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人們常說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不能強求,撿來的東西更應該上交。在中華民族的衆多傳統美德中,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就時常被父母教育,不是自己的東西,撿到之後一定要歸還。儘管拾金不昧是一種傳統美德,但是,這種行爲卻並不是法律強制要求的,而是一種公共道德行爲。道德是一個看不到摸不着的東西,但是卻真真實實陪伴於我們左右,道德高尚的人,即便是撿來的東西再怎麼珍貴,也不會將其佔爲己有。

也正是因爲這種高尚的道德,發生過很多關於拾金不昧的故事,今天要講的就是一個拾金不昧的少年,他在撿到國寶玉璽情況下,想到的不是將其佔爲己有,而是積極上交。

▲皇后之璽

撿到寶物的少年

在20世紀60年代末期的時候,家住陝西省某地的一名少年,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十分貪玩的他,一邊走一邊玩。這名少年在看到一塊石頭之後,便用腳一邊踢着石頭,一邊往家的方向走去。這名少年在踢起那塊石頭的時候,石頭卻不偏不倚,剛好落到了田間。因爲還想繼續踢着石頭走,少年便跑到田間準備撿起石頭,但在這個時候他卻發現在田邊的一條小溝裏有一個格外耀眼的東西。

看到那個耀眼的東西后,少年連忙跑過去,從水溝裏撈起這個東西,它撿起來的是一個白色的印章,在這個印章上不僅有字,還有雕刻的動物。再仔細看了印章後,少年並不認識上面的字,於是毫不在意的將印章帶回了家。回到家後,少年將這個白色的印章交給自己的父親,他的父親看了印章之後覺得十分驚喜,因爲看上去這個東西就非常古老,而且整個印章十分光滑,摸上去冰冰涼涼的。

少年的父親發現這個印章不是普通的物品,他覺得這個印章一定是有來頭的,而且已經有了很長時間的年頭,再加上上面的字根本就不認識。於是,他便非常小心翼翼地將印章收了起來。

▲皇后之璽

面對寶物果斷上交

在少年和父親將這枚印章收起來之後,他們就一直尋找機會,想要通過文物專家鑑定。在得知有一天他們村裏出現一名文物專家的時候,這對父子便立即將撿到的印章用布包好。希望通過文物專家鑑定。在前去找文物專家的時候,少年的父親一再強調必須將這種東西交上去,並且教育少年不是自己的東西一定不能拿,應該果斷上交。如果是屬於古代文物的話,應該上交給國家。

父親的話對少年的影響很大,他一直堅定應該將自己撿來的這枚印章交出去。在見到文物專家之後,他們小心翼翼地將這枚印章拿出來,經過專家的鑑定證明印章果然不凡。而在印章上的字採用的是篆體,上面雕刻的字正是“皇后之璽”

▲皇后之璽

因爲這個印章是有非常獨特的材質,極有可能是羊脂玉打造而成的,負責人交上來的這枚印章,讓專家團10分關注,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的專家前來鑑定。經過很多專家的不斷研究和鑑定,最終得出這枚印章,確實是“皇后之璽”,而在印章上雕刻的動物則是隻螭虎,由此專家判斷,這枚印章是屬於西漢呂后的玉璽。

父子二人將印章上交,引起了研究領域的轟動,甚至有一些研究者認爲,他們上交的這枚玉璽並不是真正的呂后之物,甚至有一些研究者還指出玉璽肯定不是真的。不過,少年和其父親在得知這枚印章有可能是古物的時候,他們便毫不猶豫地做出了上交。因爲父子二人做出的這種舉動,研究者對他們的行爲非常讚賞,隨後硬塞給他們20元的獎勵

▲皇后之璽

45年後真相揭祕

在父子二人上交了印章之後,他們便一直過着普普通通的生活。然而45年之後,當初的這個少年有五六十歲了,這時的他儼然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老實農民,一家人過着十分平淡的生活。

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45年之後,自己之前做的這件事情又會被重提。經歷了這麼多年時間,研究者終於發現他們曾經上交的這麼一張其實就是呂后之物,是一顆真實的玉璽。因此,研究者再一次找上門來,將遲到45年的證書交給他

▲皇后之璽

結語

對於文史研究來說,文物是打開歷史空白頁的鑰匙。如果撿到文物,應當及時上交國家,這樣才能發揮出文物的最大價值。因爲他代表着國家的發展,文物的價值不僅僅只是它本身的價值,而是通過文物來還原中國古代的社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