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廈門部分市民

正處於居家隔離的狀態

還有許多醫護人員

火速集結緊急馳援核酸檢測一線

小區封閉不封心居家隔離不隔愛

白衣逆行不獨行 守望相助感動多

跟着日報君的鏡頭

一起去廈門封閉管理小區

和核酸檢測採樣現場看看

感受廈門人抗疫的感人故事

源泉山莊A區

居民守望相助打通“最後100米”

業主自發組成志願者隊伍

打通網購物資進入小區的“最後100米”

住在附近的廈航飛行員也來幫忙

昨天

記者探訪實行封閉管理的源泉山莊A區

這裏的居民守望相助

現場井然有序

業主自發組建志願隊

物資進入小區,如何送到居民手中?源泉山莊A區物業經理卞偉介紹說,

小區居民組成志願者隊伍

從早上8點工作到晚上10點

每兩小時輪班一次

每班有5-6名志願者爲鄰居們服務

“我們現在已經把整個環節理順了,

先由快遞小哥在包裝袋上

寫好居民樓棟信息,

再由小區外的志願者

用手推車把物資送進來,

隨後,

小區內的志願者會先在樓下分揀,

放在相應的樓棟。”

卞偉說,運送物資的每個環節都注意消毒,確保科學防控、井然有序。

令卞偉感動的是,志願者隊伍由業主自發成立,短短兩天,就已經聚集了70多位志願者。

志願者馬俊豪是居住在附近的廈航飛行員。他穿着拖鞋的細節引起記者注意——原來,馬俊豪是昨天中午得知這裏需要志願者的消息,剛喫完午飯的他,沒來得及換鞋就跑了過來。“我當時也沒多想,就是做自己應該做的,爲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記者瞭解到,廈航有多位飛行員加入到源泉山莊A區的志願服務中。

愛心店家送來暖心奶茶

臨近傍晚

快遞和外賣多了起來

這時

一位外賣小哥

拎了一大袋飲品走了過來

“瑞景有家奶茶店託我送奶茶給志願者,

你們辛苦了!”

袋裏還附着一張紙

上面寫着:

“風雨同舟,我們同行。

在逆風飛翔的路上,

也請各位保護好自己。”

“這份鼓勵很溫暖!”志願者、廈航飛行學員林亞強特地將字條拍了下來,他說,會發給夥伴們,分享這份感動。

記者根據包裝袋上的店名聯繫上奶茶店合夥人官女士。“我們店就在小區附近,通過朋友瞭解到疫情以來,志願者十分辛苦,希望爲防疫工作盡點愛心。”官女士說,他們一早開店就做了全面消毒,忙碌間隙,特別爲志願者做了20杯店裏的招牌飲品。“那張字條,也表達了我們的心聲。接下來,我們還想多送幾個點。”

前埔社區前埔社

封閉第一天 生活溫暖有序

有人臨產、有人要換藥、

有人要打胰島素……

在實施封閉管理的

蓮前街道前埔社區前埔社

居民們互助互幫

相關部門迅速反應、做好保障

及時解決居民的各種突發問題

合力處理居民各種臨時狀況

“我老婆超出預產期4天了,

感覺要生了!”

昨日下午3:40

前埔社3號口

居民林先生急匆匆趕來向志願者求助

前來支援的鷺江街道大同社區工作者張學崢聽到後,立即上報情況。隨後,前埔社區工作人員幫忙撥打120,告知詳細情況。

考慮到居住地情況特殊,志願者特別提醒林先生,生產所需物品要一次性帶全。這時,着急的林先生纔想起來,還有待產包和一些行李放在他的車後廂,車子停在路邊了。於是,張學崢和同事陳薇主動幫忙,拿着林先生的車鑰匙到車上去取物品。

“還有重要的資料在車座上。”因爲太緊張,林先生忘了社保卡等物品都放在包裏。此時剛從後備廂把尿布、臉盆和衣服等物品取出來,走到一半路的張學崢和陳薇又折回去拿。

看着家屬跟着緊張,她們十分理解地說道,“我們多走點路沒事,能夠幫助到居民就好。”當120救護車趕到現場後,她們又幫忙拎行李到車上。看着孕婦安全上車,她們總算鬆了一口氣。

同一時段,還有一輛120救護車停在前埔社2號口。值守路口的工作人員介紹,有居民手臂受傷要換藥,醫護人員正上門進行處理。

記者瞭解到,爲了第一時間解決居民生活所需和遇到的問題,前埔社區專門開通了熱線電話,讓居民有事及時反映。值守路口的志願者接到居民求助信息,會第一時間發送到專門的支援微信羣,居民的反映都很快得到處理。

環衛工組成保潔消殺志願隊

從1號口望向村裏,一抹熟悉的橙色映入眼簾。原來,前埔社居住有不少環衛工人。因爲居住地進行封閉式管理,他們不能出來工作。

可他們並沒有閒下來

而是自發組成了臨時志願者隊伍

負責自己“家”的清掃工作。

目前這支志願隊伍

一天進行4次垃圾裝袋處理

前埔社居住的外來務工人員比較多,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他們用大愛展現了自己就是廈門的一分子。記者瞭解到,居住在這裏的黨員出租車司機、環衛工人等人員發揮所長,組成了物資保障志願隊等四支隊伍,以自己的方式守護家園。

社區工作者舍小家護大家

昨日下午3時許

位於前村埔路的前埔社1號口

記者來到現場便看到不少紅馬甲忙碌着

其中,有一個人比較特別,脖子上還戴着耳麥。她叫林惠敏,是蓮前街道前埔社區工作者。“戴上耳麥,看說話能不能大聲一點,讓他們聽得到我說什麼。”因爲連續兩個晚上基本沒睡覺,忙個不停的林惠敏嗓子啞了。

聽到林惠敏沙啞的聲音,一旁的志願者黃藝清不禁紅了眼眶。黃藝清是濱海街道黃厝社區工作人員,爲了能在特殊時刻儘自己一份力,她一大早趕到前埔社支援。“早上6點多就到了,幫忙維持秩序,安撫居民情緒。”這幾天,她也幾乎是連軸轉,前兩天她到前埔西社區支援,在覈酸檢測採樣點負責信息錄入工作,昨天接到任務又轉戰前埔社。

“我們都是一家人,有困難就得一起幫!”採訪過程中,黃藝清眼神總是望着測溫點,盡心守着自己的責任田。除了黃藝清,現場還有同樣來自濱海街道的近10名志願者。

核酸檢測技師趙元勳

不眠不休奮戰34個小時

8月1日凌晨2點,趙元勳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中,倒頭便睡。

在此之前

他已連續奮戰34個小時

和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檢測基地的同事們

一起加班加點

完成了8000多管核酸檢測

爲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出核酸檢測結果,核酸檢測技師們在實驗室連續奮戰。(受訪者 供圖)

7月30日,廈門啓動三級應急響應。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檢測基地及時啓動應急預案,確保實驗室24小時運轉。爲了在最短的時間內出核酸檢測結果,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調派40多位具備PCR上崗證的專業人員,全副武裝在實驗室全天24小時不停歇地進行檢測。基地副主任技師趙元勳作爲負責人之一,肩負培訓實戰經驗較少的支援人員的重任,同時還要緊跟檢測進程。普通工作人員實行三班倒,他和幾位負責人則是三班都要緊盯着。“我們深知肩上的擔子有多重,既不能出現紕漏,又要保證檢測速度,儘早發報告。尤其是7月31日凌晨2點到4點,短短2個小時內有3200管標本送達。這個時段恰好是人最疲勞的時候,我們更需要集中精神,細緻做好每一份樣本的檢測工作。”

核酸檢測技師們在實驗室連續奮戰。(受訪者 供圖)

不眠不休奮戰34個小時,趙元勳聲音都沙啞了。女兒擔心他,給他打電話,“爸爸,都兩天了你怎麼還不回來?你的身體受得了嗎?”他安慰女兒,“快了,剩下這些做完我就回家。”

昨天,趙元勳終於躺在了牀上。然而,電話鈴聲不斷,有溝通協調工作的,有外地親友問詢的。有些親戚朋友在福州,很關心廈門的疫情,

趙元勳總是告訴他們

“廈門的疫情防控反應迅速、措施到位

百姓配合度高,

大家很辛苦,但沒人抱怨。

戰勝疫情,我們一定行!”

市民排隊進行核酸檢測

復旦中山醫師宋樂

9歲女兒寫《我的爸爸》

讓人紅了眼眶

“這就是我的爸爸——

一個平凡的醫護人員,

在不平凡的崗位默默無聞地付出……”

昨日

一篇9歲小學生作文《我的爸爸》

在廈門抗疫一線流傳開

有人點贊醫護人員的辛苦付出

有人則被孩子的懂事感動

寫這篇作文的是上海某校3年級學生的宋晨涵,她的爸爸是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派駐廈門醫院老年病科的醫師宋樂。7月30日晚,宋樂收到醫院通知報名支援核酸檢測排查工作的消息,他第一時間報名。7月31日早晨6點,他與同事一行14人到檳榔中學檢測點執行核酸檢測工作。女兒晨涵在作文中這樣寫道:“爸爸都來不及給我們打個電話,就匆忙地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去了,好久都沒有他的消息,我們全家都很擔心他。”

深夜,妻子給宋樂發來這篇名爲《我的爸爸》的作文。宋樂一讀,便有些哽咽。“他衣服的胸口怎麼變成深藍色了呢?仔細一看,原來是衣服都溼透了,像被大雨淋過一樣……臉上被N95口罩壓得印上了深深的痕跡……”女兒晨涵通過照片觀察,分析爸爸的工作狀態。確實,宋樂所在醫護組人員,從上午9點一直檢測到下午2點,才陸續被下一批醫護人員換下。脫下防護服和口罩,宋樂全身都溼透了,臉也因悶熱漲得通紅,那張照片正是那時拍下的。

宋樂結束工作後,拍照給女兒

“我想我長大以後也要像爸爸一樣,做一名醫護人員,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們,奮鬥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晨涵在作文的末尾,用堅定的口吻寫了這麼一句,讓不少在網上看到此文的一線醫護人員動容。

在接受採訪時,宋樂告訴記者,作文是女兒學校佈置的暑期作業,女兒寫作文向來讓他和妻子頭疼,這次難得初稿令他“滿意”,更令他欣慰的是女兒的懂事。

萬衆一心 互助奉獻

感謝所有

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

也感謝努力配合疫情防控的每一個人

疫情尚未結束

大家一定要毫不放鬆

做好個人防護!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文/圖 記者:林露虹 吳燕如 張玉榕 楚燕 柯愷筠 通訊員:張世陽 李欣 洪於蕙 鍾怡 攝影/攝像:林銘鴻 許秋珩 藍齊 楊啓翔

編輯:羅小州 值班主任:蔡萍萍

來源:廈門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