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納蘭談史

1863年12月,天京外圍的軍事要塞一個個被湘軍攻破,眼看着天京陷入重圍,太平天國即將覆滅,這時候李秀成不甘束手就擒,急匆匆的從前線跑入皇宮面見洪秀全。

隔着簾幕,洪秀全盤坐在龍榻上閉目接見了李秀成,李秀成感覺今天的洪秀全有些怪異,於是他內心的話也沒敢直接全盤托出,而是與洪秀全回首起了當年的往事。

“遙想當年,大哥在滿清韃子的腐朽科考中屢試不第,曾有幸在夢境中得到上帝的垂憐,創上帝教,於金田起義,率領我等兄弟浴血奮戰拼殺十餘載,方有如今這半壁江山。”

“是啊,一晃都那麼多年過去了,想當年我立志爲官一任,上報社稷,下耀宗祠,奈何天道不與,入黃巢之流,後率衆兄弟於金田創舉,爲天下萬民請命,可嘆如今衆叛親離,身陷囹圄如之奈何?”

“如今形勢嚴峻,臣估計天京難以久持,斗膽建議天王放棄天京,沿江西入兩廣地區徐圖東山再起。”

“好了秀成,這種動搖軍心的話別再說了,你且退下吧。”

李秀成在當時建議洪秀全放棄天京可以說是無奈且明智之舉,爲何洪秀全會一口否定呢?

咱們站在局外人的視角來分析一下。

首先,天京(今江蘇南京)是何許地方?那是江南地區的經濟核心城市、虎踞龍盤的形勝險要之地,還是歷代南方政權與北方政權對峙的支點,不論是從經濟,歷史,軍事各方面來講天京都有南方城市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

丟掉天京,意味着丟棄江南,丟棄江南不僅是讓太平天國政權斷了主要的財政來源,反而讓清王朝重獲財稅重地,雖然短期之內的堅壁清野有效,但是不出幾年,江南很快就能重新經營起來,更有利於清軍南征,不利於太平軍防守。

其次,天京是太平天國政權的首府,一旦陷落或者說丟棄,政權的權威性也會大打折扣,南方的軍心民心都會逐步瓦解,歷史上遠點的東晉、南朝的歷史教訓,近一點的李自成退出北京城的歷史經驗難道還不夠深刻嗎?

況且天京最重要的意義倒不僅是防禦,而是進攻。有了天京,再進一步江淮唾手可得,奪取中原有望,北伐運動也會順利得多,滿清都城北京的戰略腹地將會大大縮水,天京的戰略腹地將會得到延伸,清軍的主力也會牽制在京畿區域。如果放棄天京,則意味着北伐成爲鏡花水月,太平天國運動只會不斷向下坡路滑去。

最後,南方似乎沒有可供立足的堅城,更爲重要的是,離英法列強控制區域太近。

南方雖然地形複雜區域廣闊,但是能夠立足的大城市有限,要麼缺乏地理屏障易攻難守,要麼資源匱乏補給不足,別說是具備主動出擊的條件,甚至連自保都難。

更何況,在太平天國運動如火如荼爆發之際,西方列強果斷插足,爲了維護自己利益與清軍一起合力絞殺太平軍,英法列強並趁機把勢力延伸到了兩廣、雲南、西藏等地,李秀成雖然建議洪秀全退到老家根據地兩廣,但是卻忽略了西方列強勢力的存在。

總的來講,李秀成的建議是難能可行的,但不否認可以延續太平天國的國祚。

隨着清軍的反攻,天京成爲了一座被四面包圍的孤城,最後洪秀全也喪失了最佳的撤軍機會,沒過多久洪秀全抱憾而終,天京城也被曾國藩所攻克。

太平天國運動爲什麼會失敗得那麼快呢?

除了外部的清軍和列強勢力強大外,內部的爭鬥是一個重要原因。

都說天京事變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分水嶺事件,由此內訌之後太平天國內部元氣大傷,死的死,跑的跑,兵將們也產生了嚴重的信仰危機,軍隊意志大不如前,於是一連串敗仗接踵而至,一座座城市相繼失陷。

那麼,再細思一下,爲什麼天京事變會發生呢?

毫無疑問,直接原因應是由太平天國特殊的二元領導體制所造成的。

洪秀全雖然是最具權威的太平天國宗教領袖,但是軍權卻牢牢握在了楊秀清之手,二人在困難之際能夠齊心協力共同應對,提高辦事效率,但是在發達的時候卻彼此爭奪權力派系分化,造成了洪秀全和楊秀清矛盾的不斷加劇,以至於最後釀成了流血事件,太平天國的頂樑柱楊秀清也死於內鬥之中。

洪秀全達到了夢寐以求的“政教合一”目的,但是其狹小的氣量和短淺的目光也葬送了偉大的事業,太平天國運動註定只能是一次近代國家出路的探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