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者進行VR現場體驗

要陪伴一個自閉症的孩子,家長要付出很多,包括金錢、精力、情感,甚至自己擁有的一切……今天(12月26日),在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召開的“一路陪伴-喚醒家長,引領康復”自閉症論壇上傳來消息,雖然現代醫學還不能從根本上治癒自閉症,但近年來,隨着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人工智能技術尤其是虛擬現實(VR)技術爲該疾病的診療打開了新局面。

在虛擬環境裏“練習”社交,不用害怕失敗或拒絕

“自閉症是一種病因不明,治療困難的疾病,病程遷延,對家庭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院長徐一峯提到,不少家庭因爲這個疾病陷入困境。

自閉症(孤獨症譜系障礙,ASD)兒童,又稱“來自星星的孩子”,他們大多有社交障礙、言語發育遲緩、興趣愛好狹窄、行爲動作單調刻板等問題,較難融入社會。“自閉症不僅是一個醫學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一個公共衛生問題。” 上海市衛健委二級巡視員、科教處處長張勘提及,據中國殘聯公佈的數據顯示,我國有超過1000萬自閉症人羣,並以每年10%速度增加。

隨着VR技術成熟,近年來在心理治療領域的應用有了重大突破。上海同溫層智能科技創始人周強介紹,VR應用於自閉症的治療產品主要通過眼動測試、自然語言捕捉和機器語言測試等技術來判斷症狀的嚴重程度,並規劃出一套嚴謹的治療方案,以更好地、更精準地開展診療。

在心理學專家看來,該技術不僅能營造出逼真畫面,沉浸式的虛擬現實環境還能激發患者的想象力和參與意願,可以低成本的方式反覆“暴露”於這些虛擬環境,這恰是治療關鍵所在。

“不同於傳統面對面交流,在VR提供的社交環境中,自閉症患者不必擔心錯誤和拒絕,也不會有高強度的焦慮,從而擁有更強的參與意願,並通過不斷練習掌握正確的社交技巧和回應方式,建立起與他人維持關係的信心,進而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專家分析。

超過1000人次預實驗,已形成20多個場景

“我們團隊開發的是一整套漸進式VR訓練系統,從認識到情緒識別,再到高級的社交場景,根據患兒的能力進行漸進性訓練。最終達到融入社會的目標。同時我們也針對患兒進行研究,探索最適用於ASD的VR參數。”上海精神衛生中心兒童青少年科主任杜亞松稱,團隊前期已完成20餘個場景的製作,在工博會等平臺進行宣傳展示。最新版本的系統更注重生活技能和社交方面的訓練,相關場景在患兒中進行了超過1000人次的預實驗。目前療效相關臨牀數據收集工作正在進行中,專利也正在申請受理過程中。

團隊的研究成果能迅速轉化爲產品,源於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區域型TTO”這一專業成果轉化平臺的牽手,二者攜手探索打通科研成果與商業化推廣之間的壁壘,加速了成果產業化進程。

徐彙區域型TTO成果轉化發展中心主任於曉菁介紹,“區域型TTO”平臺打造了一套“成果入駐-收益分配-多元融資-成果落地”閉環式成果運營機制,在研究項目初期開展知識產權規劃佈局、產業化可行性分析、技術價值評估、專業化運營模式設計等,並在轉化過程中通過企業篩選、合作談判,精準匹配到合適企業。

不可或缺的康復力量,不可或缺的多方合作

作爲論壇主辦方之一,長和醫療是一家專業的康復醫療集團。長和醫療集團副總裁徐曉東表示,長和醫療會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在醫教研方面保持長期合作,深耕兒童醫學領域,希望用優質的康復醫療技術造福越來越多的患兒。

康復對這羣孩子而言是不容或缺的一股支撐力量。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與上海長和大蘊兒科簽訂兒童康復協作基地協議以來,可謂碩果累累。2019年4月,雙方共同舉辦“一路陪伴-自閉症論壇及關懷月”活動。19場活動、27位中美專家、34天的時長,覆蓋1238名專業人士與家長,輻射30000+的羣體。2020年4月,長和大蘊兒科聯合杜亞松主任及國內外多位頂級專家開展自閉症日線上公益周活動,用“我該怎麼辦”爲系列主題開展線上公益講座10場,受益家庭達3500多個。

本次論壇分爲線上線下兩種形式,近100位自閉症患兒家長線下參會,近1.5萬人線上觀看。8位專家就自閉症患兒家長應該明白的基本事實、作業治療如何提升自閉症兒童的學習表現、虛擬現實技術在孤獨症干預中的應用進展等內容開展深入交流。

“各界合作是爲了讓更多的自閉症患兒和家庭受益,幫助更多專業人員提升與成長。”徐一峯院長強調,只有強強聯合,發揮彼此優勢,才能共同引領行業發展,最終將“高端”科技“落地”,切實服務於患者和家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