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第一個高潮部分正是“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後世提起劉備、關羽和張飛,總會聯想起他們意氣相投,在涿郡張飛莊後那花開正盛的桃園,備下牲畜,焚香祈禱,結爲異姓兄弟,喊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情形。

這個故事經久流傳,影響了華夏一代代熱血男兒,也一次次有人效仿着結拜兄弟。近代文豪梁啓超在一篇文章中便談到:"今我國民綠林豪傑,遍地皆是,日日有桃園之拜……"

中國人歷來講求“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我們重情義,不會虧待朋友,大概就是受到此類故事的影響所致。

不經意的邂逅

24歲的劉備正在涿縣城內看告示,當看到黃巾亂國、民不聊生時,情不自禁地哀嘆了一聲,旁邊有一人大聲喝問:“現在國家有難,堂堂男子漢不去爲國效力,在這唉聲嘆氣有什麼用?”

劉備回頭一看,就見一大漢“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便起了結交之心,問大漢出身何處?

這人回答:“我叫張飛,字翼德,家有田產,每天殺雞屠狗,願結交天下英雄,看公看榜而嘆,便有此問。”

劉備一聽,有點小激動:“我是漢室皇親,名叫劉備,看大漢亂起,百姓受苦,有心平賊,但恨力不能及,顧而長嘆。”

張飛一聽,是皇室子弟,立馬決定“我將散盡家財,招募鄉勇,與公同舉大事。”

劉備喜出望外,拉着張飛就去喫酒,正好遇到相貌威武推着棗車的關羽,於是,劉備故伎重施,主動與關羽搭訕:“敢問英雄何名,可一起喝上一杯?”

瞭解到關羽在家鄉殺了一個惡霸,聽說此處招兵,想來投軍時,劉備大喜。三人有着共同的志向,便決定一起做一番大事。

冥冥之中似有天意,400年前,漢朝第一代帝王從混混起家,400年後漢朝最後一位雄主亦起於微末。此時此刻,劉備再也不用羨慕自己的老祖宗了,他也有了如同“曹參、樊噲”般的兄弟關羽和張飛。

一場同生共死的演出

就在張飛想着不醉不歸,關羽想着終於安定下來了,劉備卻想着怎樣把這兩個猛人收爲己用。爲了避免被以後識貨的君主挖牆腳,劉備感覺有必要再加深一下與二人的感情。

俗話說“瞌睡來了,有枕頭”,想什麼就來什麼。張飛喝得性起,便提議道:“我家後面有一片桃園,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不如明天備上貢品,咱們哥三結爲兄弟吧。”

隨即劉備、關羽異口同聲地說道:“那敢情好啊。”

於是,第二天,劉備成爲大哥,關羽做了二爺,張飛做了小弟。從桃園走出的這三個男人從這一刻起真正登上了歷史舞臺,成爲後世全民的偶像。

他們的事蹟爲人傳誦,他們的情義被人標榜,就連他們剛出道時的臺詞“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被競相傳唱了數百年成爲經典。

虛構更能讓人接受

儘管這段故事很精彩、也很經典,但有很多人對此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主要有以下幾點依據:

1、正史中並沒有留下“桃園三結義”相關的任何筆墨。

《三國志·關羽傳》:“先主與二人寢則同牀,恩若兄弟。”

《三國志·劉曄傳》:“且關羽與備,義爲君臣,恩猶父子。”

從以上史料記載來看,劉關張三人雖然情同手足,但並沒有結拜。如果真有“桃園結義”,史書怎麼可能放過這麼一個重頭戲不記呢?

2、根據史實來講,按照年齡大小排序,應該是關劉張。張飛最小無異議,在這裏只討論劉備與關羽誰大誰小。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備死於公元223年,享年63歲,可以逆推出劉備生於公元161年(古代按虛歲計算)。而關侯祖墓碑上記載,關羽生於160年,比劉備大一歲,所以,即使在桃園結拜,劉大、關二、張三的說法也不成立。

綜上兩點來看,可以得出結論“桃園三結義”無論從事件還是人物上來看,都是子虛烏有根本不可能在歷史上發生的事實。

現在看來,不管它是不是虛構的,劉關張三人的感情還是情同兄弟,而“桃園結義”把這種手足之情詮釋得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羅貫中的藝術加工來源於生活,卻又高於生活,這也應了那句話:“添彩有理,YY無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