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熱點,背後都是層層陷阱,動不動就來個反轉。

聽說女孩考滿分被質疑後跳樓一事後,我也是小心再小心,等了又等,寧願錯過了熱點,也要等等看後續有沒有反轉。

很遺憾,沒有。

初中女孩在月考中因爲道德與法治拿了第一,被老師懷疑作弊。女孩隨即在自己的QQ動態中寫了這麼一句話:考試正常發揮,考得好怪我咯?

隨後,老師讓女孩重考,女孩考了98分,錯了兩題。第二天,女孩跳河。

我一直沒評論,就是想等等看,是不是有別的原因造成女孩想不開。會不會老師澄清沒有冤枉女孩作弊,沒有讓她重考。

但是都沒有,沒有反轉,一個花一樣的生命,就這樣,因爲老師的無端懷疑,而走了極端。

走了的女孩是雙胞胎,姐妹倆都在這個班就讀。主人公小怡(化名)平時成績一直很好,但沒有考過年級第一。這次月考,她的語文125分,數學134分,英語104分,物理78分,道法100分,歷史98分,總分639分,名列年級第一。

小怡的雙胞胎姐姐小樂道法考了92分,姐妹倆是全班僅有的兩個90出頭的學生。

事情發生後,學校第一次回應是“需要統一口徑”;第二次回應是“此事與學校和老師無關”;第三次回應是“文科考試考滿分不可能,女孩試卷與標準答案一字不差”。

目前的進展是教育部賠了60萬,跟家屬達成了和解,但班主任依然沒有道歉。

在家屬披露的遺書內容中,小怡說:寫的和答案差不多就是抄,在你們眼裏,我不會一鳴驚人,超出你們想象的成績不會是我自己的,我受夠了。

同時,家屬還上傳了一份月考檢討書,應該是女孩在之前月考成績不佳後寫的。

評論中,很多網友說老師雖然不對,但小姑娘也太脆弱了。可是我們設身處地替孩子想一想,她的處境,也確實太難了。

很明顯這是一個特別在乎成績,在意外界評論的孩子。像這樣一門心思讀書的小孩,生活中也沒什麼別的亮點,唯有考試成績能決定她的心情起伏。

頭一次月考沒考好,她寫了檢討。第二次月考考了第一,又遭到懷疑。

學得不好也不是,學得好也不行,動輒得咎,小姑娘在學校得到的評價統統都是負面的,而學校又是她唯一所處的評價體系,長期處於負面反饋中,人很容易就會崩潰。

不要責怪年輕人脆弱,他們已經負荷了太多。作爲老師和家長,不要再給他們百上加斤,打擊他們了。

對老師來說,如果沒有當場發現學生作弊,又心中懷疑學生作弊該怎麼辦?

學生不是犯人,就算是犯人也講究個無罪推定和疑罪從無。要麼當場抓住學生作弊,如果當場沒抓住,成績出來以後再說事,就是不對的。更何況,這次考試又不是中考或高考,甚至連期末考、分班考都算不上,只是一次小小的月考。

若真的懷疑孩子作弊,等下一次月考不是就見分曉了嗎?

稍微有點經驗的老師,都懂得不要輕易懷疑學生,更不要輕易懷疑性格內向,凡事憋在心裏的孩子。

如果孩子作弊了,老師的質疑也改變不了什麼。沒有當場被抓住,沒有受到處分,他們反而會覺得,即使作弊了老師也不能拿我怎麼樣。

如果孩子沒作弊,老師的質疑,會讓孩子接收到一個信號:我不配。在老師心目中,我配不上這個成績。一些孩子會選擇從此破罐子破摔。性格內向的孩子,更有可能鑽牛角尖,認爲老師在針對他。

像考滿分的這個女孩,明明平時成績一貫就很好。老師還要堅持質疑,等於直接否定了她所有的努力。這個傻孩子,想來想去就想到了以死來證明自己的清白。

從這個女孩其他科目的成績,以及補考成績來看,老師的懷疑真的很沒道理。100分和98分相差多少?當時補考成績一出來,老師就應該給孩子真誠地道個歉,告訴孩子:“對不起,你之前考得太好了,老師有點不敢相信。在此向你道個歉”。這樣的話,或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可是班主任沒有這麼做,或許直到最後,她都不覺得自己有錯。又或者爲人師者的傲慢,令她不屑於道歉。

這足以證明,她沒有把自己置於教育者的地位,而是把自己當成了糾錯者:我的任務不是把孩子教好,讓他成爲更好的人,而是要想方設法挑出學生的毛病,糾正學生的錯誤。我履行了自己的職責,所以我沒錯!

如果我是老師,對於孩子超乎尋常的發揮,哪怕我在心裏懷疑,我也絕不揭穿。相反,我還要公開表揚她,甚至買一份小禮物獎勵他。

對於憑真本事考到滿分的孩子來說,這是努力過後獎賞,是付出後得到的回報。這是他應得的,不必多言。

如果孩子真的作弊了,得到老師的褒獎,辜負了老師的信任,他會怎麼做?

他會羞愧,也會竊喜:我太對不起老師了。原來在他心目中,我配得上那麼高的成績。既然如此,我下次一定要好好學習,讓我的真實成績跟老師的期望相匹配。我要配得上這份信任!

如果孩子能產生這樣的想法,那麼這個教育就是成功的。他成爲了更好的人。

信任本身就具有巨大的魔力。這就是皮格馬利翁效應:你對一個人期待越高,他的表現就會越好,以使自己配得上你的期待。

刻意不揭穿孩子的錯誤,反而會令他對這個錯誤銘記一生。

昔年楚莊王宴請諸將,召自己的愛妃給將軍們倒酒。席間風吹燈滅,漆黑中有一個將軍對寵妃意圖不軌。妃子慌亂中扯下將軍頭盔上的纓絡。悄悄告訴楚莊王,席間頭盔上沒有瓔珞的將軍,就是調戲她之人。

楚莊王猶豫片刻,命衆將軍統統摘下瓔珞,然後才點燈。

楚莊王十七年,興兵伐鄭。軍中有一人十分驍勇,打仗時以一當十,衝在前面。論功行賞的時候,楚莊王要重賞他,被他拒絕。他說:當年犯下非禮之罪的人就是我,感念主君當年不曾揭穿,從此之後,我日思夜想,只爲能報效王恩。

懷疑和信任,導致了截然不同的兩種結果。一次錯誤的懷疑可能導致痛失一條年輕的生命;而一次錯誤的信任,則可能讓一個孩子發憤圖強,最不濟,也不會有什麼嚴重的負面效果。

如果老師真的那麼懷疑,也可以在事情平息之後,開一次關於“誠信”的主題班會。響鼓不用重錘,一個會因爲老師懷疑而走極端的女孩子,只消輕輕敲打幾句,她就會懂了。這也同樣能達到教育的目的。

不知道在這位老師心目中,當教師的終極目標是什麼?

在紛繁的日常教學工作中,一些老師忘記了自己的使命:爲了糾正紀律而糾正紀律,爲了提高成績而佈置大量作業……

他們無暇,也顧不上去想一想,自己這麼做,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影響?會讓他們變得更好嗎?自己的話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嗎?會傷害孩子的心靈嗎?會讓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枯萎嗎?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是個有溫度的稱謂,不能太過冷冰冰。如果老師只要糾錯就好,那乾脆叫學生管理員好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