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則是今年的立秋日,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即將到來,但是暑氣還未消退,高溫多雨依舊盛行,多變的天氣極易使人倦怠乏力!所以在這個時期,更要及時調節作息,中醫上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立秋是秋天的開始,也是養陰的第一步,記得提醒家人3忌3宜,做到祛溼補陽,爲自己和家人接下來的冬季健康奠定基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言:“七月節,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的到來,預示着人體陰陽代謝出現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這個階段就要根據天氣變化而調整,以免影響生活。

1、忌多喫生涼瓜果:中醫認爲,秋季氣溫變化大,陽氣日減,陰寒日生,且氣候乾燥,易傷肺陰,胃腸道抵抗力較差,生涼的瓜果不宜多喫,易引發胃腸道疾患。

2、忌過早貼秋膘:秋天是進補的好時候,很多人都習慣性在秋天貼秋膘,不過需要提醒的是,立秋不適合進補,這個階段還處於三伏天的時期,天氣還沒真正的涼下來,多喫些清淡食物,有助於清暑化溼

3、忌過食辛辣食物:《飲膳正要》中記載“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禁寒飲”,辛辣食物會加重秋燥,引起乾咳、出血等疾病。因而應多喫些蓮藕、銀耳等具有養陰潤燥的食物,並循序漸進地進行調節,以平衡人體營養、平衡陰陽。

民間自古就有“秋老虎”的說法,特別是立秋時期尤爲注意,由於天氣,溫度冷熱變化等因素影響,一些人極易感冒生病,所以立秋之後一定要做好養生的準備。

1、宜潤燥

秋季氣候乾燥,極易出現秋燥。常見口乾舌燥、鼻澀咽痛、皮膚乾枯、煩躁不安等一系列都跟秋季有關,這個時候就要做好潤燥的工作。

哪些食物可以潤燥:1、蓮藕(補肺養血),2、秋梨(生津潤肺),3、鴨肉(滋陰養胃、消腫利水),4、山藥(補脾腎,滋陰潤燥),5、甘蔗(生津解熱、潤燥止咳),6、薄荷(疏散風熱)等等

2、宜按摩

除了食物之外,在中醫看來,秋季養生還可以通過按摩人體上的穴位,同樣可以達到養生和防秋燥的效果。

手三里:手三里在肘橫紋下2寸處,按摩可以緩解秋燥、調理腸胃等,每天早晚按摩一次

神門穴:在手腕靠近小指側能摸到一條凸出的肌腱,肌腱邊緣靠近橈骨位置一側的凹陷處就是神門穴。按摩神門穴可以改善失眠健忘等症狀,可以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神門穴。

3、宜泡腳

一旦過了到了立秋,暑熱就會慢慢消退,這個時候有些人神疲乏力、精神不振、畏寒怕冷、四肢發涼、腰膝痠軟、記憶力減退等症。中醫認爲,泡腳既可以通經絡排毒素,又可以養陽氣補臟腑,一年四季用熱水泡腳對人體有好處。

東漢神醫華佗所著《足心道》中,就有“春天泡腳昇陽固脫;夏天泡腳暑溼可祛;秋天泡腳肺潤腸濡;冬天泡腳丹田溫灼”的記載。

要知道人體臟腑的十二經脈有一半起止於腳,有60多個穴位彙集在腳上,因此腳又有“人體第二個心臟”的說法。

立秋用溫熱水泡腳能疏通經絡,扶助陽氣,溫裏祛寒,從而更好地發揮扶陽祛寒的目的,還能達到“治未病”的效果,對哮喘、風溼病等冬天易發病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泡腳,怎麼泡?

據記載,活到89歲的乾隆皇帝,之所以可以成爲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與他每晚泡腳有很大關係。“晨起三百步,晚間一碗湯”,這碗湯就是泡腳,他還在水中加入艾葉、紅花等中藥,讓通經活絡功效更佳。

由此看來,泡腳加點中草藥,可以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而其中泡腳的首選就是艾草!

據《本草綱目》記載,艾葉有溫經散寒、祛溼暖宮的功效,在蒸汽和熱水下,肌膚毛孔處於打開的狀態,艾草藥效更容易滲入皮膚,通經絡直達身體內部,更容易祛溼。

但泡腳只有這一種還遠不夠,因此,我強烈推薦這款“草本泡腳包”給每位朋友,內含艾葉、紅花、老薑、益母草等成分,融合在一起,每一種成分都能發揮最大的效果,很適合現在三伏天祛溼排毒。

這款泡腳包裏面有四種中醫配料:

艾葉溫經散寒、祛溼暖宮;

老薑促進血液循環、暖身、保持身材、瘦身,可以改善痛經、小腹發涼、虛胖;

紅花祛瘀止痛,散溼祛腫,加快身體代謝,清除體內毒素;

益母草溫經散寒,祛溼通絡,對於女性宮寒有很大調節作用。

每晚用它泡腳,不僅能祛溼,緩解疲勞,使血液流通更順暢,溫經脈暖氣血。特別是對痛經宮寒、面黃無氣血的女生,行氣活血效果加倍,而且還能溫補陽氣,男女都合適,可以說是最簡單的“長壽之道”

《黃帝內經》有記載:“寒氣升,泡腳驅寒,消百病。” ,俗話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堅持泡腳可解乏、可助眠、可祛溼、可散寒

中醫注重的就是內調,從之根本,性情溫和,遵循循序漸進過程;每種草藥,相互配合,取長補短,以達到最佳效果 !

立秋調養從日常習慣開始做起,現在“草本泡腳包”優惠,30包僅需39元,60包僅需69元,還不到一瓶水的價格,就能給自己一個健康的身體,把三伏過好,陽氣養好,天冷之後就能免除各種小毛小病的打擾。

需要的點擊下方鏈接即可購買:

來源:海峽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