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所經營:線上線下多重機制

北京漆器市場主要以實體經營爲主,古玩市場中漆器店鋪以主營與兼營兩種方式並存。拍賣市場中的漆器經營也正在逐步擴大,是高端漆器流通的主要場域。且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經營方式日趨多樣化,多數經營機構會選擇線下、線上雙渠道經營方式。

1.經營機構

北京地區古玩市場漆器經營機構有主營與兼營之分,主營是北京地區漆器經營的重要經營方式之一,漆器在店鋪中佔商品總數的九成以上。而兼營則是兼售各類器物,漆器在其中僅佔五成或更少。現市場上主營漆器店鋪較少,主要經營現代漆器。受北京雕漆傳統文化的影響,北京古玩市場中多以北京雕漆中剔紅爲主。但經筆者調研,受疫情影響,曾於潘家園舊貨市場大棚區佔有整排的專售雕漆的商販現僅存有一家。在主營木雕店鋪有數十家之多的潘家園舊貨市場也僅有一家名爲“合雕漆局”的專營店鋪,店內所售漆器以剔紅爲主。由於傳統北京雕漆技藝的日益沒落,大多數雕漆手工藝者紛紛轉行、許多大型廠家倒閉轉爲小作坊,並將廠址遷往河北,這也是北京古玩市場中漆器經營者日益減少的原因之一。

漆器兼營店鋪則數量較多,北京古玩城中就有不下數十家店鋪中有在兼售漆器,以位於北京古玩城A座五樓的“列國典藏”爲代表。其主營琺琅器及漆器,兼營玉器以及竹木雕等。該店21世紀初年在程田古玩城開始經營,2016年遷至北京古玩城並經營至今,在英國設有分庫,漆器約百餘件,其中明代漆器佔20%,清代漆器佔70%,民國至新中國時期佔10%。同時在天雅古玩城、程田古玩城、華夏古玩城中亦有店鋪兼售漆器,但無論是在數量還是質量上都不及北京古玩城,如店鋪“尚古山房”位於華夏古玩城,兼售漆器,共10件左右,多爲清代的小型屏風和筆筒。除去高端店鋪,在潘家園舊貨市場中也存在兼售漆器的地攤,多分佈在西地攤區。

北京古玩城所售清至民國時期各式剔紅珠串

北京地區以中國嘉德、北京保利、北京匡時、北京翰海、中貿聖佳以及北京榮寶這幾家拍賣公司爲漆器拍賣的重陣。自2000年以來,以中國嘉德與北京保利上拍漆器數量最多,近五年,嘉德、保利在漆器板塊一直維持在50%以上的成交率,並在2017年前後達到漆器成交率的一個小高峯,至2018年後又維持平穩發展勢態。漆器在拍賣市場中一直穩中求進,雖無太大起伏,但仍有其市場份額,並在之後的市場中不斷地擴大。

2.經營方式

現漆器經營主要有線下與線上兩種經營方式。由於疫情影響,線下銷售方式受到極大影響,線下拍賣受損嚴重,各古玩城顧客數量銳減,如潘家園舊貨市場看似人潮湧動,但多數只逛不買。據筆者調研,多數古玩城並未因疫情而降低租金,高昂的租金導致許多店鋪因入不敷出而面臨關閉的局面。同時漆器在古玩行業中屬於冷門器物,經營額就更不及疫情之前。面對線下經營的困境,地攤商販採取了流動經營的方式,因其流動性較強,經營者會選擇週六日在潘家園經營,週一至週五則去北京其他古玩市場以及天津、河北等地。而店鋪經營者則選擇參加博覽會的方式來擴寬自己的受衆範圍,前往北京、河南、湖南等地參加各地文物商店舉辦的文物博覽會。線下銷售方式因疫情受到較大的阻礙,從而導致線上銷售方式快速發展,線上銷售包括網店、微信、網拍等模式。以“和合雕漆局”的網店爲例,在網站上通過商品圖片以及信息的展示來吸引客戶,以不同於線下銷售商品中較爲常規的器盒、漆瓶以及仿生器,其線上商品則主打極具特色的手機殼等文創類產品,針對不同的購買人羣進行銷售。

明永樂 剔紅菊花紋圓盤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古玩市場與拍賣市場的貨物來源不盡相同,古玩市場中所流通的漆器多是經營者私下購藏,而拍賣市場中流通器物則多是官方渠道徵集。古玩市場中貨物主要來源分爲兩大類,一類是海外回購,另一類是國內收購。海外回購器物多來自於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俄羅斯、荷蘭等多個國家的私人藏家、拍賣行、跳蚤市場等,其中以私人家庭收藏的器物最爲精美,多爲晚清之際流出境外的文物。同時還有民國至今外銷的漆器回購,如“列國典藏”中就有一件當時因禁止流出國外,而被塗抹款識的乾隆時期剔紅人物山水紋鼻菸壺。因貨物來源於海外,運輸不便,且較多器物具有文物性質,受關稅影響,民間迴流漆器來之不易。但做文物迴流工作的店鋪還是佔據少數,其他店鋪貨物主要以國內收購爲主,來源於經營者或其父輩舊藏,在全國古玩市場、舊貨市場以及拍賣行、展銷會進行購買收集。除了向別人徵收,也有一些情況是等產品上門,一些人假借購物之名,向店家諮詢是否有意收購藏品,從而達到合作關係。(李特《潘家園古玩市場地攤經營探微》,《榮寶齋》2018年6月刊,第231頁)

拍賣公司的藏品也分海內外兩類徵集渠道,在國內外發布徵集廣告,通過鑑定之後才能出現在藏家面前,以此得到比民間更爲精良的漆器。同時拍賣行還會在各地古玩市場中進行購買,但是據古玩店鋪賣家透露,因拍賣行會有拖欠賬款的行爲,所以大多數古玩店鋪賣家都不願與拍賣行合作。

轉自:藝術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