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王佳妮、劉昊6月16日報道:家門口來了塊智能屏,僅需刷臉或輸入手機號,便可叫到出租車?今天,位於普陀區梅玲園小區門口的“一鍵叫車”智慧屏正式投用,引起附近居民的注意。智慧屏是否真的能快速叫到車?老年人用起來有否障礙?爲此,東方網記者實地走訪並親測一番。

智能屏對老年用戶“很友好”

走近屏幕,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上車地點的實景圖,並明確標識“上車點:梅嶺支路85弄小區”。這一顯示對老年人較爲友好,比起地圖,實景圖和明確的地址對老年用戶而言更直觀。

東方網記者體驗後發現,要實現“一鍵叫車”,用戶首先要成爲支付寶用戶,點擊刷臉,即刻發送叫車需求,系統會在附近搜索匹配車輛,由於設備支持自動定位,乘客無需輸入任何起終點信息。整個叫車過程不超過一分鐘。

然而,很多老年人並不使用智能手機,也沒有支付寶,怎麼辦?爲此,該系統也支持另一種叫車方式。在“刷臉叫車”右側,有“手機號叫車”功能,用戶點擊後輸入手機號以及驗證碼,即可叫車。此外,用車結束後,支持現金、交通卡等傳統支付方式。如果是非支付寶用戶,可使用手機號叫車,輸入手機號後即可叫車。

採訪中,附近的幾位老年居民對這塊智慧屏充滿好奇,紛紛前來“試用”。記者觀察到,老年人在“試用”過程偶有“卡殼”,比如,在勾選同意服務條款時,由於字體較小,老年用戶都要湊得很近才能看清,閱讀起來有些費力;又比如,點擊“刷臉叫車”後發現自己沒有支付寶,退出後一時沒看到“手機號叫車”的端口。不過,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幾位老人都順利打到車。

“小區離地鐵站挺遠的,叫車一直蠻難的,下雨天更加叫不到。”附近居民告訴東方網記者,距離小區最近的地鐵站需步行近1公里,惡劣天氣下叫車需求挺大,打車是個“老大難”。一旁的陳阿婆還告訴記者,自己倒是會用網約車平臺叫車,不過定位總是定不準,“小區門口這條是單行道,很多網約車司機都搞不清楚路況,經常會發生接不到人的情況。現在這個機器定位很明確,不用來回反覆溝通了”。

東方網記者還留意到,除“一鍵叫車”智慧屏設備,梅嶺園小區裏入口處還專門劃出一個停車位,供出租車司機停車等待。

本月底前完成10個街道鎮100個點位鋪設

據瞭解,“一鍵叫車”便民服務被上海市交通委、市道路運輸局列爲交通領域數字化轉型重點課題。此次試點“一鍵叫車”服務進社區試點,是由市道路運輸局、市房屋管理局共同引導推進,上海市出租車統一平臺“申程出行”研發實施的民生服務項目。首批投用10臺“一鍵叫車”智慧屏,設備分別位於曹楊新村街道、北外灘街道和徐家彙街道三個區域。

事實上,“一鍵叫車”雖然首次走進社區,但早在去年,該項服務已在上海部分路段投用,利用大數據和定位系統匹配司機和乘客的需求信息。然而,現實情況與管理部門的預期存在不小差距,“一鍵叫車”功能並不能從根本上克服“揚招難”的問題。

對此,業內人士告訴東方網記者,此前的“一鍵叫車”1.0版並不能明確打車人的個人信息,“有些人出於好奇,按了按鈕,出租車司機趕到目的地時,卻發現空無一人;還有的用戶按了按鈕,卻並不清楚接單司機的聯繫方式,期間如果遇到經過的空車,便放棄了原先的叫車。久而久之,部分出租車駕駛員也不太願意前往這些點位,怕空跑一趟。”

而今起推出的社區“一鍵叫車”2.0版則較好地解決了上述問題。通過支付寶賬戶或手機號碼,出租車與用車者實現“點對點”聯繫,後者也可明確掌握等候時間。

申程出行CEO袁棟樑在接受東方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上海已上線了10臺“一鍵叫車”智慧屏,預計在6月底前完成10個街道鎮100個點位的鋪設,試點點位以居民住宅區爲主,公共服務設施爲輔,涵蓋了小區街道、社區服務中心、醫療機構等居民熱點活動區域。

值得一提的是,爲優先保障老年人出行需求,“申程出行”針對社區“一鍵叫車”推出60歲以上的老年用戶提供長者關懷服務,建立了傾斜派單機制,對老年人打車需求優先響應。

相比傳統揚招,線上約車已成爲當下更主流的叫車手段,但對於老年人而言,這種轉變還存在一個適應過程,社會各界要爲他們留出一條“慢車道”。市道運局表示,此次“一鍵叫車”服務進社區試點,通過創新功能設計,將傳統線下揚招,藉助落地的終端設備,轉化爲一種“線上揚招行爲”,成爲探索城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一種“慢步走”的全新模式,爲上海市佈局城市智慧交通,提供了新的探索和思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