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舉行的那場佳士得NFT加密數字藝術品的天價拍賣轟動了整個世界,一位名不見經傳的畫家作品瞬間排在了在世藝術家作品的第三高價。由此湧起的加密藝術熱浪洶湧席捲,大有盪滌掉傳統藝術創作與收藏市場的勢頭。藝術家們褒貶不一地看待着這一新生事物,收藏家們冷眼旁觀着事態的演化,藝術市場研究者們疑慮着這是否爲一種準金融投資,拍賣行則一邊跟拍NFT,一邊關注着市場的走勢。

短短3個月裏,內地出現了一系列NFT作品的展覽、拍賣和論壇。國際拍賣行蘇富比、富藝斯緊隨佳士得舉行了NFT作品拍賣,內地的中國嘉德、永樂、北京保利等大拍賣行也跟上了節奏,北京、上海先後舉行了多場NFT數字藝術品的展覽和高峯論壇……

NFT藝術成爲藝術市場有史以來最爲迅猛的拓展案例。

關鍵不在加密而在藝術

所謂“NFT加密藝術”,是將數字藝術品通過區塊鏈方式進行著作權或所有權確權的一種方式。NFT既可以直接將數字藝術品進行加密,也可以把傳統藝術品先進行數字轉化,比如將畫作拍攝成數字照片或視頻,然後再將這些照片或視頻進行加密處理。顯然,前一種方式更爲便捷、高效,而後一種加密方法似嫌有畫蛇添足之感。

不久前,海外一夥加密藝術迷將知名塗鴉畫家班克斯的繪畫作品《白癡》通過上述後種方式進行了數字轉換和NFT加密,然後在直播中把繪畫原作燒燬,最後將《白癡》NFT加密件進行了拍賣,成交價格甚至超出了原作購買價格的3倍。內地馬上有人緊隨其後,在北京舉行的一場NFT藝術展覽活動中,現場也焚燒了知名油畫家冷軍的一件水墨繪畫作品《新竹》,再將生成的NFT加密作品進行拍賣。顯而易見,加密數字藝術在向傳統線下藝術進行着公開挑戰。

Beeple 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之一

NFT具備向傳統藝術挑戰的優勢和實力嗎?

確實,NFT加密技術具有開創性。它做到了讓數字藝術的著作權和所有權得到公開、透明環境下的保障,即對作品保了真,又防範了藝術侵權行爲。但仔細想來,加密技術並沒有改變藝術本身呈現的語言與狀態,其優勢僅僅在於“加密”。數字化的多媒體藝術作品能通過互聯網被大衆去欣賞,可以被別人輕鬆地予以複製和下載,也因此會成爲藏家爲之購藏的障礙。較低的交易價格難以反映出數字作品的應有價值,原因就在於無法確權,這勢必影響到數字藝術市場的建立。NFT技術給了數字藝術品唯一的身份認證,從而解決了這一難題。確權後的數字作品可以放心在網上傳播和交易,從而保證了市場價值的充分實現。而對傳統實物類藝術品來說,無論怎樣進行傳播,只要實物在作者或收藏家的控制下,做加密確權的實際意義似乎不大。

NFT加密技術更適合於利用計算機進行創作的數字藝術家們。他們採用電子多媒體手段創作出的作品新穎、獨特,時代氣息濃厚。而數字藝術藉助互聯網和計算機進行的展示和傳播更是十分便捷。問題在於,由於文化傳統與欣賞愛好的慣性,藝術愛好者們接受起這類新興的、植根於虛擬空間裏的藝術形式或許還需要時日。

未來人們能否接受NFT加密藝術多半不會取決於加密技術的品質與效率,而主要在於藝術家和收藏家們能否儘快適應和喜愛數字多媒體手段創作出的藝術品,並願意在計算機和互聯網上欣賞和收藏它。

數字藝術“蘭生幽谷無人識”?

用計算機處理或製作出的繪畫、影視、音樂、動畫等一般被稱爲數字藝術。相對於傳統藝術,數字藝術在傳播、存儲、複製等各個方面都有着明顯的優勢,進行數字藝術創作常可以省去或減少傳統藝術創作時一些程序與工時。數字作品往往具有題材新穎、色彩豐富、表現手法獨特的優勢,計算機3D繪製技術甚至還能創作出逼真模擬現實和超現實虛擬幻想的作品。

數字技術不僅是創作媒介和手段上的革新,也會衍生出新的創作思想。一些前所未見的新鮮藝術創意和新穎的題材不斷在數字藝術領域出現。如今在內地,電影、動漫、音樂等廣義上的藝術創作領域已經離不開數字手段,但在繪畫、雕塑等純美術領地,數字藝術家數量卻並不多,作品能被藏家收藏的藝術家則更少。數字藝術更多的是處在邊緣化、寂靜無聲、“蘭生幽谷無人識”的狀態。藝術家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該如何被別人收藏,專業畫廊也不清楚該如何推介數字藝術作品,收藏家更不知道爲何收藏數字藝術,自然談不上出高價去購買,數字藝術收藏市場基本還是空白。

也許,市場沒能很看重數字藝術,是因爲目前的數字創作還處於初期階段,作品的主題觀念和審美趣味還沒有跳出傳統創作模式下的當代藝術範疇,還顯得幼稚和淺薄。這次NFT藝術概念洶湧到來,必然會快速、有效地促進數字藝術的發展,從而吸引更多人士從事數字藝術的創作與研究。

在NFT加密技術出現之前,也許沒有人會認爲數字藝術品能進入收藏市場,因爲無人會願意去買一件容易被衆人共享的東西。而數字藝術創作的科技手段越先進,藝術傳播、複製和修改越便捷,數字藝術品權屬的唯一性就越差,距離市場和收藏也就越遠。NFT確權技術的出現,使得數字藝術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具備了可能性。隨着互聯網科技的持續開發和普及,隨着更多的數字藝術家投身於創作中,數字藝術的市場需求一定會越來越大。

李洋《塔羅牌計劃Ⅰ》 永樂2021春拍“區塊鏈數字藝術”線下專場 成交價:12.5萬元

未來能否顛覆傳統藝術市場?

NFT加密藝術確實存在着諸多優點:它改變了現有的藝術品交易與收藏的方式和規則,打開了數字藝術消費的市場;可以防止藝術品作僞;能確保NFT作品的交易價格和過程都公開透明;其去中心化的特點有助於那些年輕的、非主流的、個性化的藝術家作品進入市場;藉助網絡傳播、交易和虛擬貨幣支付,NFT藝術的市場推廣、交易、付款和交割都更加簡便、高效。

目前,NFT加密技術應用仍多限於當代藝術領域,其市場目標受衆的大衆性、國際化和年輕化不言而喻。然而,NFT對居於高端藝術市場的古代、近現代文物藝術品、工藝品等領域的確權則無能爲力。對於作者已不在世的作品來說,由於難以找到絕對的真僞認定者,NFT的加密就會失去實際意義。此外,古代藝術品、工藝品本身還具有很多歷史、文化、研究以及把玩欣賞的價值,這些是數字化的複製品所難以取代的。因此,NFT在高端文物藝術品市場上的作爲將十分有限。

尤其在我國內地,NFT藝術還有一些交易問題沒有得到法律、法規方面的支持。2017年,中國人民銀行曾與各部委聯合發文認定比特幣、以太坊交易爲非法而全面封殺了國內的數字貨幣交易平臺。內地目前無法公開進行數字貨幣的交易,比如使用以太坊交易平臺和用以太幣進行支付等。近日內地的幾場NFT數字藝術品拍賣實際上都在打擦邊球。而2021年6月1日剛剛修訂並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沒有將原修訂草案裏引進的追續權內容寫進來,也就是說,內地法律沒有支持NFT藝術品多次交易中作者都能享受到分成收益的優勢。這勢必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藝術家們進行NFT加密操作的積極性。

利用拍賣方式爲藝術品定價有其合理性,但應注意到拍賣有適用範圍。拍賣更適合於有成熟市場基礎的藝術精品的運作,而不太適於沒經歷公開市場交易的作者的普通作品。佳士得那場NFT天價拍賣的成功也是基於作者已經在以太坊平臺上具有了一定的市場基礎,而拍賣的又是其5000件作品的集合,屬於代表作級別的精品。而NFT藝術市場上更多的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作者與作品,其交易方式則並不一定都要用拍賣,更大量的NFT交易還是要通過各種專業網站來實現。拍賣行沒有必要盲目地去跟風拍賣NFT,數字藝術家也不該都去奢求拍出的天價。

今年三四月間,日本當代前衛藝術家村上隆NFT作品拍賣沒有成功,這成了NFT藝術品拍賣的一個典型失敗案例。3月29日,村上隆在NFT交易平臺OpenSea上拍賣自己的108件加密藝術作品《村上隆·花朵系列》,後來,因爲網上出價遠遠沒有達到其作品線下拍賣市場的應有價位而突然宣佈推遲了拍賣。雖然村上隆對當今年輕一代的影響力很大,但其作品的市場一直在傳統線下。沒有拍好是因爲他在數字貨幣以及NFT圈的影響力還不夠,選錯了拍賣平臺。這一拍賣撤拍事件給火爆中的NFT熱注入了一劑清醒劑。

當代數字藝術市場的建立需要NFT加密技術的保駕護航,但藝術市場的成長壯大仍需要數字藝術植根入人心。筆者以爲,未來NFT市場將會逐漸以傳統藝術市場的補充角色而存在。由於上述種種原因,目前我們還看不到NFT能夠顛覆和取代傳統藝術市場的任何可能性。

轉自:藝術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