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至今已整整百年。百年崢嶸歲月,人們浴血奮戰,同仇敵愾,中華民族才得以再次屹立於世界。在這段激情澎湃的歷史中,藝術作品飽含愛國熱情,激盪人心,成爲回顧建黨100週年歷史時不可磨滅的一角。一批又一批的藝術家遠洋歸來,放棄國外優渥的條件,他們以筆桿代替刀槍,他們以墨紙取代火炮,用作品爲新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他們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的歷史中,書寫了一段又一段感人肺腑的故事。

因此,雅昌藝術網&藝術頭條特推出“建黨100週年中的藝術作品”系列,通過回顧百年征程中那些值得紀念的藝術作品,向心系祖國的藝術家們致敬。

第一期,我們介紹的是董希文《開國大典》。

董希文《開國大典》405x230cm 1952

在中國藝術史上,很少有作品能享受進入歷史課本的殊榮。從這點來看,說董希文《開國大典》是家喻戶曉,恐怕並不誇張。

董希文《開國大典》描繪了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盛大慶典上,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刻。場面氣勢恢宏,喜慶氣氛熱烈。時任中國領導人,11位入畫: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副總理董必武、郭沫若,中央人民政府祕書長林伯渠。

37歲的董希文和《開國大典》

當董希文在1952年接到巨型命題油畫“開國大典”的創作任務時,他才37歲,是中央美術學院的青年畫家、教授。這次的任務雖然是學院派發,但最終卻是來自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前身)。

董希文

1951年初,中國中宣部、文化部開始籌備中國共產黨成立30週年紀念活動,其中之一就是舉辦黨慶畫展。中國革命博物館迅速組織中國幾十位知名畫家,進行突擊創作。短短几個月,便創作出近百件革命歷史題材的繪畫作品。美中不足的是,反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經典時刻——開國大典的作品沒有。

1952年,中國革命博物館決定,委託中央美術學院,組織完成一幅巨型命題油畫“開國大典”。[5]中央美院把這項艱鉅的任務,交給了董希文。

開國大典現場

董希文接到任務後,通過對開國大典的電影、攝影、圖片資料的研究,認爲資料裏的領導人和廣場上的羣衆不在一個圖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他的想像中,這幅畫應該是新中國開國領導集體與廣場羣衆同在一個畫面的構圖。他決定打破寫實的限制,採用一種表現派和現實派相結合的大膽的藝術處理手法,去選擇畫面構圖。

《開國大典》草圖

畫作草圖構思:董希文先畫了一張草圖,並徵求美術界及文藝界人士的意見。草圖上,董希文創造性的突破有兩個:一個是除毛主席側身站在靠近中間位置外,其他領導人都站在左邊三分之一的畫面裏,而右邊是廣場羣衆,這樣左實右虛相差懸殊的佈局按一般構圖規律來看有失平衡,但卻能更好地突出節日氣氛;另外一個是按正常規律,在毛主席的右前側應有一根大紅柱子,但草圖中被抽掉了,廣場顯得更爲開闊。

爲了創作《開國大典》,董希文常在畫室的椅子上過夜。由於房間太小,畫幅上接房頂,下貼地板。作畫時,他一會兒爬上房頂,一會兒躺在地上。當《開國大典》已完成七、八成時,董希文的老友、油畫家艾中信等人去他的畫室參觀。討論中他們發現,原本身材高大的毛澤東,由於站立的位置居中靠前,在畫面上顯得不夠高。大家一致認爲,毛澤東的形象不應受立足點造成的透視縮小的限制,有必要加高几分。雖然加高不到一寸,但工程不小,爲了使畫面不留痕跡,董希文用稀料謹慎地把原畫部分洗去,重新畫了一遍。從開始創作到局部修改完畢,董希文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長4米、寬2.3米的巨型油畫《開國大典》便創作完成了。

1953年4月,中南海懷仁堂里布置了一場特殊的展覽,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第一次參觀《開國大典》油畫作品。毛澤東稱讚:“是大國,是中國。”

《開國大典》之於中國油畫

《開國大典》被載入中國藝術史,並不僅僅因爲其主題的宏大,還因爲其藝術上的突破。《開國大典》採用了一種表現派和現實派相結合的手法,藝術處理很大膽。要知道,在新中國剛剛成立,寫實傳統佔據上風的當時,要將表現和現實融合,本身就是一種突破和創新。

如前所述,爲了顯出天安門廣場的明朗開闊、羣衆場面的雄壯宏偉,使得國家領導人置身在這樣一個天地恢恢的氣氛中,從而體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的莊嚴宣言,《開國大典》的草圖上,除了毛主席側身站立在畫面中間,其他的領導人都站在左邊大約三分之一的畫面上,形成左實右虛相差懸殊的佈局。從一般的構圖規律來看,似乎失去了平衡;其次董希文還把按一般透視規律應該看到的一根廊柱抽去,大大放寬了天安門城樓中間兩根廊柱之間的跨度,和實際的建築構架也相差懸殊,可能會引起人們的非議。

在色彩的運用上,《開國大典》強調色彩的單純和對比。紅地毯、紅燈籠、紅柱子及遠處紅旗的海洋與藍天、白雲、綠樹和鮮花形成強烈對比,使畫面熱烈而明快;金黃色的菊花與藍天、白雲的描繪,既點明瞭秋高氣爽的季節,又與黃色的燈穗相呼應,增強了華貴燦爛、富麗堂皇的歡慶氣氛。

畫天空,不論面積多大,適宜一次塗好,爲了將天空畫得乾淨統一,或上下有意識地變化,天色用大碗預先調成上、中、下三層顏色,免得在調色板上拼拼湊湊調得很亂。而調上、中、下三層天色,又應先調上空色,中層色再加白粉或添點其它顏色,就成了下層天際色。

《開國大典》的天空

《開國大典》的天空畫得乾淨利落,明朗美麗之極。爲了增強地毯的質感,在顏料中摻上鋸木的木屑和沙子,增強了地毯的質感。畫中張瀾長袍上的褶皺看上去是特意熨平摺好,專等到慶典才穿上去的。還有漢白玉的欄杆故意沒有畫得很白,而是偏黃,是爲了體現中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古國。”該作品畫面,強調了物體的固有色,減弱了隨光線、環境而異的油畫用色法,糅進了中國畫的工筆重彩繪畫技法和敦煌壁畫用色的特點。

《開國大典》的天空

董希文創作的《開國大典》油畫,是受動於中國國家行爲下,代表一個民族的政治無意識,該幅作品作爲紅色經典,是對一個政黨、國家與民族,行走至一個重大歷史時刻的集體記憶,是紅色政治無意識的視覺想象,全然不是畫家董希文的個人視覺私語,而是國家畫語。它充滿了新中國誕生時中國人意氣風發的豪情,以及在油畫民族化探索中的自覺踐行。該油畫作品,是中國老一輩文人、畫家關於政治無意識的集體記憶,不僅超越了以書寫的語言對歷史的紅色記憶,更是以畫語完成了多元的視覺想象:在紅色記憶下,去重塑新中國。

轉自:雅昌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