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鄭州黃河國家溼地公園景色宜人(9月16日攝)。本報記者聶冬晗攝

編者按

9月17日,省政協召開《黃河記憶——我的黃河故事》圖書出版座談會,該書由省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歷時兩年徵集編纂而成,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座談會上,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苗長虹從不同視角暢談了該書出版的歷史和現實意義。本報特將苗長虹同志的發言全文刊發,以饗讀者。

□苗長虹

金秋九月,丹桂飄香,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兩週年之際,十分高興應邀參加《黃河記憶——我的黃河故事》圖書出版座談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河南省政協文化和文史委員會充分發揮“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社會功能,經過廣泛動員、精心組織,編輯出版的《黃河記憶——我的黃河故事》,收集記錄當事人的“親歷、親見、親聞”,通過一個個鮮活的黃河故事,多方位、多角度描繪了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原兒女治理黃河、利用黃河、傳承文化的立體畫卷,洋溢着中原兒女堅忍不拔、自強不息的黃河精神,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河南新徵程上的中原大地“奮勇爭先、更加出彩”“實現‘兩個確保’”注入了磅礴的文化力量,是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寫照,很有現實意義,可謂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中,黃河流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從起源於黃河中下游的華夏始祖——炎黃部落,到夏商周奴隸制社會,再到延續2000多年的帝制社會,都是圍繞着黃河流域建立發展的。黃河以其滔滔不絕、不屈不撓的氣勢在東亞大陸流淌萬年,正如中華民族經歷無數挫折,奮發圖強,依舊矗立在世界東方一樣。唐代詩豪劉禹錫的“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詮釋了黃河豪邁的氣勢。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爲宗。”作爲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是古今中國歷史的講述者,是華夏民族精神的傳承者,是中華文明的見證者。自古道“不到黃河心不甘”,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能像中華民族這樣對黃河有着如此深厚的情感。從“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再到“派出崑崙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州”,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中流砥柱,是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

黃河流經中原大地。河南人民在中原大地上創造的每一項奇蹟、綻放的每一個精彩,都浸透着母親河的滋養。

以黃河流域爲主的中原地區,爲“重瓣花朵”的“花蕊”,是中華文明的主要發源地。黃河流域的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等重要遺址昭示着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中國最早的王朝——夏,開了中國歷史上的種種先河。二里頭文化及其所屬遺址的考古發現,充分體現出夏王朝對中國歷史的深遠影響。

自古以來,黃河流域就是文明交流交融的區域,中原地區是文明交流交融的樞紐,匯聚了東西南北的多元文化,造就了黃河文化海納百川的氣質。《清明上河圖》中,商船雲集、馬幫駝隊絡繹不絕,展現了當時汴京“八荒爭湊,萬國鹹通”的繁榮景象,承載着貿易往來、人文交流綿延不絕的歷史記憶。

大禹艱苦奮鬥、因勢利導、科學治水,取得治黃的成功,是黃河流域先民天文觀測、金屬冶鑄、堤壩修築、交通運輸等科技創新的集中體現。北山愚公,其志不移,夙興夜寐,終感天地,移山精神自此薪火相傳,歷萬世而不息。

八朝古都開封城曾數次被洪水淹沒又原址重建,然而城市中軸線千年不變,“城摞城”的奇觀,正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生生不息的精神寫照。

“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同志帶領蘭考人民封沙、治水、改地治理“三害”,身先士卒觀風口、探流沙、察水勢、栽泡桐,留下“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感人故事,鑄就了親民愛民、艱苦奮鬥、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十萬林縣人民不怕苦不怕累,大戰十年,修建了“人工天河——紅旗渠”,也把紅旗渠精神“插”在了太行之巔,成爲民族精神的時代豐碑。

三門峽、小浪底等工程移民響應國家號召,毅然告別世世代代生活的故土,奔赴他鄉建設新天地,表現出人民羣衆舍小家顧大家、黃河兒女顧全大局的愛國精神,捨己爲公的奉獻精神。

黃河不僅僅是地理上的一條河流,她更是流淌在每一箇中華兒女心中的信念之河、精神之河,她告訴我們團結,教會我們勇敢。她所滋潤的土地養育着世世代代的華夏兒女。《黃河記憶——我的黃河故事》所記錄、所書寫、所弘揚的,就是厚重的中原大地上億萬黃河兒女的美好心聲和強烈期盼:保護好黃河,治理好黃河,傳承好黃河文化,守護住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使多災多難的母親河早日成爲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編輯:梁倩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