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1深度丨“全球最貴街道”從賣名錶變賣口罩?香港商鋪市場經歷“冰火兩重天”

自2019年中以來,香港核心商業區的商鋪租金一落千丈。曾經一鋪難求、名店林立的街道,湧現大量空置的鋪位。然而,在短租行業的支撐下,香港主要核心區的商鋪空置率近期有所回落。

美聯工商鋪行政總裁黃漢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根據最新統計,今年1月-2月五個主要購物區(銅鑼灣、中環、尖沙咀、旺角及元朗)共有1018間商鋪空置,其中四個核心區空鋪數量達到867間,空置率由去年第三季度的12.5%回落至11.5%。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由於香港商鋪租金大幅下挫,吸引短租行業(如口罩店、賀年用品店及散貨場)進駐。此外,部分業主趁市況轉弱,加快重建翻新物業,有助於降低空置率。

旺角、銅鑼灣、中環及元朗的最新空置率均錄得下跌,然而曾是遊客必去的尖沙咀區卻出現商鋪空置率逆市上升。美聯工商鋪資料研究部分析員陳浩璋指出,主要是由於尖沙咀的商戶結構組合以旅客相關行業爲主,加上期內不少商戶租約期滿遷出所致。

尖沙咀區的商鋪空置數目及街鋪空置率最新分別報271間及17.7%,爲四大核心區之首,也是該區有統計以來新高。尖沙咀名店林立的廣東道今季吉鋪數目淨增加8間至15間,再創統計以來新高。名店街空鋪的數量則淨增加7間,空置率升至21.3%的歷史高位。其中,尖沙咀彌敦道成爲四大核心區中空鋪數量最多的街道,統計期內激增16間至43間,最新空置率達到29.7%。

與銅鑼灣相比,尖沙咀主要的客戶羣爲訪港遊客,因此區內的店鋪主要以珠寶鐘錶、藥妝、時裝店爲主,這些店鋪的比例在香港四大核心區中佔比最高。因此,在疫情衝擊下,香港旅遊業陷入冰封,尖沙咀區的商鋪也首當其衝。

旅客、民生消費“冰火兩重天”

自去年1月疫情暴發以來,香港持續“封關”,導致零售業主要依賴本地消費,因此商鋪市場出現“冰火兩重天”的景象。大批受遊客歡迎的珠寶鐘錶店、時裝店、藥妝店等關門大吉,而民生消費、必需品行業則呈現較強的韌性。

數據顯示,今年1-2月期間,四大核心區的衣服、鞋履、皮具店在期內淨減少33間,其中尖沙咀、中環分別淨減少13間、10間。同期,由於“宅經濟”及餐廳禁止堂食等防疫措施下,四大核心區商鋪數量淨增幅最大的行業包括食品、百貨、超市、雜貨零售、水電五金建材店等。

同時,長期以來,由於香港零售業高度依賴訪港遊客,因此各大核心區的主要街道以往一直由奢侈品、快銷時尚、藥房等爲承租主力。

但在疫情和社會衝突的雙重影響下,訪港遊客人數暴跌,商鋪租金也大幅回落,主要街道的租戶組合更爲多元化。以銅鑼灣的恩平道爲例,過往奢侈品店林立,但今年首季度出現便利店承租。大型日本超市也出現在中環的皇后大道中,取代原有的鐘錶店。

香港旅遊發展局3月15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月初步訪港旅客數字爲5495人次,同比下跌97.2%。內地遊客僅3799人次,較去年同期下跌96.1%。非內地遊客方面,包括短途、長途、新市場及澳門遊客,2月僅爲1696人次,較去年同期下跌98.3%。

最壞時刻已過去?

事實上,香港核心區街鋪的租售價格自2013年開始見頂回落,至今調整期已達到八年。目前核心和商鋪的售價已跌至2010年左右的水平,而租金的跌幅更大。

羅素街坐落於香港灣仔區銅鑼灣,這條全長僅250米的街道,名店林立,租金一度貴絕全球,曾被譽爲“全球最貴街道”。但疫情之下,租金大幅回落,租戶也由名錶、珠寶變爲售賣口罩、生活用品及手機配件等民生鋪。

香港差估署重估差餉租值結果顯示,羅素街多個一線鋪位租值均下跌,時代廣場對面的羅素街18號地下,下年度租值534萬港元,同比下挫25%。羅素街更罕有出現空鋪,據瞭解,該鋪的業主已減租至約50萬港元放租,亦可接受每月約16萬港元的短租。

美聯旺鋪董事盧展豪表示,預期未來半年香港各主要購物區的街鋪空置率將會持續回落,其中,四核心區空置率將會由11.5%跌至10%-11%。在恢復通關後,在低基數效應下,核心區商鋪的租售價格有望率先反彈,預計全年可反彈10-15%。

他指出,今年上半年市場對飲食及民生必須品行業需求仍然殷切,相信會是商鋪租務市場的主力,而旅遊相關行業,包括珠寶鐘錶、藥房及化妝品等行業,預計要待通關明朗化後,租務活動纔會開始活躍,但由於疫情逐漸穩定,口罩店等商戶數目或接近見頂,“行業最壞時刻已經過去。”

(作者:朱麗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