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子怡

房產中介公司對近期的房地產行業市場變化感受更爲明顯。

此前在人事層面多年來少有變化的中原地產,在11月接連作出兩次大調整。

11月9日,中原集團發佈中原地產(中國內地)人事通告:上海中原董事總經理陸成、中原地產(中國內地)副總裁兼華西區總裁及藤雲執行副總裁莊澤寶已卸任其工作職務。

爲配合集團發展及競爭新形勢,即日起人事組織架構重組如下:中原地產(中國內地)華南區總裁兼深圳中原總經理爲鄭叔倫;中原地產(中國內地)華北區及東北區總裁爲楚超;中原地產(中國內地)華東區總裁爲玉家雄;中原地產(中國內地)華西區總裁爲鍾志斌 ,上述四人直接向中原地產(中國內地)總裁李耀智彙報工作。

更早前,在中原地產工作超30年的中原集團大陸區總裁賴國強和陸成均宣佈離任,

賴國強和陸成的離開,與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在11月3日進行的全新人事部署不無關係。

具體調整爲,中原地產(中國內地)主席黎明楷打算在今年年終退休,由施永青之子施俊嶸接任,黎明楷退休後將以顧問身份繼續向施俊嶸提供運營的意見,協助決策。

施俊嶸目前任中原集團行政總裁。原中原地產(中國內地)總裁賴國強升任副主席,以協助新主席做好任內的工作。總裁一職由原華南區總裁李耀智接任,其原先擔任的華南區總裁一職,將由原深圳中原總經理鄭叔倫兼任,以方便調撥深圳的資源去支持華南區的發展。

不過,就在該人事部署文件發佈後的一天,賴國強又發佈了一份離開中原的個人聲明。聲明提及,因循守舊,搖擺猶豫扭轉不了中原的頹勢,在此我和股東就經營戰略產生了較大的分歧,30年的互信也被打破。從即日起,將全面退出中原中國,不再擔任任何職務。

據時代財經報道,黎明楷透露稱:賴國強與施永青的矛盾在於“經營理念不一致”,賴國強想通過改變生產模式即推動公司平臺化來進行改革,而施永青則想先做人事調動。

在這次人事大變動之前,中原地產已經進行了一輪關店、裁員的收縮行動。

10月21日前後,中原地產內部發文稱,受市場持續低迷,爲了保留核心資源度過寒冬,集團決定調整內地業務規模與架構,所有分公司都要應自身經營情況作出適度收縮,目標在第四季度達到收支平衡。

該份文件指出,合肥、鄭州、濟南、南昌、哈爾濱、南京、寧波等7家分公司內部編制調整爲事業部形式經營,需要大幅削減經營規模。

近期房地產市場的變化,讓作爲地產代理公司的中原也面臨經營壓力。

這輪大調整的背後,中原地產在業務層面其實已落寞許久。

中原地產成立於1978年。1992年,施永青全面接管中原地產,正式進入“無爲而治”時代,公司也逐漸迎來高速發展時期,被稱爲中介行業一把手。早期的“無爲”經營理念,在中原地產發展過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原地產一度在內地市場房產交易中佔據頭部地位,門店曾遍佈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35個城市。

2015年時,鏈家在全國範圍內大打規模戰,通過收購上海德佑地產、深圳中聯地產、廣東滿堂紅等在當地擁有較大影響力的中介機構,迅速佈局全國佈局,在門店規模上遠超中原。

爲應對鏈家這個勁敵,2016年初,已經退休5年的創始人施永青不得不重新出山執掌中原,但彼時無論做出任何反攻都爲時已晚,中原地產失去了中介機構的龍頭地位。

施永青在此次內部文件中稱,近年,單是華南區的業績就往往佔了中原內地總業績的一半以上,而利潤更常達中原內地的總利潤的八成以上。華南市場可謂撐起了中原內地的大半邊天。

然而,中原地產頗爲依賴的華南區市場,尤其深圳,受二手房指導價影響,市場成交量下跌,連續7個月跌至5000套以下,10月二手住宅過戶套數爲2012年3月以來的最低值。

在如此態勢下,不難理解中原地產的人事調動。

作爲施永青之子,新升任中原地產(中國內地)主席的施俊嶸,未來無疑面臨更艱難的挑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