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柿子的功效,竟然有這麼多,低價能買到好營養,現在知道還不遲

冬天,當田野一片蕭瑟的時候,家鄉的柿子紅了,一個個火紅的柿子在風中輕舞着,怒放着絢麗的色彩,把荒蕪的山野點亮,隨着風兒輕輕的搖曳,遠遠望去,像一盞盞小紅燈籠,在萬物凋零的寒冬,這一抹火紅,把家鄉的冬裝扮得分外喜慶和妖嬈。

我懷着一份悠然,漫步柿子樹下,賞無盡冬色,看它披着一身紅裝,在惡劣的環境下,歷經風雨,不屈不撓,宛若山裏人倔強和質樸的品質。細想起來,其實這柿子樹也給人很多的啓示:要走向成熟,必先有一段難忘的苦澀;要品嚐到最後的甜蜜,必須先經歷一番風霜。這一串串金紅色的柿子,彷彿也在無聲地講述一個千年亙古不變的人生道理。

雖說柿子在初冬時就已成熟,但我覺得在隆冬季節更加誘人,村民常常也會等到這個時候才採摘,儘管天寒地凍,迎風搖擺,但柿子還是立在枝頭,不會輕易掉下來,熟透了的柿子,不僅人喜歡,連鳥兒也喜歡,它們成羣落在枝頭上,嘰嘰喳喳,喜戲玩耍,在叼食着這些紅透了的柿子,好不熱鬧,彷彿正在享受着它們的盛宴。

柿子,是一種不錯的水果,適量食用對身體有好處,民間有“一個柿子十副藥”的說法,個人認爲這有點誇張,還需要客觀公正看待,不過功效還是有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說:“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止嗽、止血之功。”主治燥熱咳嗽、脣乾出血、口乾口渴、胃熱腸燥、痔瘡出血等症。

著名醫學家陶弘景在《名醫別錄》裏面也提到:“柿果性味甘澀,微寒,無毒。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功效,主治咳嗽、熱渴、吐血和口瘡”。由此看來,民間說的一個柿子十副藥,也並非空穴來風。

柿子樹在我國的種植歷史悠久,有文獻記載,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經有人開始種植,後來勤勞智慧的古人又發明了儲存柿子的方法,把柿子製成柿餅,方法也簡單,先刨去柿皮,經過陽光晾曬,變軟後,用手工捏成餅狀,直到柿子變得扁實,曬乾後即成柿餅,經長時間儲存,表面還會結一層薄薄的糖霜,如此一來就少了一份寒涼,卻多了一份軟糯甜蜜,芳香醇厚。

別看一枚小小柿餅,在民間卻有着“半個柿餅治百病”之說,柿餅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止咳化痰、生津止渴的功效。柿餅上面那層白色的物質叫做柿霜,如柿霜濃厚可將其掃下,作爲白糖的代用品,對於止咳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對於經常容易咳嗽的人來說,可以在家中備一些柿餅。

隨着醫學的發展,有科研人員發現柿子中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其中包括類胡蘿蔔素、黃酮類、脂肪酸、酚類和多種氨基酸、微量元素,可被廣泛用於醫藥、保健和化妝品等領域。無論是鮮柿、幹柿餅、柿霜、柿蒂、柿葉都具有藥用價值。除此之外,柿子還可以加工成各種不同的食品,如柿子醬、柿子酒、柿子醋等,都深受大家的喜愛。

據有關研究表明,在成熟新鮮果實中,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類物質,故又被譽爲“果中聖品”。想不到這普通的柿子還有如此多的功效及營養,關鍵是低價都能買到的好營養。

不過人們喜歡柿子也不僅僅是因爲它的營養及藥用價值,更多的是對它背後所代表的文化而吸引,因“柿”跟“事”諧音,古人便將諸多種喜慶吉祥的內涵融入其中,如“事事如意”、“事事安順”、“事事平安”等。據說老北京和舊時江南的習俗中,在農曆正月初一,會用柏樹枝還有柿子或柿餅與金桔一起放入一個盤子中,組合成吉祥品置於堂前茶几上,借其諧音,謂之“百事大吉”。

多喫點柿子吧!祝您我都“柿柿”如意,心想“柿”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