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俄烏戰爭下的全球能源格局及其走向

文丨陸如泉

假如俄羅斯斷供,美國能填補歐盟的天然氣缺口嗎?

一直以來,俄羅斯通過北溪-1(年輸氣能力500億方)、兄弟管道(年輸氣能力1000億方)、進步管道(年輸氣能力260億方)以及聯盟管道(年輸氣能力260億方)等,維持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其中,“兄弟管道”和“進步管道”過境烏克蘭,兄弟管道當年象徵着俄羅斯、烏克蘭之間的“親兄弟”關係,遺憾的是,兄弟現在反目成仇了。近幾年,俄羅斯過境烏克蘭輸往歐洲的天然氣大幅下降至350億方/年左右,爲高峯時期的30%。

近幾年,隨着歐洲天然氣進口多元化戰略的推進,以及能源轉型的影響,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管道氣的量穩中有降,但隨着俄羅斯北極LNG項目投產,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的LNG量在增加。“一降一升”的總體結果是總量在下降。從2020年及2021年的數據來看,歐洲年均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含LNG)總量在1700億立方米左右(其中管道氣1500億方,LNG150億方/1100萬噸),約佔整個歐洲年天然氣消費量的35%左右,絕對是歐洲的天然氣供應第一大戶。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由於歐洲被美國裹脅,不得不對俄羅斯發起制裁,導致俄歐天然氣貿易中斷,那麼1700億立方米的缺口,美國及其產氣盟國能夠彌補嗎?答案是不能

不錯,由於頁岩革命取得巨大成功,美國的LNG出口量(美國沒有管道氣輸往歐洲)這幾年一直積極攀升。再得益於2022年即將投產的兩個大型LNG項目——Venture Global公司的新 Calcasieu Pass LNG項目及Cheniere公司的Sabine Pass LNG項目第6條生產線,美國2022年全年的LNG出口量預計能達到8300萬噸,摺合1170億立方米。一看便知,即便上述出口量全部供往歐洲,也只能解決歐洲1700億方缺口量的68%左右。更何況,上述LNG超過半數需按照長約協議(Take or pay)供往亞洲市場。

根據睿德諮詢的數據,2022年,歐洲全年的天然氣消費量預計爲5230億方。由此可見,美國對歐洲的LNG的供應量只是杯水車薪。除非,美歐能夠協調飄在海上的全部現貨LNG調轉航線,一齊奔向歐洲。但這是不可能的,即便能做到,30美元/MMbtu(摺合7.5元/方)以上的高昂氣價,也是歐洲難以承受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跨境天然氣及LNG產業是一種集“氣源—渠道—消費市場”相互銜接的系統工程。該系統工程的構建需要5~10年左右的時間,一旦建成投用形成供應鏈和價值鏈,則很難輕易放棄;供需量受生產能力或消費能力的限制,也很難輕易擴大或縮減;而且,替代成本也很高,一旦遭遇重大突發事件,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替代系統。這是爲何歐洲與俄羅斯的能源供需關係難以輕易割捨的主要原因;也是俄羅斯天然氣一打噴嚏,歐洲就感冒的原因;更是俄羅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耗費近二十年的時間,才慢慢擺脫烏克蘭這個過境國的原因。

俄烏戰爭對全球能源格局帶來何種影響?

一是導致能源等大宗產品價格暴漲。事實已經證明,由於戰爭爆發,布倫特油價已經站上了100美元/桶的臺階,系2014年上一輪油價下跌以來的首次。石油“從2020年4月的一文不值甚至倒貼(-37.5美元/桶)轉眼間升至100美元以上”,確實很魔幻。石油天然氣作爲基礎性燃料和原料,其價格大幅上漲必然進一步加重美、歐、拉美和非洲等本已十分嚴重的通貨膨脹。給世界經濟持續復甦帶來較大不確定性。

二是導致美國、沙特、伊朗等油氣出口大國的“能源話語權”顯著提升。美國、沙特、俄羅斯目前是全球油氣供給側的“三駕馬車”,並且美國下一步即將取代沙特成爲全球第一大石油出口國、取代俄羅斯成爲全球第一大天然氣出口國,這三個國家佔到全球油氣出口市場份額的“半壁江山”。如果俄羅斯因此次俄烏戰爭油氣出口量大幅下降甚至中斷出口,且目前伊朗、委內瑞拉、利比亞等傳統生產出口大國因遭受美國製裁或內亂而難以提升出口量,那麼美國及其盟國,包括沙特、澳大利亞(目前全球第一大LNG出口國)、卡塔爾(全球第二大LNG出口國)等,必將成爲此次俄烏戰爭的主要贏家,其在全球市場上的“能源話語權”將顯著提升。全球油氣供給側和需求側(東亞經濟體+印度+西歐等)的結構性失衡將進一步加劇。

三是或將推動久拖不決的伊核協議(JCPOA)談判加速解決,中東亂局有望迎來數十年來少有的“和平期”。如果美國不想看到已經落地的“史上最嚴”對俄製裁導致油氣價格暴漲並加劇通貨膨脹,那麼它有兩個可用的抓手:一是釋放戰略石油儲備(SPR);二是在伊核協議談判中放水,儘快解禁對伊朗石油制裁,讓伊朗石油填補俄羅斯的空白。目前,美歐已經在戰略石油儲備和天然氣儲氣庫上做文章了;而伊核協議談判也已經進入第八輪,當前的國際格局有利於推動伊核協議達成一致。其實,自2021年以來,中東地區各大國忙於發展自己的經濟,該地區已經出現了近十年來少有的和平。若此次伊核協議快速達成使得美伊矛盾得以(短暫)消除的話,中東或將不再是世人眼中的“火藥桶”。當然,伊朗和以色列這對老冤家的矛盾尚沒有解決。

(作者系國際能源戰略專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