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北京市文物鑑定委員會的首席專家,張如蘭在從事文博工作的40多年中,不僅對瓷雜類文物的考證有着極深的研究,著述頗豐,主編和撰寫了《明清文具珍賞》《竹刻藝術》《明清典藏傢俱珍賞》等,並且致力於宣傳收藏文化。

張如蘭:文物收藏需要文化、歷史的積累

刊於《藝術市場》2021年10月號

1998年,央視推出一檔文物和藝術品收藏節目,申請北京市文物局配合,由我們提供場地、器物。隨着節目的播出,收藏鑑定類節目開始和市場產生關係,中國的文物藝術品市場也在不斷繁榮和壯大,各個省臺也陸續推出了類似節目。

在節目中,有觀衆認爲,我們的估價比市場上的價格要低。其實不是節目上的估價低,而是因爲影響一件作品價格的因素有很多。像黃賓虹的作品,精品或普品,大幅或小幅,不同的年代、題材,價格都會不一樣,但這些作品不可能一下都拿到節目中來,只是把幾件昂貴的書畫作品照片展示給觀衆。

很多老百姓拿着自己的藏品來參加節目,總認爲自己的藏品會很值錢,讓專家給估價。對我來講,文物鑑定部門雖然對北京市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負有管理職責,對價格多少會有一些瞭解,但我本人不從事買賣,因此,我們只能給出一個比較能適應市場的價格,但這並不完全等同於市場價格,因爲價格在隨着市場的變化而不斷變化。

收藏鑑定類節目的發展契合着收藏市場的發展。像北京古玩城、潘家園文物市場等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出現的,1993年開始出現文物拍賣。但文物拍賣、文物市場和文物商店的定位和麪向的收藏人羣不一樣,比如潘家園文物市場針對一般老百姓;文物商店通過買賣發揮了特定時期賺取外匯等的作用;而當時的文物拍賣不像現在的——大部分是一些“高、精、尖”的文物或藝術品,最初的市場沒有這麼大,只是給一些文物收藏愛好者、文物投資者、收藏單位提供一個平臺,一些私人、企業收藏單位從這些拍賣場中能夠收集一些文物,增強企業文化。所以,在那個時代,文物市場雖小但比較火爆,老百姓除了存錢之外,還會將一部分閒錢用作收藏、投資。在這樣的情況下,文物市場開始湧現了一批人,他們把目光投入到了收藏當中。

但收藏是根據市場的變化和大家的需求而變化的。2015年後,市場逐漸變得有序,收藏也變得比較理性,之前一哄而上的行爲逐漸消失殆盡,這也是市場的迴歸和調整。

收藏市場發展了這麼多年。我想說的是,現在的拍賣是藝術品拍賣,而不是文物拍賣。在市場中收藏到文物和藝術品是有明顯區別的,就跟大浪淘沙一樣,能不能淘到真東西,得看運氣和機遇,更要看學識和眼力。

然而,在文物收藏的過程中,有些老百姓容易走入一種誤區:他們覺得五大名窯的價值很高,看到成化鬥彩能賣2億多元,就想去收藏,認爲自己從5000塊錢的工資裏拿出2000塊錢就能買到真品,但實際上他們想得太簡單了,這些東西都是市場上的“高、精、尖”,是很少能碰得到的,所以就花了不少冤枉錢。這都是他們對市場及其變動不了解,以及文物收藏知識的匱乏所致。

所以,收藏需要文化的積累、歷史的積累,才能具備正確的收藏觀,否則收藏不到好東西。作爲文物部門、電視臺來講,應當大力宣傳和普及基本知識,讓廣大羣衆能夠正確地瞭解並進入文物市場,從而理性收藏。

轉自:藝術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