斗过程中,无数陇东儿女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梦想,洒汗水、做贡献,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优良传统,历久弥新;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感悟革命传统的崇高,激活共产党人身上的红色基因,最终要体现到为崇高事业的不懈奋斗中。唯有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才能使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事业永续推进。

让红色故事触及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记录历史的经典瞬间、激活红色基因的最佳途径是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是一扇窗户,也是一粒种子,让人们走进历史、了解历史,激发红色认同、产生情感共鸣。前不久,市委宣传部、市委党史办等五部门联合开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南梁精神”主题活动,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讲故事就是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讲事实才能说服人,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讲情感才能感染人,讲道理才能影响人。

讲好红色故事,必须盘清庆阳红色文化“家底”。百年复兴,产生了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国防大学教授金一南说,一个个红色故事组成一幅中国革命的“清明上河图”。作为甘肃唯一的革命老区,庆阳这片红色热土养育了中国革命,留下了240多处革命遗址遗迹,流传着成百上千的红色故事。太白起义的枪声,寨子湾窑洞里的点点灯光,意志弥坚的王孝锡、抗日英雄何万祥、面向群众的李培福等等,都是党领导庆阳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浓缩和见证,这些活的历史、活的人物、活的精神,本质上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和践行使命的历史见证,都是值得我们追忆铭记和传颂的。

讲好红色故事,必须努力挖掘红色故事的本源。真实是红色故事永恒的生命,而真实的细节是撑起红色故事的脊梁。只有以真实吸引人,以情节打动人,以细节感化人,以精神鼓舞人,以道理启迪人,红色故事方能感人,才有生命。历史的具体性、丰富性是由无数个活生生的人物和情节构成的,把历史脉络与历史事实,尤其是事实中的细节有机地结合起来,红色历史才更加真实可感。因此,我们在创作红色故事的过程中,要善于借助时空穿越,将一张照片、一封家书、一件衣衫、一首诗词、一支钢笔、一把手枪所承载的红色历史挖掘出来,展现给大家。做到开篇要凝练,节奏要明快、构思要精巧,情节要完整、细节要传神,以小见大、升华主题,呼应新时代,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最终要让广大读者心灵上受震撼、精神上受洗礼、情操上有提升、境界上有升华。

讲好红色故事,必须明确红色故事的范畴。开展讲好红色故事主题活动,主要是通过活动展现中国共产党领导庆阳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筑梦追梦、奋斗圆梦的故事。红色故事的主角是党员干部和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人民团体、人民军队等,红色故事的主题是反映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站起来” “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庆阳人民为之奋斗的故事。故事内容要以庆阳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历史重要人物或事件为主,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为辅。既可以讲述英雄个体的故事,也可以讲述英雄群体的故事;既可以讲述庆阳人在庆阳的故事,也可以讲述外地人在庆阳的故事。通过讲好红色故事,让人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从哪里来、明天的中国向何处去。使红色故事成为沟通过去、描述现在和展望未来的桥梁。

让红色精神凝聚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

历史因铭记而永恒,精神因传承而不灭。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红色故事是红色基因最直接、最真实的历史载体。通过红色故事,可以聆听先烈们的心跳,触摸他们的灵魂,进而强壮我们的筋骨,凝聚起团结向上的力量。

弘扬南梁精神,增强继续前进的向心力。南梁精神蕴含着党的初心使命。弘扬南梁精神,就要不忘来时的路、不忘自己的根,始终牢记红色历史。2009年6月,习近平同志视察南梁时强调,要“大力传承南梁精神,使其发扬光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前往革命老区考察调研,从滹沱河畔到宝塔山上,从遵义古城到沂蒙老区,从上海兴业路到浙江嘉兴南湖,从六盘山上到于都河畔……习近平总书记的“红色足迹”遍及各个革命老区。党员干部是党的事业的中流砥柱,也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骨干力量。传承好红色基因,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带头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 带头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政治信仰,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红色基因,弘扬南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弘扬南梁精神,提升基层党建的凝聚力。南梁精神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高度统一,是我们从严管党治党的基本遵循。铁的纪律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牢记“两个务必”的政治嘱托,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主体责任,确保全党始终沿着正确航向前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让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确保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党员干部困难面前不退缩、诱惑面前不迷失、是非面前不糊涂;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要从红色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传承南梁精神,努力做到红色信仰牢牢记、红色故事人人讲、红色基因代代传。

弘扬南梁精神,汲取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南梁精神与党的群众路线血肉相连,是我们永不能丢的光荣传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我们党最重要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就有失去民心、丧失政权的危险。首先,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站稳人民立场,贯彻群众路线,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真正扑下身子抓落实、放下架子搞服务、甩开膀子干事情;其次,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相信群众,深入群众,保证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不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次,要确立一套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通过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制度体系,作为我们制定政策的依据,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确保党始终成为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文|杨彦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