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牛年A股如何走?八大頭部券商研究所掌門人爲您把脈,黃燕銘、張憶東等這麼說…

國泰君安證券黃燕銘:非抱團績優藍籌股也有春天

從元旦後大盤上破3500點開始,隨着人們對熱門行業和熱門公司的預期增加到相當高度,預期能爲未來市場上漲提供的動力正在減弱,但是股價和估值還繼續上提。中證100與滬深300的股價與估值都已接近2015年最高點水平,反映藍籌股的股價已經進入泡沫化,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首次出現的藍籌股泡沫。

但是,泡沫的破裂並不是一蹴而就的,當前較爲寬鬆的流動性環境和投資人較低的風險偏好,疊加牛年新發和待發的大規模股票基金和眼下基金管理人賽道化、微觀化的傾向,藍籌股泡沫行情還會繼續演繹。與此同時,我們也關注到部分投資者已出現“畏高”的情緒,比如近期資金大規模南下尋找香港市場中優質的低估值藍籌和代表性公司。隨着市場的上漲以及估值的擴張,交易結構也會變得不穩定,未來市場將會出現多次“假摔還是真摔”的討論。我們認爲,現在依然是藍籌股的牛市,短期藍籌股的行情依然會繼續演繹,但是投資者要注意風險,目光多關注抱團之外的績優公司。

從行業配置的角度看,牛年投資者可適當深挖抱團以外的投資機會。

第一,重視非抱團績優藍籌股的機會,尤其是景氣度高的全球定價週期品與中游製造業,比如有色、石化、基化、機械;

第二,橫向看估值性價比高、籌碼結構合理的行業,比如醫藥、酒店、旅遊、傢俱;

第三,預期充分調整,迴歸基本面增長的行業,比如電子、新能源、軍工。此外,南下投資機會仍值得重視。

中信證券於新利:A股三部曲,港股奏強音

預計牛年A股行情將分爲輪動慢漲期、平靜期、共振上行期三個階段。

從跨年直到二季度中市場都將處於輪動慢漲期。在此期間,國內基本面明確修復,海外基本面預期隨着疫苗接種而強化,中美博弈處於真空期,宏觀貨幣環境平穩,政策事件密度高,市場上行動能較強,配置上聚焦於“五大安全”方向(即科技、國防、農業、能源、資源),性價比和輪動節奏是重要考量因素。

二季度中至三季度市場整體處於平靜期。在此期間,基本面預期上修已比較充分,內外貨幣政策正常化成爲關注重點,全市場註冊制改革落地,市場相對比較平靜,可增配大金融和必選消費。

四季度市場將進入共振上行期。在此期間,發達經濟體基本走出疫情陰霾,國內基本面增速放緩,內外循環充分修復,全球權益市場正向共振,長期成長潛力更大的科技,以及估值消化並處於盈利增速拐點的醫藥,相對配置價值將顯著提升。

除了A股,今年港股也存在由估值和盈利的雙重修復帶來的投資機會。

首先,2020年港股在全球主流指數範圍內明顯滯漲,恒指全年漲幅-3.4%,遠遜於A股和美股,在今年基本面修復的趨勢下,有更大的配置性價比。

其次,海外流動性仍將處於較寬鬆的狀態,而全球疫情的控制以及經濟的恢復會提升資本市場風險偏好,促使主動型資金更多地配置新興市場權益資產。

最後,在美國《外國公司擔責法案》背景下,未來幾年中概股的集中迴歸將爲港股市場帶來大量優質標的,改善港股行業結構。

中信建投證券武超則:行業配置與經濟升級同向而行

牛年,決定市場表現的主要矛盾是經濟復甦變化和貨幣政策的轉向。從經濟來看,中國經濟持續復甦,企業盈利持續回升,這將是市場持續上行的基礎;從貨幣政策來看,我們認爲當經濟數據確認物價水平和資產價格顯著上漲的時候,央行將進行貨幣政策調整。除此之外,防範風險也是牛年央行的主要工作,我們需要密切關注債券市場、房地產市場和信貸市場中的處置風險向股票市場傳導的過程。

我們認爲,牛年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呈現出波動的特徵,市場分化將更加極致。但圍繞各個行業核心資產的全球配置趨勢不會變,我們建議投資者採用均衡配置的方式來實現。從行業比較的層面來看,我們仍然建議投資者沿着經濟轉型升級的方向配置行業,如製造業及相關的上游行業、新材料新能源等新週期行業等;我們也看好消費、醫藥及科技等產業鏈長期的投資機會。

長江證券徐春:制度優化有望支撐慢牛

A股估值趨穩,盈利修復,全年仍有結構收益。各項政策不急轉彎的基調下,流動性保持穩健中性,估值較難系統性下跌。同時,外需拉動、製造業資本開支週期啓動,經濟修復趨勢正在進行時,盈利項的回暖將成爲市場主驅動力。

長期來看,資本市場制度優化,居民資產配置轉化,有望支撐A股走出慢牛行情。在經濟結構轉型和發展直接融資市場的綱領下,資本市場制度改革仍將深度推進,A股生態結構日趨健康。資管新規對資產端配置的約束,疊加“房住不炒”的長期趨勢,優質權益資產對居民理財有較強的配置吸引力,機構化時代正是在此背景下漸行漸近。

結構方面,製造業的競爭力提升、內循環下的消費升級將成爲資本市場的結構主線。過去數年,中國製造完成從“模仿”到“超越”的蛻變,中國製造業已具備非常牢固且可持續的“護城河”,無論是國產替代還是製造出海,都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另外,消費升級依然是長期中國資本市場結構的主旋律之一。在人均收入不斷提升、消費理念趨於多元的新時代,無論是根植於新人羣、新渠道以及新品類的新勢力,還是傳統消費走出競爭格局後的龍頭優勢,都值得投資者長期重視。

申萬宏源證券周海晨: 縮小戰線聚焦高景氣度板塊

春節前,關於央行流動性投放不足、海外新冠肺炎疫情反覆的擔憂持續困擾市場,導致A股波動放大。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調整後,A股短期性價比已經改善。預期春節之後,相關擾動因素將出現緩和,帶動A股回暖。出現改善的因素主要包括兩方面:

首先,央行在春節附近投放流動性依然是必要的,銀行間流動性最緊的時候已經過去。從歷史經驗來看,銀行間回購利率中樞上移對資本市場負面影響較大,而一旦新中樞確立,悲觀預期緩和,A股通常會迎來階段性反彈(如2020年7月和11月)。春節後,伴隨短端利率的新中樞逐漸明晰,預計A股有望回暖。

其次,基金髮行仍在放量,支撐A股資金面。從已經發行和計劃發行的情況看,預計1月主動權益類公募基金髮行數量達82只,總規模有望超過4500億元,目前正在快速建倉;2月基金目前計劃發行31只,規模超過2000億元,且數量還將隨時間增加。基金建倉一般需經歷1~3個月,市場出現回調時建倉意願提升,有助於穩固A股籌碼結構。

展望全年,伴隨經濟從復甦走向過熱,國內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概率較低,A股預期收益率可能低於2020年,所以需要縮小戰線,着重挖掘高景氣度以及順應政策趨勢的板塊機會。

中金公司王漢鋒: 重點把握階段性及結構性機會

在連續兩年的結構性牛市之後,我們認爲今年A 股投資要適當降低收益率預期,重點把握階段性及結構性機會。降低收益率預期的部分原因,在於增長與政策“一進一退,此消彼長”,市場估值不低,已經對潛在增長復甦有一定預期。

百年一遇的疫情衝擊之下,去年面對超常政策及流動性,同時疊加增長從底部逐步復甦的同向支持,風險資產價格多數收復疫情前的高點。但今年增長與政策可能並不同向。增長有望進一步復甦,我們預計中國GDP在2020年增長低基數的基礎上將實現約9%的增長,A股與港股的盈利增長也將恢復至15%~20%左右。

節奏上看,當前增長復甦仍對資產價格有一定的支持,待增長預期更加充分、 政策更加明顯地加快退出節奏,市場整體表現纔可能受到抑制,估計這個時間點可能會在上半年出現。

除了關注總體增長與政策的交替外,疫情影響雖然逐步消退,但節奏並不均衡。從結構性角度看,我們對部分中長期結構性大趨勢仍持積極態度。2021年十四五規劃將發佈,“雙循環”發展新格局有望初現雛形,中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可能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樞紐功能”進一步強化,再疊加疫情加速數字化轉型的趨勢,結構性的成長機遇是投資中國值得把握的方向。我們將MSCI全球指數的成份公司按照市值、行業及增長等三個條件來篩選符合一定條件的成長公司,篩選出的公司有約60%都來自中國,表明中國經濟增長及轉型升級依然在全球創造最多的中長期成長機會。

安信證券胡又文: 期待A股市場“高質量牛”

我們認爲,A股市場處於長牛的初期階段。A股的長期邏輯是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相關產業的頭部公司ROE不斷提升,中國居民部門以及全球資金不斷提升A股配置比例,這個長期趨勢剛剛開始。

A股的中短期邏輯是,中國乃至全球逐步步入“後疫情時代”,經濟與企業盈利顯著復甦,疫情期間過度寬鬆的政策逐步退出,股票市場一部分的高估值板塊面臨估值的消化與整固。因此,我們認爲今年的A股市場大概率屬於“長牛中的過渡年”,我們稱之爲從“復甦牛”逐步過渡至“高質量牛”。

在這種背景下,我們認爲市場的主線在上半年很可能將更多地圍繞順週期展開,主要包括部分可選消費、週期、銀行等。中國經濟率先復甦之後,也會率先進入低波動平穩階 段,屆時流動性環境也會穩定,預計下半年市場主線將再次從順週期過渡至轉型升級的優質賽道,機會集中在中國的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包括醫療服務、先進製造、5G應用、人工智能等方向,A股市場“高質量牛”的長期主線依然在科技、醫藥和消費。

興業證券張憶東: 三大主線挖掘“價值重估+創新成長”

牛年,港股是價值重估與創新成長雙輪驅動的指數牛市,漲幅有望超過20%;A股不是熊市,結構性行情仍值得看好;美股三大指數將高位震盪,弱美元趨勢將延續,有利於海外資金配置港股和A股。

經濟復甦是牛年全球股市基本面的大基調,通脹或是行情超預期波動的變數。

流動性環境方面,牛年海外依然寬鬆,中國宏觀政策不急轉彎,流動性系統性風險不大。伴隨着美國新的財政刺激,美聯儲大概率將繼續擴表。中國貨幣政策將逐步正常化、化解存量風險,或出現階段性資金偏緊,引發市場短期波折。中長期看,中國已進入權益投資大時代,資金大趨勢是老百姓增持股票以及外資增持中國股票,類似20年前房地產黃金時代。

投資機會可聚焦“價值重估+創新成長”,三條主線供參考。

主線一:經濟復甦、盈利改善。精選中國出口競爭力強的電子、汽車及零部件、家庭用品等;週期核心資產價值重估——金融、有色、能源、化工等。

主線二:精選新能源車、新能源、軍工、科技硬件爲代表的先進製造業。

主線三:互聯網、消費、醫藥是立足中國內需的成長主賽道,精選業績超預期的物業、新經濟獨角獸、醫藥、教育、餐飲休閒、紡織服裝、澳門博彩股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