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服務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滿足羣衆對公平正義更高要求,北京檢察機關逐項落實“我爲羣衆辦實事”清單——

用好“人民滿意”這把標尺

●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向申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

●北京市檢察院第二分院舉辦“檢愛同行共護未來”主題檢察開放日活動

●北京市檢察院第四分院對鐵路窨井蓋安全隱患進行排查

●北京市檢察院第一分院辦案團隊赴山西看望監督申請人

公平正義是人民的嚮往、幸福的尺度。北京檢察機關立足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從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保障基本民生需求、滿足羣衆對公平正義更高要求和提高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四個方面,確立25項“我爲羣衆辦實事”清單,目前已完成21項。

辦好“小”案

讓百姓有真實獲得感

隨着“砰砰砰”幾聲巨響,11塊木板從天而降。2020年9月27日上午,家住北京市通州區某小區的王某某圖省事兒,從樓房5層陽臺上先後將重達9.3公斤的11塊木板直接拋到樓下。案件被移送至檢察機關審查起訴後,檢察官到案發小區現場勘查,認定王某某高空拋擲物品行爲情節嚴重,觸犯刑法,以涉嫌高空拋物罪對其提起公訴。2021年3月17日,法院判處王某某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3000元。此案是北京市首例高空拋物案件。

北京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王濱介紹說,高空拋物猶如城市上空的“不定時炸彈”,嚴重威脅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自2021年3月1日高空拋物入刑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共受理此類審查起訴案件17件17人,積極守護人民羣衆“頭頂”上的安全。

案件雖“小”,卻關乎人民羣衆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內很多大型商超採取自助結賬模式,有的人心存僥倖,故意少掃描、不掃描商品條形碼,施行“薅羊毛”式盜竊行爲。如石景山區檢察院辦理的王某等3人盜竊案,犯罪嫌疑人爲一家三口,發現某超市自助結賬機存在管理漏洞後,從最初的買多付少到最後的購物車整車不結賬直接走人,20天盜竊9次,摺合金額共計1萬餘元。

只有認真辦好羣衆身邊的“小”案,才能讓老百姓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爲預防此類犯罪發生,北京檢察機關對全市範圍內的案件開展充分調研,一方面制定了《關於辦理商超內自助結賬盜竊案件的捕訴工作指引》,細化捕訴標準,統一檢察裁量權適用;另一方面,針對超市掃碼支付管理漏洞等問題,通過檢察建議方式督促相關單位依法履職整改,助推企業規範化管理。

“我們在辦理盜竊案件過程中,還通過嚴格審查,對部分超市工作人員以盜竊爲要挾、換取涉事人高額賠償和諒解的現象予以嚴厲打擊。”王濱告訴記者,更重要的是,能通過辦理案件和普法宣傳起到警示作用,達到預防犯罪的效果。

2021年1月至8月,北京檢察機關共辦理盜竊、詐騙等涉及羣衆切身利益的侵財類案件10049件。

促成和解

檢察機關多方面努力

因爲一堵牆,鄰里間結下十幾年的積怨。在辦案過程中,北京市檢察院檢察官考慮到雙方當事人都居住在懷柔區,想到與懷柔區檢察院分工協作,共同到當地村委會開展釋法說理工作。市院檢察官結合案情講解法律規定,區院檢察官從鄉規人情、和諧鄰里關係等角度對村集體及當事人進行積極引導。最終,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徹底化解了鄰里間十幾年的積怨。

“民事檢察監督作爲民事訴訟司法救濟的最後一環,各方往往歷經多年訴訟,矛盾積怨較深。在這類案件中的訴求,就是人民羣衆急難愁盼問題的重要體現。”北京市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李欣宇介紹,爲實現“和”的可能,檢察機關進行了多方面的努力:查明事實,分清是非,爲最終定分止爭打好基礎;促進雙方當事人形成共識,達成和解協議並及時履行,增強人民羣衆的司法獲得感;與法院執行程序對接,實現矛盾糾紛在訴訟程序內徹底化解,同時與社會管理部門對接,解決人民羣衆在糾紛之外的合理訴求;向涉案羣衆進行以案釋法的普法宣傳,防範和化解法律風險,達到辦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

據瞭解,2021年1月至8月,北京檢察機關共促成當事人達成和解26件。

司法救助

實實在在解決問題

2021年8月13日,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聯合山東省莘縣檢察院,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向申請人發放司法救助金13萬餘元。其間,被救助的七旬老人和12歲孩子熱淚盈眶,不住地感謝黨和國家。

這次司法救助源於一起故意傷害致人死亡案。檢察官在辦案中發現,被害人家屬無勞動能力、無收入來源,符合申請國家司法救助的條件。考慮到疫情防控要求,該院通過視頻連線方式,聯合山東省莘縣檢察院向國家司法救助金申請人、被害人家屬發放司法救助金。

“司法救助的本意不是僅停留在給予一筆救急款上,而是要實實在在地解決羣衆的困難。”北京市檢察院第三分院副檢察長田向紅表示,這需要聯動各級各地檢察院、法院、公安、政府部門等,形成救助合力。

據瞭解,今年以來,北京檢察機關持續開展“司法救助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推鄉村振興”專項活動,1月至9月,全市辦結並予以救助的司法救助案件30件39人,同比增長200%和290%;發放司法救助金213.3萬元,同比增長248.53%;救助因案致貧、返貧的原建檔立卡貧困戶等17戶27人。

北京市檢察院第十檢察部主任彭天廣告訴記者,爲讓司法救助工作更貼近羣衆、更有溫度,北京檢察機關在履職過程中將司法救助職能向前延伸至批捕、起訴階段,加大對未成年人和生活困難的傷殘軍人、退役軍人,以及因刑事犯罪導致身體重傷、殘疾等特定當事人的司法救助工作力度。同時,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社區、村委會等部門和組織的支持,開展低保、就業、心理疏導等多元化救助,從單純的“輸血型”救助走向“造血型”救助。

檢察建議

督促老舊小區改造

2021年4月,朝陽區檢察院在開展“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活動中發現,部分住宅小區未取得二次供水衛生許可證就擅自向住戶供水。雖然有些老舊小區多次因此受到行政處罰,但仍然在供水中不區分消防用水和飲用水。爲此,檢察機關迅速向行政機關制發訴前檢察建議,還專門組織召開兩次公益訴訟座談會,針對老舊小區改造落實難的情況積極尋找對策,推進二次供水設備升級改造,確保老百姓用上“放心水”。

不單是朝陽區,今年以來,北京檢察機關針對部分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陳舊、管理不善等問題部署開展專項行動,實地摸排60餘個小區,受理案件線索9條,立案8件,制發訴前檢察建議6件,磋商結案1件,通過督促解決供水問題,保障居民飲水安全。

北京市檢察院第八檢察部檢察官滕力向記者曬出一組數據:1月至8月,全市受理公益訴訟案件線索998件,同比上升335.8%,立案820件,同比上升446.7%;提出訴前檢察建議或發佈公告314件,同比上升227.1%。其中,針對黑臭水體污染、固體廢物排放等人民羣衆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和公共安全等問題,立案502件,制發訴前檢察建議或發佈公告160件,提起民事公益訴訟11件;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問題制發檢察建議27份,督促各鄉鎮清理生活垃圾及建築垃圾3萬餘噸。

文章來源 |《檢察日報》2021年10月22日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