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溝橋——英雄之橋

古今戰場蕩腥風

在盧溝石橋建成之前,兵家在爭奪燕京古城時,往往會在盧溝河兩岸展開激戰。當燕京古城脫離了中原王朝的統治,劃入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疆域之內,與中原政權的戰爭更是在盧溝河一帶展開,盧溝橋古渡口成了戰略咽喉之地。

從北宋伐遼,到金朝軍隊攻入燕京;從蒙古滅金到元朝建立;從元朝中期,蒙古統治集團爭奪皇位的“兩都大戰”,燕鐵木兒敗忽刺臺、馬紮罕於盧溝橋,解大都之圍,到明朝大將徐達派兵守盧溝橋防禦元朝殘餘勢力;從“靖難之役”朱棣與建文帝殊死搏鬥之地,到“土木堡之變”于謙堅守北京,盧溝橋都是“畿輔咽喉”。從明朝在盧溝橋畔修築“拱極城”到明清之交,清軍攻打北京,盧溝橋都是重要戰場。就是到清朝在全國統一,經歷過康乾盛世,國力由盛到衰,內患外憂越來越多後,加強盧溝橋等處的軍事防衛變得更加重要。總之,在近千年的歷史爭戰中,盧溝橋這個戰略要地,盪漾着血雨腥風。

自古以來,盧溝橋一帶就是交通咽喉,軍事要衝。

1122年10月,北宋伐遼,北宋軍隊50萬人一度抵達永定河南岸盧溝橋附近駐營,少量軍隊攻入燕京,但宋軍大敗。

約1123年,金朝軍隊攻入燕京,經過交涉將燕京城還給宋朝,焚燒古渡口附近的簡易盧溝木橋。

1189年6月—1192年3月,金章宗修建盧溝石橋。

1234年,蒙古滅金。

1271年,元朝建立。

1328年10月,“兩都之戰”,燕鐵木兒敗忽刺臺、馬紮罕於盧溝橋,解大都之圍。

1368年明朝軍隊徐達部攻佔大都,參政傅友德分兵守盧溝橋,盧溝橋是防禦元朝殘餘勢力,維護政局穩定的要害之地。

1399年8月—1402年7月,靖難之役,盧溝橋是燕王朱棣與侄皇帝建文帝殊死搏鬥的爭奪焦點。

建文帝中央政府軍隊李景隆部攻北平,燕王撤盧溝橋守兵,誘敵深入,李部久攻不下,敗退德州。

1449年土木堡之變,于謙堅守北京,明確盧溝橋是“畿輔咽喉”。加強對盧溝橋的防衛。

明末東北滿族崛起,不斷向關內侵擾,明朝政府在盧溝橋畔修築拱極城,以加強嚥喉之地的防衛。明清之際清軍攻打北京,盧溝橋是一個重要的戰場。

明朝末年,李自成農民軍西路大軍長驅直入,跨盧溝橋,穿拱極城,從廣安門打進了紫禁城。

清統一全國後,內患外憂愈重,英法聯軍攻陷北京,派恭親王駐紮盧溝橋。

民國建立後,我國進入軍閥混戰時期,盧溝橋一帶常成爲爭戰必經之地,第一次直奉戰爭中,張作霖的奉軍吳佩孚的直軍在盧溝橋長辛店、固安和馬廠一帶曾激烈交戰。

來源:盧溝橋文化旅遊區微信公衆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