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超賢

文|杜思夢

編輯|如 今

基地警報響起,一座海上鑽井平臺發生嚴重事故,交通海上應急反應特勤隊全體隊員前往救援。他們面前,是此起彼伏的爆炸、沖天咆哮的火龍和災難中的聲聲呼救……

電影《緊急救援》的這一幕把人心揪到了嗓子眼兒,觀衆以一種近乎石化的姿勢矗在影廳一動不動,生怕不經意的彎腰轉身,影響到電影裏行至關鍵時刻的“生死營救”。直到最後一位倖存者被救出,觀衆們胸口裏憋着的氣才長長舒了出來。

《緊急救援》是導演林超賢的新作,他上一部被大家津津樂道的影片是2018年上映的《紅海行動》。與前作一樣,《緊急救援》也是取材於真實事件,不過這一次,林超賢耗了五年。

“《緊急救援》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困難,”這位以動作戲見長的導演承認,《緊急救援》拍攝期間,他幾乎是在質疑和自我懷疑中度過的,“所有的事情都在我們的經驗之外,沒有任何拍攝經驗可以借鑑,”有時,連他自己也會擔憂“我到底能不能做得好?”

電影拍攝伴着危險而生,用林超賢的話說,《緊急救援》集齊了好萊塢電影手冊裏的三大拍攝難點——“動物、小孩、水”。主演們至今回憶起片中大量的水下戲份,仍心有餘悸。7攝氏度的水底,林超賢手握攝影機,主演們一個個被從直升機上扔進水裏,他們要在水底完成表演,沒人知道每次落水後將面臨怎樣的情況,林超賢反覆告訴演員們,“呼吸不了的時候,記得氧氣瓶在後面”,而沉在三四十尺水底的林超賢能真切地感覺到,自己握着攝影機的手在發抖。

讓林超賢和演員們“拼了命”也要完成的電影《緊急救援》取材自中國海上救撈人員的故事。

資料顯示,作爲中國唯一一支國家海上專業救助打撈力量,中國救撈承擔着對中國水域發生的海上事故的應急反應、人命救助、船舶和財產救助、沉船沉物打撈、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污染及其他對海上運輸和海上資源開發提供安全保障等多項使命,同時也代表着中國政府履行有關國際公約和海運雙邊協定的義務。

但這支肩負着重大使命的隊伍其實並不算龐大,《緊急救援》着重取材的海上飛行救助隊,全國僅500人,每年,這支隊伍救助遇險人員3500人以上。

林超賢說,拍過這麼多警匪片,看過這麼多人民公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故事,海上救撈隊的故事給他的觸動最大,“他們承受的是一種特殊的壓力。一接到命令,馬上就有一條生命在等着你拯救,他們面對危險,大多是判斷環境能不能做到,而不是想自己有沒有危險,一秒的猶疑,都可能錯過救援時機,‘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就是他們的真實寫照”。他覺得,海上救撈隊的故事值得讓更多人知道。12月18日,《緊急救援》在全國正式上映,首周獲得2.35億,拿下週票房榜單冠軍。截至今日,已有近千萬中國觀衆因爲這部影片走進影院,累計票房接近3.7億。林超賢希望,觀衆通過電影瞭解這些平凡英雄的同時,也能從他們身上,獲得更大勇氣。

他們,隨時可能沒命

►《中國電影報》:怎麼想到要拍一部救撈題材電影?

►林超賢:五六年前,拍《破風》的時候接觸到了這個題材,那時還沒拍《湄公河行動》和《紅海行動》。他們給我看了一段視頻,是救援隊真實救援視頻剪輯在一起的短片。我自己是拍電影的,第一次發現我們常常在電影中看到的大風大浪,都是真實存在的。這些救撈人員面對那麼強大的自然力量,隨時都可能獻出生命,這讓我覺得很敬佩也很震撼。但是我沒有災難片的拍攝經驗,我說我回去想想,一想就想了五年。

曾懷疑自己,到底行不行?

►《中國電影報》:現在回想起來,拍攝最難的是什麼?

►林超賢:電影籌備的時候,製作團隊裏面有個外國人,他參與過很多好萊塢電影。他說,在好萊塢大家都有一本關於拍攝注意事項的電影手冊,這本手冊裏面記載了電影拍攝的三大難點:第一是動物、第二是小孩、第三就是水戲。《緊急救援》裏,三樣都有。

►《中國電影報》:電影裏有場炸油井的戲,驚心動魄,這場戲看起來危險係數很高,設計的時候遇到過哪些困難?

►林超賢:其實不止這場戲,整個《緊急救援》對我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困難,拍《破風》的時候,因爲我本身就是一個喜歡騎單車的人,所以有什麼困難我都可以克服。《紅海行動》這個題材,我沒有拍過,但是我有很多拍動作片的經驗,所以也是我可以駕馭的。但《緊急救援》我是真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鑑。

動作的部分全是我自己想的,我想完又會去懷疑自己,懷疑到底做不做得到?最慘就是我自己都懷疑做不到的時候,我還要要求別人做到。我只能不停地去告訴大家,就算跌30%,起碼我也有70%,如果我連這個要求都沒有,可能就只剩下30%,這次拍攝很冒險。

水下,我抓着攝影機的手在發抖

►《中國電影報》:演員們現在回憶起水下戲的拍攝,還是心有餘悸,水下戲是真的危險,這是不是全片壓力最大的地方?

►林超賢:我每一部電影拍起來都有危險。這次冒險最難的是,所有事都在我們的經驗以外,比如水裏的戲,水真的是控制不了的。當時不害怕,拍完才知道。

有一場戲是演員們在直升機裏坐好綁好安全帶,升高後,再砰地一下扔到水裏。我知道在拍之前,這幾個演員都恐懼了很久,因爲每一次掉下去狀態都是不同的,哪一邊先進水?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開始呼吸?也不知道。都是一瞬間的事情,如果該呼氣的時候,你剛好吸氣,就會嗆水。這些都不是我能控制的事情,我告訴他們,呼吸不了的時候,記得氧氣瓶在後面。

但恐懼是控制不了的,尤其是對水的恐懼。我想很多人都有一些溺水的經歷,慌張起來你是完全不記得之前別人和你說過的事情的。好在這班演員互相照顧、互相鼓勵,這次的團隊感很好,甚至比《紅海行動》的時候還要好。

►《中國電影報》:據說,拍水下戲的時候,您親自潛到水下掌機,怎麼會做出這麼冒險的決定?

►林超賢:一方面爲了趕進度,一方面是想和演員在一起。我讓他們感受到,我們是一起在前線解決事情的,我不希望自己坐在監視器後面,抓着麥講怎麼樣怎麼樣。

我們拍一場水下三四十尺的戲,水溫是7度左右。我拿着一部機器和他們一起潛下去,演員是有訓練潛水的,我沒有。當時恐懼得不得了,最恐懼的是在那裏等,我一直看錶,想着氧氣在哪裏,但當恐懼襲來的時候,那個恐懼會放大,完全控制不住,我手都在抖,抓着機器也在抖。但我還是很享受和演員們在前線的那種感覺。

從救撈隊員身上,獲得勇氣

►《中國電影報》:跟《紅海行動》不同,《緊急救援》文戲的比重明顯上升,這是出於怎樣的考慮?

►林超賢:我一直覺得《紅海行動》是戰爭背景,文戲空間沒那麼大。《緊急救援》是講一支冒險救人的救援隊,我想讓大家知道他們是普通人,他們有生活,也有他們所揹負的責任,文戲的空間會多很多。當然,這次也是想講人物多一點,這些人是冒着生命危險去救另外一個生命,對我來說這更偉大,所以這次會落很多筆墨在這上面。

►《中國電影報》:您怎麼看待海上救撈隊員這個羣體?

►林超賢:我拍過這麼多警匪片,也看過許多人民公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故事。海上救援隊員給我的觸動最大。他們承受的是一種特殊的壓力,等於是一接到命令,馬上就有一條生命在等着你拯救,可能不止一條生命。那些人的生死就在你眼前,就看你做到做不到。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一秒的猶疑,都可能錯過救援時機,一個人眼巴巴在你眼前沒有的時候,那種壓力不言而喻。面對危險,救撈隊員大多是判斷環境能不能做到,而不是想自己有沒有事。如果想自己多的話,可能就做不了這個工作,因爲每一秒都不同。所以那句“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就是救撈隊員的真實寫照。能夠選擇這份工作的人,情操都比較高尚。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通過電影瞭解這些平凡英雄。

►《中國電影報》:最希望把救撈隊員的什麼精神傳遞給觀衆?

►林超賢:看完這部戲之後,我想每人都會多一種英雄感,任何拯救別人生命的事情,都可能會發生在你的生命裏面,你也會得到更大的勇氣。

聲明

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