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業績變臉王又下修年報,貝因美4個億是怎麼算“岔”的?

“2018年保牌,2019年續命,2020年發力。”2020年3月,貝因美(002570.SZ)總經理包秀飛曾這樣形容公司的發展路徑。2020年業績預告顯示,貝因美預計盈利5400萬元到8000萬元,一切似乎都在好轉。而這一切,卻在一紙公告後被打破。

4月12日晚間,貝因美公告對2020年度業績預告進行修正,從預計盈利轉爲虧損3.28億元。前後相較,預告業績與實際業績差了4億有餘。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從同比增長超100%變爲同比下跌超200%。

值得注意的是,12日在相關信息公示前,貝因美股價已然大跌9.86%,收盤報4.66元/股,換手率達到6.90%。13日,貝因美股價持續下跌,開盤下跌逾6%,收盤跌5.58%,報4.4元/股。

4個億“減”在哪裏?

根據公告,貝因美對業績進行了大調整。除了盈利從調整前的5000萬~8000萬元改爲虧損3.28億元外,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也從比上年同期上升152.39%~177.6%改爲比上年同期下降217.88%。調整後的營業總收入爲26.7億元,減少4.32%,淨利潤調整爲虧損3.28億元,減少217.9%。基本每股收益則變爲虧損0.33元。

預告業績與實際業績相差4億元該作何解釋,賬上的錢是怎麼算“岔”的?

對此貝因美解釋稱,在業績預告披露後,公司發現部分庫存基粉存在減值跡象,出於謹慎性原則,公司與年審會計師對庫存基粉進行了減值測試,預計對本期淨利潤影響約7800萬元。

在業績預告披露後,公司會同年審會計師對部分客戶進行了走訪及評估,進一步對該部分客戶應收賬款壞賬準備進行計提,預計對本期淨利潤影響約1.24億元。同時,公司進一步對該部分客戶因疫情反覆及人口出生率下降等影響產生的銷售費用支持進行計提,預計對本期淨利潤影響約1.44億元。

粗略計算,上述3個數字相加之後的總額仍與4億元有一定差距,但貝因美並未給出詳細的計算細節。

在公佈業績修正的同時,貝因美還披露了2021年一季報業績預告。數據顯示,2021年一季度,貝因美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072萬元-1572萬元;比上年同期預計下降17.24%-增長21.36%區間。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爲200萬元~7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87.88%~557.59%。

數年前就是“變臉王”

從歷史資料來看,貝因美業績臨時變臉不僅並非首次,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前科累累”。2012年至今,公司發佈業績預告修正公告近10次。

2016年,貝因美在業績預告中披露,全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8億元~4.1億元,修正公告卻改爲淨利潤虧損7.5億元~8億元。與此次業績修正類似,前後相差約4億元左右。

2017年,貝因美故技重施,在半年報中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爲2000萬元-5000萬元,同比扭虧爲盈。然而此後的修正公告中,將業績改爲虧損3.5億元到3.8億元,前後最多相差也是4億元上下。

2017全年業績披露也有反轉。貝因美2017年業績預告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虧損3.5億元-5億元。在修正公告中,虧損擴大一倍,變爲虧損8億元-10億元。高達5個億的利潤在修正後“憑空消失”。

業績頻繁修正的貝因美免不了被監管問詢,但回覆卻成爲一場互相甩鍋的戲碼。

關於2017年度業績預告修正事項,貝因美在回覆深交所問詢函公告中稱,系公司財務及天健會計師事務所根據相關資料產生的業績預測修正。然而,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卻在關於深交所對貝因美的問詢函中有關事項做出專項說明,稱貝因美業績預測不嚴謹,基礎工作不細緻,預測分析認證不充分,導致多次修正業績預告,且金額變動大。

與此同時,公司的內控體系和財務管理存在缺陷顯露。對於修正後的年報業績預告,何曉華等三名董事及獨立董事劉曉松出具“無法保證業績修正公告內容真實”等意見。貝因美則稱,董事要求公司提供多項資料,“因董事所需資料涉及量較大且詳盡”,公司尚未全部提供,導致多位董事及獨立董事對業績預告修正出具保留意見。

此次業績再次下修4個億,有網友戲稱:還是那個“似曾相識”的貝因美。

高管離職、股東減持

除頻繁變臉外,貝因美還深陷高管離職、股東大額減持的旋渦。

2021年1月15日,貝因美髮布公告稱董事會收到公司總經理包秀飛的書面辭呈。由於個人原因,包秀飛申請辭去公司總經理職務。包秀飛入職貝因美之前,曾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百事食品有限公司、惠氏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先後任職,並曾擔任菲仕蘭首席銷售官。辭職後,包秀飛不再擔任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的任何職務,由謝宏接任總經理一職。

總經理離職的同時,貝因美的股東也在發生變化。

2015年,恆天然耗資34.64億元收購貝因美股份,但因貝因美的業績,恆天然選擇離場,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不斷減持貝因美股權。

根據公開信息,2020年3月11月,貝因美集團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306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3%。

12月30日,貝因美集團再次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合計減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 55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5.38%。此次權益變動後,貝因美持有公司股份 212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20.75%。

2021年2月3日,貝因美髮布公告稱,原持股5%以上股東恆天然乳品於 2021 年 1 月 25 日至 2021 年 2 月1 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票 1320.06 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1.29%。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9年第三季度至今,恆天然一共發佈了6次減持計劃,所持貝因美股份從18.82%直線下降至2.82%。截至今年1月,恆天然已經揮別前三大股東之列。

除戰略股東恆天然外,大股東貝因美集團也在減持。

2021年1月4日,貝因美集團將其所持有的5500萬股以每股5.49元價格,轉讓給了擁有國資背景的寧波信達華建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信達華建”),合計成交價3.02億元。本次轉讓後,貝因美集團持股下降至20.75%,仍爲公司控股股東,謝宏仍爲公司實際控制人。信達華建將成爲貝因美第二大股東。

有觀點認爲,國資背景股東的“入駐”或許對於貝因美是件好事,恆天然退出後,貝因美需要有一個股東托盤,藉此整優化股東結構、提高信用背書。然而,隨着新生兒出生數持續下降,嬰兒配方奶粉行業的市場增長趨緩,品牌競爭加劇,貝因美的盤是否可以靠國資一舉托起,徹底擺脫奶粉新政的後遺症,還有待驗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