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北海公園,是明清兩朝的皇家御苑,俗稱御花園。在御花園的堆秀山和摛藻堂之間,有這麼一顆古柏(有一種說法是油松),他既不高聳入雲,也不鬱鬱蔥蔥,在衆多奇花異草中間,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它有一個非常顯赫的身份:“遮蔭侯”,乃乾隆皇帝所封。

(聶遠飾演的乾隆)

衆所周知,在清朝,“侯爵” 這個官職是非常了不起的,通常只有皇親國戚或者是對 國家有重大貢獻的臣子纔有機會得到這一官職。那麼,作爲一棵柏樹,“他” 何德何能?得到了乾隆的賞識而加官進爵呢?這就要從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傳說說起了。

相傳乾隆皇帝有一次下江南, 當時正值炎炎盛夏,江南的天氣更是火輪高吐,熱氣如燒。隨行的大小官員整日裏揮汗如雨,汗流浹背,可乾隆皇帝非但一點都沒覺得熱,還覺得神清氣爽,心曠神怡。乾隆隱隱覺得,有一片非常清涼的雲彩,始終籠罩在他的頭頂上。

在南巡迴京後的某天,乾隆皇帝在御花園中散步,恰巧經過這棵柏樹,突然覺得此樹甚是眼熟,不由得凝神細瞧。管理御花園的太監看見聖上駐足不前,正盯着這棵樹細細思量,於是討好的稟報說:“這棵樹在您出宮以後突然就枯死了,沒想到,您一回宮,他竟然又枯木逢春,復甦活過來了。”

(乾隆)

乾隆聞聽此言,不由得一愣。他想起自己在江南的時候,別人揮汗如雨,他卻總覺得頭頂上有一片雲彩,隨時跟隨自己,併爲自己遮擋烈陽,阻隔暑氣。這麼一瞧,這樹冠的形狀不就跟那片雲彩一模一樣嘛。乾隆心中頓時大喜,他想,自己南下之時,莫非此樹也幻化爲雲彩,隨行伴駕了,爲自己遮陽避日去了!這乃是一棵神樹啊!

想到此處,乾隆立刻就給這顆柏樹封了個官——遮蔭侯。

這就是“遮蔭侯”的由來。

爲此,乾隆皇帝還爲這棵樹寫了一首詩,題目是《御花園古柏行》。這首詩,經過裝裱後,至今還安放在摛藻堂西山牆上。詩曰:

“摛藻堂邊一株柏,根盤厚地枝挈天。八千春秋僅傳說,厥壽少當四百年。

(遮蔭侯)

乾隆的詩寫得好不好我們就不說了,不過從這四句詩可以看出來,曾經有傳言說這棵樹已經有八千歲了,乾隆則認爲這棵樹至少有四百多歲。這是一顆不折不扣的古柏。

這個故事是不是很美,很神奇?是不是讓我們感覺到乾隆皇帝很有親和力,連一顆樹對他都那麼的熱愛,竟然會神靈出竅,化爲雲彩,伴君左右,賜君清涼!

不管怎樣,故事流傳到現在,很多人津津樂道,說明了老百姓還是很認同這個故事的。

然而,當我們深入思考,瞭解到這個故事背後的真相,我們的態度,就會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對乾隆不是喜愛而是痛恨了。

(乾隆下江南)

故事真實的背景,是乾隆皇帝下江南。乾隆一生,六下江南,每次下江南,興師動衆,鋪張浪費,百姓苦不堪言。

首先,所過之處,大興土木,修建行官,各地要徵調民工,加緊趕工,民不堪役使;其次,因爲隨行人員衆多,流程繁瑣,且聲勢浩大,排揚極盡奢華,造成極大浪費;再其次,各地官員和富商爲了迎接聖駕,費盡心機,不僅給乾隆皇帝上供許多奇珍異寶,還要想方設法編排一些花樣繁多的節目,以此來取悅乾隆皇帝。最終花掉的錢回頭又要從百姓身上搜刮,苦的還是百姓。

剛開始,百姓還可以承受,但次數一多,百姓不堪其擾,怨聲載道,叫苦不迭。這些怨怒、叫苦之聲很快傳到了乾隆耳朵裏,乾隆知道後,卻並未收斂,他開動腦筋,編起了故事,想用高級編術來平服民怨。

“柏樹化身彩雲伴君王”的傳說,就是在上述背景之下編出來的。乾隆皇帝用這個傳說,給自己找了一個合情合理的藉口;他以傳奇神祕的神話色彩作烘托,用百姓最容易接受的方式來傳播皇上“九五至尊,真龍天子”的理念。是想讓百姓明白:古樹尚且有靈性,一切聽皇上的,那麼我們老百姓更是要盡心竭力地擁護和服從君王了。

(乾隆下江南)

這樣的故事與傳說,如果放到現在,我們當然是不屑一顧,嗤之以鼻,可是放在封建社會就不一樣了。封建社會里,皇帝通過儒學來掌控百姓思想,儒學一貫宣揚“君權神授”理念,宣揚皇帝是天的兒子,是神不是人。每個皇帝出生時,要麼金光萬丈,要麼瑞氣千條,要麼龍現九天,要麼百鳥齊鳴,總之,神仙下凡了。

這樣的宣揚持續了數千年,深印於百姓心中。有了這樣的思想墊底,再杜撰一個“古樹化身彩雲伴君王”的故事,就很容易讓人接受了。所以說,乾隆的腦子還是挺好使的,其智商不可謂不高,僅僅藉助一棵古樹,就一箭雙鵰:一方面解釋了自己下江南是得到上天讚許的,另一方面重申了皇權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乾隆下江南)

爲了讓傳說深入人心,乾隆又是封古樹爲“庶蔭侯”,又是給古樹寫詩,可謂用心良苦。然而,公道自在人心,謬論成不了真理。乾隆六下江南造成的鋪張浪費不僅折損地方財力,也傷及國本;史學界一致認爲,乾隆將康熙與雍正留下來的財富幾乎揮霍一空,造成嘉慶皇帝上臺後的困窘局面,也使得清朝由盛轉衰。也就是說,乾隆皇帝最終害的,是自己的後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