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公示第二批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應用,金融科技中心建設穩步推進

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再擴容。日前,上海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組對外公示了第二批創新應用,共5個項目,涉及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科技公司等多元主體,涵蓋多方安全計算、音視頻等多種前沿技術,體現了金融科技在普惠便民、風險管理、金融服務提質增效等方面的優勢。

有業內人士表示,此次試點將進一步運用創新監管工具,引導持牌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守正創新,打造兼顧金融科技創新與安全的雙贏局面。

記者瞭解到,目前上海正加速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積極發揮創新監管工具的引領、孵化作用,爲金融科技創新應用提供安全便捷的測試環境。同時,鼓勵金融機構深挖科技創新潛力、加大數據融合力度,在保障資金與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基於線上渠道、遠程服務等方式暢通金融“綠色通道”,爲大衆和中小微企業提供更加精細化、人性化、有溫度的金融服務,更快更好推動金融業數字化轉型。

拓展普惠新思路,着力縮小數字鴻溝

具體從項目的應用來看,針對目前金融服務的難點痛點,此次公示中的部分項目嘗試通過金融科技創新手段,拓展普惠金融新思路,豐富普惠金融樣本。

比如,交通銀行、騰訊雲計算公司的“遠程視頻銀行服務”項目將音視頻技術與銀行業務辦理相結合,創新銀行對客服務渠道,將客戶原本只能全程在線下網點辦理的業務,以視頻互動的形式,延伸到移動APP中輔助辦理。

這種“一對一”視頻交互式客戶服務不僅極大降低了客戶自助金融服務獲取難度,還可滿足客戶使用方言、手語等溝通方式需求,使各類客戶不受物理位置限制、不受知識背景侷限,隨時隨地享受標準化、無差別化平等金融服務,提高了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縮小了“數字鴻溝”。

另外在促進數據安全融合方面,此次試點項目也有突破。上海市銀行卡產業園、上海同態信息科技、平安銀行上海分行的“基於同態加密的‘數據通’數據融合應用”項目通過運用同態加密等技術構建數據共享應用。

一方面,在不收集、不留存數據的前提下,通過同態加密的方式,可爲平安銀行引入物流、政務等數據,豐富平安銀行的中小微企業主體風險評價維度,提升銀行在中小微企業信貸場景風控能力,降低貸款風險和成本,緩解“不敢貸,無依據”問題。

另一方面,通過隱私加密保護技術,對數據源進行事前審覈授權、事中使用監控、事後審計追溯,全面保障數據隱私和應用合規,提升跨領域數據應用的安全性。

提高金融風險抵禦能力 守牢金融安全底線

金融本質上是經營風險的行業,金融業要利用科技賦能,加強金融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扎牢織密金融創新安全網。記者獲悉,此次公示的項目也着力於建立涵蓋不同市場主體的風險信息共享機制,切實增強風險防範化解能力。

中國銀聯等單位的“基於多方安全計算的圖像隱私保護產品”項目就是運用多方安全計算、圖像識別技術,通過在手機POS上有效覈實商戶責任人和收銀員身份,解決了傳統業務中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在保護個人隱私安全的基礎上有效提升金融機構反欺詐、反洗錢等風控能力。

整體而言,隨着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的逐步推進,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也在穩步向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央行上海總部加速推進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工作,既加強了金融科技研究規劃和統籌協調,強化金融科技創新規範引導,不斷提升金融科技應用與管理水平,也有利於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設。

當前,上海建設金融科技中心已取得明顯成效。比如,上海已培育了張江、臨港、紫竹等一批具有特色的科技創新園區;同時,國家重大基礎設施正在加快建設,高水平研究機構加速集聚,成立了上海金融科技產業聯盟,科技、產業基礎不斷夯實,集聚效應嶄露頭角。

此前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峯會上,央行副行長範一飛曾提及,作爲我國金融業的改革創新先鋒、雙向開放高地,上海要加快構建適應數字經濟發展的現代化金融基礎設施體系,央行將支持上海建設國家級金融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金融市場交易報告庫等基礎設施。

下一步,央行上海總部表示,將會同各部門聚焦金融科技理論研究、技術應用、業態發展、風險管理等,不斷打造金融科技領域的“上海標準”,更好彰顯全球金融科技產業發展的“上海力量”,通過打造國際一流的金融科技中心,推動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實現彎道超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