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北京種植了3.5萬畝鮮食玉米 哪些品種能夠捕獲市場的心?

“專家也是消費者,對於鮮食玉米來說,口感和味道永遠是第一位。”日前,第七屆北京鮮食玉米節在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區舉辦,來自全國範圍的46個玉米品種在現場接受了專家和市民的試喫評價,當場角逐出了15個最受市民喜愛的玉米品種,無論專家還是普通市民,對於玉米口感的追求始終如一。

對於鮮食玉米來說,“好喫”永遠與它的“賞味期限”掛鉤。新京報記者獲悉,北京鮮食玉米種植面積突破3.5萬畝,銷售方向就在本地,可實現北京市鮮食玉米6月至10月期間的持續供應。而如何讓鮮食玉米有更多渠道、更快地走向市民餐桌,仍是值得這個產業繼續突破的題目。

對玉米最主要的評價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好喫味足。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神仙打架”46個鮮食玉米品種現場競技

當優質的鮮食玉米品種匯聚一堂,具備什麼樣的優勢才能脫穎而出?

7月末,在北京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區,由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等單位主辦的第七屆北京鮮食玉米節開幕,正值適採期的46個鮮食玉米品種,由普通市民和來自相關行業的專家們進行了現場品評。

7月末,北京鮮食玉米節在通州開幕,現場46種正值適採期的鮮食玉米接受了專家和市民代表的品鑑。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46個品種的玉米按照甜玉米、糯玉米,以及甜加糯玉米三個類型被分別擺放成了三列,各個品種的玉米除了經蒸煮後被分段擺放在同一樣式的盤中,主辦單位也在旁邊將對應玉米的完整穗型一一呈現。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趙久然介紹,在品評過程中,專家和市民可通過掃描玉米盤上的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對試喫玉米逐一打分。在評價完外觀、口感之後,還要針對品種類型爲甜玉米的甜度、糯玉米的綿軟程度打分評價。

記者注意到,現場試喫者也不乏參展單位工作人員。由於本次品評不再特別對品種、研發單位做任何介紹,參評玉米完全匿名,也有從事品種研發的參展者表示“很忐忑”,“ 不太確定哪個是自家品種。感覺哪種玉米都挺好喫,有點像‘神仙打架’。”

重在好喫口感是通往市場的唯一鑰匙

新京報記者獲悉,在本次品評中,農科糯336、京科糯768、京白甜456、京黃糯269等15個品種獲得最受歡迎品種稱號。值得一提的是,行業內的專家與普通市民的評選差異較大,同時,獲得高分的鮮食玉米品種中,還有不少來自外地的新品種。

那麼,普通市民和業內人士對於鮮食玉米的品評標準具體能有何差別?事實上,市民代表們的品評標準非常直接,“好喫就行,看甜玉米夠不夠甜,糯玉米有沒有咬勁。”

但在專家眼中,鮮食玉米甜度和糯度只是一方面,“還要注意咀嚼玉米時會不會有渣,這就取決於玉米的細膩程度了。”中國種子協會副會長鄧光聯告訴記者,除了注重口感,各個品種的香氣和穗型也值得關注。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王克武介紹,單單在口感上,品嚐鮮食玉米也有很多講究,“如果是糯玉米,要關注它的糯性,咀嚼時是否會粘牙,有沒有回味,玉米味道是否厚重。甜玉米的話,它的甜通常很直接,那麼我們就要在意它的含水量。這些都與品種的特性有很大關係。”這是統一的標準嗎?“消費者年齡層次不同,偏好也就不太一樣,年輕人愛喫甜的,歲數大的愛喫糯的。口味其實是很主觀的。”王克武說。

在趙久然看來,玉米營養均衡,有可溶性氨基酸、礦物質,還能夠爲人們彌補長期食用精米精面而缺乏的膳食纖維。“還有一些品種擁有高葉酸和高花青素,都是非常好的品種。這些營養價值雖然很重要,但消費者是很難品嚐出來的。”趙久然認爲,在市場面前,“好喫”纔是第一要義。“第二纔是營養、外觀。咱們不只要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也要多角度看品種,比如農民很關注抗病性,經濟效益。綜合來看,如果一個品種在口感上無法打開市場,就會被淘汰。”

新型品種甜味糯玉米或成未來趨勢

在第七屆鮮食玉米節上,由北京市農科院玉米中心選育“京科糯768”也是首次亮相,專家們將其口感稱爲“甜味糯”。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裴志超告訴新京報記者,不同於由甜粒和糯粒組成的甜加糯傳統類型,甜味糯玉米是本身糯玉米的籽粒中增加了甜味,口感也更加飽滿。“這也是在大量的品種中篩選出來的,這個品種不光是好喫,還結合了糯玉米產量高的傳統特點。”裴志超介紹,“京科糯768”不光在北京,於全國而言,品種名氣的上升勢頭都比較好,“大家對這個品種很感興趣,或許在未來,隨着更多品種的上市,甜味糯玉米也將成爲鮮食玉米的發展趨勢之一。”

在現場的很多參展單位看來,“甜味糯”的出現,是開闢了鮮食玉米的一條新路。來自種子研發單位的張立軍表示,普通的甜加糯玉米在面對加工時,甜粒玉米會率先脫水,無法與糯玉米同步,也就犧牲了整個玉米果實的整齊度。

記者注意到,很多鮮食玉米種子研發單位,並不再以產量作爲品種研發時的核心目標,“對於鮮食玉米來說,承擔的已經不是讓消費者‘喫飽’這個單一功能。”張立軍認爲,鮮食玉米更適合走中高端路線,目標市場也不僅僅是普通商超和農貿市場。

那麼如何來保證農民收益?“靠的是商品率。”有相關企業工作人員表示,企業在北京房山所種植的鮮食玉米,通過栽培技術手段,一畝地平均產出鮮食玉米4000穗,按照現階段每穗鮮食玉米3-6元的價格,農民增收明顯。

時間賽跑時效是鮮食玉米的生命

事實上,所謂“甜玉米”之所以有甜味,是源自漫漫歷史長河中,曾經一個或多個基因自然突變,使得玉米的澱粉合成受阻,糖分才得以以多種形式存在,形成了玉米中的明顯甜味。

於鮮食玉米而言,這可貴的甜味幾乎是“稍縱即逝”的。由於鮮食玉米養分衰退迅速,採收第二日的糖分會下降10%,因此,可以說時效就是鮮食玉米的生命。

對於行業內的種植者來說,“時效”的標準更多,也更苛刻。“首先,採收期要準確,鮮食玉米真正意義上的採收期只有3-5天。”北京密雲泰民同豐農業公司負責人安立輝說,把握住了這幾天,也只是剛剛開始。順利採收之後,鮮食玉米帶來的時效壓力會變得更大,如果倉儲運輸和銷售跟不上,那麼也就錯失了鮮食玉米最大的賣點和價值。

據數據顯示,在去年北京鮮食玉米的種植面積已經突破3.5萬畝,鮮食玉米自6月上旬上市後,可一直持續至10月中旬,目標銷售市場即是滿足本地範圍內市民的需求。郊區供給的鮮食玉米於北京來說有天然優勢,農田到餐桌的十幾公里,有時尚不需24小時,便能完成採收、銷售、運輸等環節。當天可以喫到來自田間地頭的新鮮鮮食玉米,對於市民來說不再遙不可及。

7月末,在北京通州國際種業科技園區內,種植展示的69個品種中,絕大多數正值適採期。新京報記者 田傑雄 攝

最後一公里打通從田間到餐桌的路

而在另一方面,記者也獲悉,目前鮮食玉米種植戶和種植合作社的銷售渠道,多以團購、電商、宅配爲主。網絡使購物更加靈活,不過農業生產者其實很少接到有一定規模的穩定訂單。行業內的從業人員認爲,在某種程度上,這也代表了大多數鮮食玉米還未真正走上市民的餐桌。

在此前通州種業園區內舉辦的鮮食玉米融合發展圓桌座談中,有種植者講述,自己種植了超3000畝鮮食玉米,這些玉米從3月底開始種植,直到7月底,仍有地塊在完成階段性的種植工作,爲的即是延長滿足市民的採購需求。

種植者提到,自己曾寄希望通過與新發地市場的經營大戶對接,來拓寬銷售渠道,“在玉米體量大的前提談合作,價格也是很低的,根據7月末的市場行情,當時每根鮮食玉米的價格只有7、8毛錢。但對於我們種植者而言,這個價格顯然會虧損。”

種植者介紹,自己多年種植鮮食玉米,逐步擴大到現在的規模,但規模越大,就越會依賴市場的穩定性。

“鮮食玉米不適用傳統銷售模式。”行業內人士指出,爲市民和種植者打通鮮食玉米走向餐桌的最後一公里,有待於市場銷售端的更多嘗試,“也需要更多方面的營銷手段,利用好好的品種、土地資源,連接商超等穩定的銷售渠道,才能使這個產業更有序、健康的發展。”

新京報記者田傑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