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阿里巴巴的天貓又上了熱搜。螞蟻金服和阿里諸事尚未完結,沒想到這次天貓又跳了出來,2020年馬上就過去了,看來阿里的事情還沒這麼快結束。

認真一看才發現,原來是市場監管總局針對天貓在雙十一前後出現的問題做出處罰,總的來說就是用戶反饋天貓出現先提價後打折、虛假促銷、以及誘導交易等問題,罰款金額並不大,只有50萬人民幣。

當然,此次因爲雙十一遭受處罰的平臺,並不止天貓,同時還有京東和唯品會。沒想到拼多多居然沒事,有點意外。對於電商平臺先提價後打折、虛假促銷的問題,相信很多消費者都有經歷過,特別是在平臺舉辦促銷活動的時候,雙十一、雙十二、年貨節等一大堆促銷活動。

此次對三家平臺的罰款雖然不多,畢竟平臺銷售動輒千億級別,利潤同樣很高。但罰款並不是此次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告訴電商平臺,哪些底線不能碰。商家這種明升暗降或者虛假促銷的行爲,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以前可能對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後可能還會有更高的出發標準。

對新型購物方式,大家都紛紛嘗試,而且給大家帶來了極大地方便,於是大家紛紛改變了自己的購物方式,由線下實體店轉爲線上的虛擬商鋪。

大家之所以會選擇網上消費,更重要的是網絡服務前所未有地改變了人們的購物體驗。很多人喜歡將日本的購物體驗和中國的購物體驗進行對比,日本的網上購物並不發達,但實體店鋪生意卻非常的好,那是因爲日本線下購物體驗做得很好,而中國則完全相反。

中國的實體店鋪基本上沒有退貨一說,最多也就是提供換貨服務,但網上購物卻可以提供7天乃至於更長時間的免費退換服務。大家沒有了購物的後顧之憂,大不了把它退回去,而且大部分的商品都有了退貨險,也就是退貨也不需要自己承擔物流費用,由第三方公司來承保,這樣的購物體驗確實比線下強了很多倍。

然而,畢竟人口數量是有限的,紅利期結束之後,電商平臺已經慢慢迎來了瓶頸。於是,各大平臺就開始紛紛想方設法從用戶的口袋裏面掏更多的錢。如何讓用戶看起來買到更便宜的商品,如何讓用戶覺得價格更低必須下手,如何讓用戶覺得現在下手就賺大了?這些都是平臺利用大數據一直在研究的事情,於是雙十一、618等大促銷應運而生。

爲了提升用戶的客單價,讓大家買更多的商品,於是通過各種優惠券、湊單券等手段紛紛上臺。大部分買家也不知所謂,總感覺多買就多賺,多賺就多買,殊不知虛高、誘導消費纔是平臺的終極殺手鐧。

雖然此前廣大用戶也對這些促銷手段頻繁吐槽,但是監管的手並沒有對這些大平臺進行處罰,現在總算出手了。估計這樣的事情不會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雖然50萬的處罰只是小懲大誡,以後一定還會更嚴格的處罰手段,讓平臺不敢爲所欲爲。

電商平臺已經是廣大用戶主要的日常消費場景,如果不能真正爲用戶着想,用戶總有一天也會拋棄平臺。相信經過這次處罰,以後的各大平臺也會不斷規範自己的促銷行爲,給到消費者實實在在、明明白白的實惠。

你們覺得會嗎?

本文由商事奇談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平臺、渠道,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