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後期,在德國攻蘇失利後,希特勒明顯大勢已去,不可能勝利。

其一,從戰略戰術上看,德軍繼續向外擴張無望,趨向於收縮兵力佈防重要戰略區域,而盟軍和蘇聯已從西、東雙線向德發起攻勢,德國只能被動防禦,靠着節節頑強抗擊待援,以圖等待時機戰略反攻。

對蘇聯的軍事失敗,宣告着德國閃電戰術的破產,同時各國也已摸清了德國軍事戰術的打法套路和制敵手段,也暴露出了德軍閃電戰術韌性的不足和協同作戰的配合不善,整個德軍都呈現出了戰爭後勁的無力。

其二,從資源後勤來看,德軍面臨着嚴重的資源匱乏問題,無法滿足持續戰爭消耗的需要。

魯爾工業區遭受到了接連不斷的轟炸,產出嚴重縮水,資源豐富的西里西亞也已落入了蘇聯之手,德國煤炭、鋼鐵、石油的產量甚至不及戰前的五分之一,這就決定了德國鐵路、工廠、發電站、坦克等等軍事工業將會成爲一堆沒用的廢銅爛鐵,縱然士兵們還有信念頑強抗戰,也會因彈藥不足成爲戰場上悲哀的炮灰。

戰爭後期,德軍受限於資源匱乏,甚至肉搏戰、游擊戰成爲戰法主流,汽車和坦克要靠人力、畜力牽引,也極大影響了閃電戰的發揮。

其三,德國民衆不願再戰,德意志帝國羣衆基礎漸漸崩塌。

當年德國人因嚴重的經濟危機和一戰後凡爾賽條約的壓抑而選擇了希特勒,希特勒也在初期兌現了對民衆的承諾,但在戰爭中後期,隨着德軍戰事受挫傷亡慘重,本土還受到了同盟國合力的軍事打擊,讓德國民衆變得懼戰厭戰,漸漸對希特勒和戰爭失去了信心,這就令德國的兵員減少,後勤更加緊張。

其四,蘇聯後發制人,對德全方位壓制,無論是爆發戰還是損耗戰德國皆不是蘇聯的對手。

儘管二戰初期德軍橫掃歐洲聲勢滔天,但是歐洲各小國和蘇聯絕不是一個段位的玩家,從當時的世界各國國力來看,德國雖然在歐洲技壓羣雄,但放眼世界依舊是弱勢於美、蘇兩國,再加上二戰初期德國在歐洲遭到了英法等國一定的消耗,國力軍力更加大打折扣,更何況後期是美、蘇、英、法合力制德,德國更加沒有勝算。

總的來講,德國的失敗本質是戰爭的非正義性導致樹敵於全世界,關鍵原因是國力弱小後勤不濟,對陣大國明顯的捉襟見肘。

希特勒死的時候,據統計整個歐洲地區尚有兩百萬左右的德軍武裝,在首都柏林駐有八十萬之衆。

但很可惜這八十萬德軍一來是沒有充足的物資彈藥補給,根本打不了長期防禦戰,而且軍心已經動搖,二來是柏林被二百多萬蘇軍重重包圍,德軍連連敗退,柏林戰役可以說希特勒到了彈盡糧絕的絕境,別說根本就衝不出包圍圈,就算是衝了出去一樣是死路一條,沒有一丁點再戰的資本,而他也自知罪孽深重,自我了斷或許是他最好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