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擊!十大整改措施治理“飯圈”亂象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知白

來源:奇偶派(ID:jioupai)

八月的盛夏,對娛樂圈來說一點也不平靜。

8月27日,趙薇從全網下線,鄭爽被追繳3億罰款。

也就在這一天,中國網信辦,發文要求重拳出擊解決“飯圈”亂象問題。其中包括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優化調整排行規則、嚴管明星經紀公司、規範粉絲羣體賬號、規範應援集資行爲等。

飯圈的天終於變了,天下苦飯圈久矣。

飯圈來自英語語源fans(粉絲),指的是一種粉絲圈現象。

在東亞,飯圈的興起,基本上是日本誕生,韓國深造。

而中國飯圈,是借鑑兩國尤其是韓國的經驗,在14億人的廣袤市場上,用互聯網的高效傳播,誕生了本土飯圈這一吞金怪獸。

我們將以本文梳理,東亞飯圈的淵源、分流、勃興與傷痛。

大家長制的日本飯圈

日本飯圈的成型,離不開一個名叫Johnny喜多川的日裔美國人。

與中國和韓國飯圈的羣雄逐鹿不同,日本的男性偶像界,已經由喜多川創辦的傑尼斯事務所一統江湖。

提到Johnny喜多川,最需要提到的兩點偶像界的推動就是:男性偶像的娘化和偶像練習生制度。

圖/Johnny喜多川圖/Johnny喜多川

20世紀30年代,Johnny喜多川生於美國加州洛杉磯,太平洋戰爭期間,被拘禁於加州,等到戰事平息,1950年Johnny喜多川才和姐姐回到了日本。

Johnny喜多川的發家,和駐日美軍離不開關係。回到日本後,Johnny喜多川在美國駐日大使館做了一份翻譯官的工作,而其工作部門更是蹊蹺,竟然是在臭名昭著的美國軍事援助顧問團。

後來,Johnny喜多川和姐姐開了一家咖啡店,而因爲其與美軍親近,可以得到黃油咖啡等上流物資,吸引了很多媒體圈的人往來。

可以說,爲美軍的工作,爲喜多川積累了發家的第一桶金。

Johnny喜多川成立偶像事務所的想法,可能與1961年Funkies男性組合的風靡有關。在此之前,日本的男性偶像一直是三船敏郎、高倉健這樣的昭和硬漢形象。

而Funkies以柔美親切的男孩子形象出道,竟然意外收到了當時很多年輕女性的歡迎。

Johnny喜多川覺察到這一流量密碼之後,在一個下雨天,帶着自己棒球隊的成員在電影院看了一部歌舞片《西區故事》。

“你們想成爲這樣麼?”Johnny喜多川指着電影裏唱跳的男孩問道。

棒球隊的男孩子們眼裏有着猶疑,但Johnny喜多川的眼神卻越發堅定。

很快,他從棒球隊中挑選了4名棒球隊少年結成了第一支組合“JOHNNYS” ,後來慢慢成立了傑尼斯事務所。而他們的第一場對外演出竟是美軍出資舉辦的。 

此後傑尼斯事務所的發展非常迅猛,其後推出的Four Leaves的爆紅,徹底奠定了傑尼斯的江湖地位。

傑尼斯的成功,在於他堅持培養全能藝人,唱歌、跳舞、雜技、演技都是傑尼斯藝人的基本必修課。比如Four Leaves中的北公次,是傑尼斯第一個在舞臺上表演後空翻的偶像,後來粉絲們都說,是他開創了傑尼斯雜技團的先河。

從60年代開始傑尼斯就是日本娛樂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到了後來幾乎一統了日本男性偶像團體。

傑尼斯在這段時間,慢慢摸索出練習生體系。練習生制度主要包括:每年傑尼斯會從數以萬計的小男孩中挑選200名左右的練習生作爲公司的候補力量。公司花大量的時間對他們進行漫長和嚴苛的培訓。這種持續的新鮮血液,也讓傑尼斯可以始終走在前沿。

80年代至今,日本最具影響力的男性偶像團體,更是幾乎全部出自傑尼斯事務所,木村拓哉(SMAP)、中居正廣(SMAP)、長瀨智也(TOKIO)、松本潤(嵐)、櫻井翔(嵐)、二宮和也(嵐)、堂本剛(KinKi Kids)、山下智久、瀧澤秀明等藝人均屬於傑尼斯旗下。 

圖/日本偶像男團SAMP圖/日本偶像男團SAMP

傑尼斯事務所幾乎是Johnny喜多川的一言堂,雖然有不少藝人因爲不喜歡束縛,選擇退社,但不管是離開的,還是留下的,身上都打下了濃濃的傑尼斯印記。

從九十年代開始,整個公司就經常一起在東京巨蛋開運動會和跨年。很多人說,日本偶像界的春晚,就是傑尼斯公司的年會。

或許是傑尼斯一家獨大的緣故,日本娛樂圈沒有太多惡性競爭。

比如在演唱會上,往往更具心意,傑尼斯肯花大價錢在上面。而且演唱會全場統一定價,沒有中間商,粉絲需要加入粉絲俱樂部抽票,公平靠運氣取得門票。而試圖倒賣門票的,都會被驅逐出俱樂部,再無購票權利。也是因此,雖然依舊一票難求,但沒有韓娛和國內那樣把門票炒成天價。

還有是傑尼斯的偶像體系已經比較完善了,基本上各個團都會有獨立節目,想演戲也直接有電視劇演,不會像國內和韓國,對於演藝資源需要相互競爭。

但這不代表,在傑尼斯不需要努力。其實努力是偶像最基本的事情,在國內和韓國,經常誇大偶像的努力。而傑尼斯總說,努力是一個偶像最底線的事情。

在傑尼斯最難的不是努力,是必須創新,必須一直不停的做和以前不同的成績纔行。

傑尼斯對於旗下藝人的要求非常嚴格,不讓他們賣男友人設,不讓說曖昧情話,而是需要他們憑藉實力去贏得粉絲。所以總的來說,日本偶像的質量平均較高,生命週期會更長一點。

很多藝人十多歲開始,就自己接受採訪,設計演唱會。

舞臺劇,雜技,電影,綜藝,漫才,繪畫,藝術設計等等,只要藝人有興趣,都可以往這些技術方向深造。並且傑尼斯一直鼓勵藝人好好讀書,不少藝人都考上了很不錯的大學,而且是平等考試,並非破格錄取。

另外傑尼斯對於藝人保護得非常好,除了傑尼斯的許可,不允許任何媒體和藝人公開藝人的照片。甚至一度,整個日本只有四家店鋪,售賣傑尼斯旗下偶像的周邊,粉圈追星往往要費很大的努力,才能得到一點周邊,而去傑尼斯的周邊店鋪,甚至被稱爲“偶像朝聖”。

大家長制度下,傑尼斯一直以Johnny喜多川的嚴格要求在發展,有時候甚至不近人情。

比如佐藤勝利父親去世後沒多久被Johnny喜多川親自要求在即將演出的舞臺劇中加上父親去世後的一段哭戲。演的角色用佐藤勝利的本名。舞臺劇持續了兩個月,他撕心裂肺的哭滿了73場。

在傑尼斯,藝人對於Johnny喜多川有一種天然的信任和服從。

喜多川的一生就如同電影《教父》裏說得那樣:“我不關心你的所作所爲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我只是要你知道,只有我有權利作出決定,因爲我是教父,唯有我的死亡能否定它。”

顏值崇拜的韓流飯圈

20世紀90年代之前,亞洲的流行文化幾乎被日本統治。直到韓流在20世紀末快速崛起,可以和日系分庭抗禮。

這份成就離不開李秀滿和他的SM。

與Johnny喜多川不同,李秀滿是地地道道的韓國人。1952年李秀滿出生在韓國一個高知家庭,母親是一名音樂老師,或許與此有關李秀滿擁有非常不錯的藝術細胞。

李秀滿天資聰穎,順利考上韓國最好的學府首爾大學,讀農學。可是考上了,李秀滿才發現自己並不喜歡農學,於是花了更多的時間和自己的二哥做樂隊,並且小有成就。

然而,彼時韓國的政壇並不穩定,政變上臺,清算下臺的事接連發生。“光州事件”暴發後,全斗煥的軍事獨裁統治持續了好幾年,對文化娛樂控制也比較嚴格。

29歲的李秀滿有些對音樂心灰意冷,於是放棄了樂隊,跑到美國北嶺加州州立大學讀了計算機工程碩士。而李秀滿也正是在這段時間,見證邁克爾·傑克遜的崛起和MTV的盛行,看到了美國流行音樂走向世界的輝煌。

回到韓國後,李秀滿又重燃了鬥志,和歌手李文世與柳烈三人結成“馬三三重奏”團體,在韓國也紅極一時。 

1989年,憑藉積蓄下來的2億韓元,李秀滿創辦了SM企劃社(star museum),意思是明星博物館。

剛開始創業的李秀滿頗爲辛苦,天天蹲在酒吧物色新人。然後花大價錢,將練習生送到國外培訓。

而直到1996年HOT成立並大火,SM才廣爲人熟知。

圖/李秀滿圖/李秀滿

與日本娛樂圈不同,韓國國內市場較小,所以從最開始,李秀滿就大力推動海外業務,中國是其主攻的市場。所以自1996年HOT在國內大火算起,韓流在中國影響了足足二十年有餘,而國內的娛樂,也是參照韓國的體系,一點點搭建了起來。

李秀滿對飯圈帶來的最大推動在發掘粉絲的力量,尤其是在打榜上。

很多公司在宣傳旗下藝人的時候,會在各個媒體榜單上進行營銷,使其擁有超高人氣,成爲網民關注的焦點,獲得更大的收益。

與日本娛樂圈和粉絲保持邊界感不同,韓國更親近粉絲,發掘粉絲的主動性和獨立性,推動粉絲爲愛豆打榜,便是由此而來。

韓國粉絲會爲了自家愛豆,比拼財力,持續霸榜。韓國藝人競爭,粉絲競爭的火藥味要格外濃烈。

而投桃報李,韓國將粉絲的需求放在更高的位置,會爲了粉絲的喜好,改變偶像的發展路線,會根據粉絲的需求,定製更多樣化的服務,當然前提是,錢得給夠。

圖/韓國女團BLACKPINK圖/韓國女團BLACKPINK 

相比於日本,韓國更輕技術,而重顏值,長得好看的男藝人更爲喫香。或許也是因此紅顏易老,韓國經久不衰的藝人較爲少見,往往驚鴻一瞥,便難有後文。

而因爲內在稀缺,爲了有更多的展示內容。SM也開創了,將偶像的私生活、花絮、幕後大量內容曝光的做法,來將偶像“真實”地展示給粉絲們看。

但這種真實不過是看得到的生活,經過了剪輯和美化,營造出一份粉絲想要的生活感罷了。

或許是競爭激烈、內在缺失,來錢太快、粉絲太愛的緣故,韓國對於偶像的包容度較高。根據這些年的爆料,韓國娛樂圈的醜聞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張紫妍、崔雪莉、具荷拉先後自殺,李勝利夜店招嫖更是震驚了整個韓國。

所以,總的來說,李秀滿旗下的SM是一個更加追逐流量和金錢的公司。會根據市場的反饋,不斷調整,爲了紅無所不用其極。

商業地產,時尚產品,數字媒體創新,一切的一切SM都會積極地去接觸,並將這些變成明星的增長引擎。

就像是SM的原意,明星博物館那樣,快速成爲明星,並被SM收藏,好像成了這個公司的使命。他並不關心明星是否會墜落,只要它曾經閃耀過。

飯圈、文化、經濟與社會

日本的偶像,是Johnny喜多川獨裁大家族的模式,核心在於嚴格要求和風格多樣,要產出經久不衰的工藝品。

韓國的偶像,是李秀滿的造星工廠,更追逐流量和利潤,強調偶像競爭,推動粉絲競爭,用讓娛樂圈內卷的方式,源源不斷產出標準品。

追溯韓國和日本的飯圈的崛起時間,我們可以看到經濟的穩定,是文化娛樂蓬勃發展的背景音。

傑尼斯蓬勃發展的時候,日本剛剛完成“收入倍增計劃”,而且甚至超額完成,普通人收入翻了兩倍。而日本五六十年代,爲了復興大量女性投入到工作中,她們手中的可支配收入變高。

韓國在80年代初,經濟追上並超越了朝鮮。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大建設促使韓國經濟突飛猛進。92年中韓建交,貿易的全面往來,讓韓國正式一飛沖天。

而像韓國、日本這樣地域狹小,又有着濃烈崛起夢想的國家。偶像經濟就成爲了刺激整個國家女性生產力的一劑“春藥”。

韓流、日流都被寫進國家發展的規劃當中,很多地方的經濟也會努力打造自己的本土偶像,以帶來經濟的發展。

總的來說,娛樂業是跟工業同步發展的現象,這在我們的國家也能一一對應。

從歷史上看,韓國發展了日本的偶像練習生模式,而中國拿來了韓國的模式,又在互聯網的東風的推動下,更爲囂張。

以至於前些年,多少行業苦於飯圈,又離不開飯圈。比如在影視圈帶來了天價片酬,一爽等於208萬;比如在消費行業帶去了鋪張浪費,比如《青春有你》的倒奶。

而更重要的是,偶像對整個國家的下一代影響深遠。

Johnny喜多川說,偶像是造夢的行業。

但造夢不該以毀掉其他人的夢爲代價。

多少年紀輕輕的孩子,世界觀尚未形成,偶像卻在他們心中成了至高無上的存在。願意爲偶像花光錢,不管自己有沒有經濟實力追星,只管自己的偶像能不能一直處在C位。

飯圈裏的人,活在夢裏,活在別人編織,自我迷信的幻夢裏。

而當偶像坍塌,才發現自己之前的一切努力,竟成了一片虛無。

中國對飯圈的整治,不是一個突然事件。從本質上來說,也是經濟發展到了另一個階段。以輕工業爲主的經濟形勢,正在向着高精尖技術爲主發展。

而文化層面,也將隨着高質量的經濟發展,突破到高質量的審美。不能讓飯圈的劣幣驅逐了良幣。

尤其是在互聯網高效的推動下,很多粉絲的行爲已經不可控。比如不久前,肖戰的粉絲瘋狂投訴同人小說網站,引起了一場互聯網亂戰。

另外,偶像也是文化的傳播,很多時候,看其他國家怎麼樣,往往就是看他們的偶像怎麼樣,這亦是一種國家形象的塑造。

比如日本傑尼斯的偶像往往比較矮,長得也不好看,一看就很低慾望社會;韓國一定要長得好看,即使不好看,也要整得好看,所以很多人說韓國假;而中國新生代的偶像,往往要選個子比較挺拔的。

現在互聯網太過發達,年輕偶像出事的時候,不僅國內,國外也往往傳得沸沸揚揚。比如吳亦凡的事,已經四海皆聞,影響惡劣。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整治飯圈,要求偶像加強自我約束,也是順理成章了。

經濟的變化帶來文化的變化,中國正在蛻變期。或許過去,我們的流行文化,受了很大程度外來文化的影響,但隨着國家越來越興盛,用自己的風格引領流行文化也是種必然。

寫在最後

東亞飯圈五十年,是經濟和文化交織的發展史。

Johnny喜多川將柔美注入了男性偶像的基因,又開創了練習生制度,將偶像產業化。傑尼斯事務所,成了東亞飯圈的肇始者。

而李秀滿通過發掘粉絲的主動性和戰鬥力,在激烈競爭的流行文化行業中,將SM的藝人推到了高潮,流量和財富一時無兩。

而中國借鑑兩者,用互聯網造星,更快也吸金。但飯圈如雙刃劍,既能將愛豆送上星空,又能化爲黑洞吞噬所有。

另一邊,經濟發展的轉型也勢必帶來追星的變化,原來粗製濫造的星工廠,也勢必要被關停。高質量地追星,或許將成下一階段的變化。

劣跡藝人內容的全網下架;企業不得利用算法操縱榜單;PUSH不得推送八卦緋聞;多家明星工作室發佈《理智追星倡議書》。短短時間,舉措頻出,對於娛樂圈來說,這次整治,可能纔是一個剛剛的開始。

偶像是造夢的行業,但我們需要保證,不要給年輕人帶去噩夢。

參考資料:

[1]《又見日本:今天所謂的“小鮮肉”,在當年的日本卻是一種進步文化?》觀視頻工作室

[2]《傑尼斯創始人Johnny·喜多川,他發起的“娘化”風潮到底有何居心》控鶴監公

[3]《看完這篇文章,你會推翻這些年對李秀滿的所有想象》神蹟出品

[4]《傑尼斯事務所社長Johnny喜多川:偶像帝國的創造者與觀察者》刺蝟公社

*本文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