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作家協會:對失德失範行爲建立監督機制 ,堅決抵制“三俗”

據中國作家協會官網消息,中國作家協會9月2日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文學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的意見,《意見》強調,加強對網絡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新文學羣體的團結引領,完善重點網絡文學網站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圍繞網絡文學創作導向、職業操守等問題,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建立對失德失範行爲的監督機制,規範行業行爲,堅決抵制“三俗”,樹立鮮明價值導向。意見全文如下:

爲加強文學隊伍職業道德建設,團結引領廣大文學工作者自覺履行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行業自律,營造風清氣正的文學發展環境,特就加強文學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提出如下意見。

一、提高政治站位,鍛造政治品格

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團結引領廣大文學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建立政治引領的常態化培訓工作機制。開展定期輪訓,統籌線上線下培訓資源,擴大培訓覆蓋面,改進培訓課程設置,不斷優化作協系統培訓體系。圍繞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組織專題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引導廣大文學工作者牢記“國之大者”,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入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培訓,引導廣大文學工作者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注重用好紅色資源,組織廣大文學工作者到革命老區實地感受紅色文化,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牢記初心使命,堅定理想信念。

二、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秉持職業操守

重視文學隊伍思想道德建設,充分發揮中國作協文學工作者職業道德委員會的作用,進一步引導廣大文學工作者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堅守藝術理想,提升思想境界。

建立一批中國作協職業道德教育學習基地,持續開展“到人民中去”職業道德教育活動。邀請英模人物、道德模範和優秀作家爲廣大文學工作者作先進事蹟報告,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組織廣大文學工作者到時代現場去,到生活中去,實地感受人民羣衆的火熱生活、偉大實踐與巨大創造,與人民羣衆同呼吸共命運,不斷提升職業道德素養,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堅持以人民爲中心,持續開展主題實踐活動

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持續開展“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實施定點深入生活項目,建立一批“新時代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實踐點”,讓廣大作家到人民中去,爲人民書寫,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反映人民心聲、深受人民歡迎的作品。

發展壯大文學志願者隊伍,廣泛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文學公益服務活動,以文學服務人民,讓人民感受文學的價值與滋養,體現作家的責任與擔當。

四、堅持以德爲先,強化底線思維

堅持以德爲先,修身爲本,引領廣大文學工作者明是非、知敬畏,樹立紅線意識、底線思維,遵紀守法,恪守公德。引領廣大文學工作者嚴於律己、自珍自愛,注重個人修養,愛護自身名譽,言爲士則,行爲世範,努力做到德藝雙馨。

充分發揮團體會員的管理職能。加強會員管理,完善會員管理機制,對失德失範會員及時進行警示教育、督促改正,對嚴重違紀、觸犯刑律的會員及時取消會籍。加強對網絡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新文學羣體的團結引領,完善重點網絡文學網站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圍繞網絡文學創作導向、職業操守等問題,制定行業自律公約,建立對失德失範行爲的監督機制,規範行業行爲,堅決抵制“三俗”,樹立鮮明價值導向。

五、加強文學理論批評,引領文學風尚

發揮文學理論批評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啓迪的作用,及時把握文學思潮、掌握文學動態、介入文學現場,鼓勵維護國家利益、反映人民意志、表現時代風範的作品,鼓勵傳播真善美、傳遞正能量、給人以希望和溫暖的作品,旗幟鮮明批評文學創作中的不良思潮、不良傾向和畸形審美,爲文學健康發展激濁揚清、正本清源。

六、加大正面宣傳,彰顯典型示範力量

發揮著名作家職業道德表率作用,大力宣傳推介德藝雙馨先進人物和典型,宣傳和表彰立場堅定、品格高尚、成就突出的作家,宣傳和表彰全心全意爲作家服務、爲文學奉獻的文學工作者,在文學界形成崇尚先進典型、人人奮發有爲的良好局面,形成相親相敬、互助互勉、團結和睦的良好風尚,推動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學事業健康發展。

中國作家協會

2021年9月2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