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劉嘉魁   

隨着近期俄烏緊張局勢持續,日前,美歐多國宣佈對俄羅斯最新制裁,決定將部分俄羅斯銀行排除在SWIFT(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之外,並對俄羅斯央行實施限制措施,以防其配置國際儲備,削弱制裁措施造成的影響。

此舉被稱爲阻斷俄羅斯對外貿易的“大殺器”,甚至有國際觀察人士驚呼,這無異於向俄羅斯投下了“金融核彈”。

“俄羅斯被踢出SWIFT‘朋友圈’,對外貿易將被封死”,“中國的CIPS可以在短期內取代SWIFT”,“數字貨幣有望取代SWIFT”……一時間,金融圈對俄羅斯被“踢出”SWIFT的討論一度蓋過戰爭本身。

然而,SWIFT系統究竟對國際貿易和跨境資金流動有何影響?將其比作“金融核彈”又是否言過其實?在金融圈如潮水般的推理、解讀和分析中,我們發現,其中存在不少誤解……

誤解1:離開SWIFT將無法進行跨境結算?

交易仍能進行,只是效率低、成本高

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清楚什麼是SWIFT。

SWIFT被稱爲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創建於1973年,總部設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是國際支付結算體系中的報文系統,主要負責在國際結算、清算過程中爲成員機構提供信息劃轉傳輸服務,是連接全球銀行業的金融通信基礎設施。

目前,全世界幾乎所有的重要金融機構都是SWIFT系統的成員。切斷一國金融機構與SWIFT系統之間的聯繫,實際上就切斷了金融機構與全球銀行系統間的聯繫,直接影響該國跨境收付款,進而影響國際貿易。

部分分析人士指出,該制裁相當於把俄羅斯金融體系從國際清算體系中排除,許多國際貿易往來將無法進行支付清算,進出口商或被迫重新談判、選擇範圍收窄,國際金融合作也將受到極大限制。

因此,此舉也被外界稱爲投向俄羅斯的“金融核彈”。

但是,SWIFT這個名稱中,我們要抓住關鍵詞“通信”。

什麼意思?SWIFT的實質是一個信息收發系統,屬於支付指令報文體系,提供信息網絡進行通訊並交換標準化金融報文。其主要負責在國際結算、清算過程中爲成員機構提供信息劃轉傳輸服務,扮演的是“渠道”的角色,本身不具備資金撥付、清算功能,並不涉及資金的實際劃轉。

也就是說,理論上如果雙邊或多邊能夠解決“金融報文”傳輸和確認問題,就可以保持貿易如常進行。但難點在於即使技術方面門檻並不高,也存在巨大的勢力範圍重構問題。

另一方面,被剔除SWIFT的銀行依然可以用傳統的交易方式或者其他報文系統來替代,交易仍能進行,只是效率低、成本高,交易過程略顯“笨拙”。

SWIFT中國大陸首任董事王永利撰文指出,SWIFT是目前全球最重要的支付指令報文體系,但並不是離開SWIFT,跨國經濟往來就絕對沒有辦法進行。

SWIFT作爲支付指令報文標準制定和指令傳送與處理的基礎設施,在國際支付清算中屬於非常重要的一環,但也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並不是國際支付清算的全部。

實際上,SWIFT成立後,經過很長時間才成爲覆蓋全球的支付指令報文體系,在沒有SWIFT之前,跨國經濟往來同樣存在,只是在SWIFT出現後,更好地促進了跨國經濟往來的發展。

現在,如果一國被SWIFT剔除,這個國家仍然可以模仿SWIFT的報文規則,通過互聯網等渠道與其他國家建立新的支付指令報文體系進行經濟往來的支付清算,在技術上並不是難題,只是其運行成本和效率可能無法與SWIFT相比。所以,把SWIFT說成是“金融核彈或殺手鐧”,其實是有點誇張。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美歐多國聯合聲明中,核心的措施是“將把特定的俄羅斯銀行從SWIFT報文系統中剔除”,可見,當前美歐國家對俄羅斯開展的SWIFT制裁僅針對部分金融機構,並未完全切斷俄羅斯跨境貿易結算通路,俄羅斯未來仍可通過未被制裁的金融機構開展跨境結算。

誤解2:SPFS能助俄羅斯繞開SWIFT制裁?

短期內仍難擺脫SWIFT影響

實際上,SWIFT之所以能夠成爲制裁工具,並非因爲其擁有難以突破的尖端技術,而是在於運行數十年以來積累的影響力和統治力。

俄羅斯早已嘗試尋求其他替代路徑傳輸數據電文。自2014年俄羅斯因克里米亞問題受到制裁以來,爲抗衡美國、歐盟,俄羅斯央行創立了俄羅斯銀行金融信息系統(SPFS系統),該系統於2019年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SWIFT系統。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央行發佈的年度報告顯示,2020年,俄羅斯SPFS系統的使用量相比2019年提升1倍,在俄內的使用比例達到20.6%。截至2021年11月10日,SPFS系統有400餘個使用者。

然而,相關信息顯示,SPFS系統目前主要用於俄羅斯境內銀行間業務。2020年,SPFS發送了近1300萬條金融消息,但相比SWIFT系統日處理金融信息4200萬條的海量數據,在使用者的數量、使用頻率、使用範圍等方面,SPFS仍與SWIFT不在一個量級。

實際上,雖然俄羅斯有了後備力量SPFS,並在“去美元化”道路上有一定成效,但其至少短期內仍無法擺脫SWIFT的影響。據統計,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SWIFT使用者,俄羅斯金融機構每天在全球進行的外匯交易價值約460億美元,其中80%以美元計價。SWIFT日均傳輸4200萬條消息,俄羅斯金融機構約佔1.5%。

對一個國家來說,脫離SWIFT,國際貿易首先受到衝擊,長期將影響國際融資能力。

早在2014年,西方國家威脅說要將俄羅斯剔除出SWIFT時,俄羅斯前財政部長庫德林曾經做過估算,稱此舉可能使得俄羅斯GDP一年減少5%。

儘管俄羅斯與國際金融機構間的交易信息收發仍可通過電子郵件或傳真聯繫匯款信息,但安全性不完善,大量數據需要人工交換,作爲支付信息的傳輸路徑極爲脆弱。換言之,雖然資金流並未被切斷,但交易仍將面臨打擊。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支付清算研究中心主任楊濤表示,俄羅斯加入SWIFT的金融機構大約有300家,佔其全國金融機構數量的一半以上。這些機構處理俄羅斯大約80%以上的國際結算量,而俄羅斯的國際貿易佔GDP的比重達到46%以上。俄羅斯出口很大一部分都是能源,所以要看具體的制裁影響,還要看一些細則規定。比如說只是維持現有的已經實施的對特定機構的制裁,還是增加一些新的機構。

北京時間2月28日,俄羅斯央行宣佈緊急加息1050個基點,將基準利率從9.5%提升至20%,目的是抵消盧布貶值和通脹風險的增加,已準備好採取進一步調整利率。

申萬宏源指出,俄羅斯出口自2014年之後開始逐步“去美元化”,美元結算佔比從2013年三季度的81.2%降低至2021年三季度的53.9%,歐元提升比重最大。相比2014年,雖然目前經濟制裁措施尚未直接涉及俄羅斯油氣出口這一經濟命脈,但將俄羅斯部分銀行剔除SWIFT系統,可能對俄羅斯外貿造成實質性影響。

誤解3:CIPS可以在短期內取代SWIFT?

SWIFT的生態壁壘依然堅實

在此次俄羅斯部分銀行被SWIFT剔除之前,伊朗曾在2012年和2018年兩度被“踢出”SWIFT,其經濟和金融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和孤立,伊朗也因此幾乎損失了一半的石油出口收入和30%的對外貿易。

有美國通過SWIFT實施金融制裁的前車之鑑,SWIFT已成爲懸在各大經濟體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而在“突圍”之路上,不少國家都在嘗試。

此次便有言論指出,俄羅斯被除名在SWIFT之外,利好中國的CIPS系統。如:國際上先後出現了幾種其他的系統,可以部分替代SWIFT系統,其中最爲突出的是中國CIPS系統,就是我們中國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俄羅斯部分銀行被SWIFT制裁,中國的CIPS系統有望加速發展。

CIPS(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概念股也隨之應聲走高。

那麼,究竟什麼是CIPS?據悉,跨境人民幣支付系統(CIPS)是我國建立的獨立於美元的國際貿易清算系統,於2012年4月12日開始建設,2015年10月8日第一期正式啓動正式上線,2018年3月26日,第二期投產試運行。截至2021年6月,結算金額已經佔世界結算量總額的5%以上。

雖然,在美國主導的現有金融秩序之外,我國正加快建設CIPS這一“人民幣獨立地帶”,且結算份額不斷走高,但就覆蓋面而言,兩者仍不是一個量級,在國際信息收發方面仍難以擺脫對SWIFT的依賴。

目前,SWIFT成員包括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1.1萬家金融機構、交易所和企業,形成了粘性極高的用戶羣體,是國際結算體系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

數據顯示,SWIFT在200多個國家/地區擁有11000家參與機構,可在40億個賬戶之間實現即時處理。2021年SWIFT系統每日處理的信息量(即報文數量)超過4200萬條,幾乎是跨境支付信息收發的獨家服務商。

相比之下,截至2022年1月末,CIPS系統共有1280家參與者,其中直接參與者75家、間接參與者1205家,覆蓋全球103個國家和地區。

此外,CIPS系統只支持人民幣的結算,不支持其它貨幣的結算。目前,接受以人民幣爲結算貨幣的國家大約有三十多個,並且大部分爲不發達國家,這個數字相對於接受以美元作爲結算貨幣的國家來說還是比較少。

誠然,從技術和功能上講,俄羅斯自主研發的SPFS系統和中國建立的CIPS系統都可以替代SWIFT系統,但SWIFT在全球已運行了將近50年,想要在短期內替代可能性較低。全世界的金融機構普遍使用SWIFT系統,更大程度上是因爲多年來的使用習慣。

從會員來源來看,全世界幾乎所有重要的金融機構都是該機構的成員,龐大的國際金融交易量構建了SWIFT堅實的生態壁壘,而背後美元作爲“國際貨幣”的核心地位是SWIFT難以被撼動的根本。

誤解4:數字貨幣可取代SWIFT?

兩者間並無競爭關係

有觀點認爲,數字貨幣將改變未來的貿易結算方式,SWIFT系統終將被數字貨幣取代。數字貨幣概念股也一度出現了集體上漲。

目前國際清算體系主要由兩個板塊組成:一是各國主導的本國貨幣的跨境清算系統,如國際銀行間美元資金結算主要通過CHIPS和Fedwire等清算系統進行,以及我國的CIPS。二是各國共享的國際收付電訊運行體系,如SWIFT。在實際運行中,SWIFT與各國的跨境清算系統相連,才能實現跨境支付。

“數字貨幣本質上屬於支付系統一類,所以根本無法取代SWIFT。”歐科雲鏈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煉炫認爲。

國盛證券分析師宋嘉吉表示,數字貨幣和SWIFT兩者間無競爭關係。一國央行僅對本國貨幣體系有管轄權,而SWIFT是連接多幣種的國際支付網絡。國際支付體系的現狀是各國法幣與SWIFT並存,而數字貨幣只是法幣的數字化,所以不會對SWIFT造成衝擊。

蘇寧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孫楊也指出,SWIFT是信令傳遞機制,和數字貨幣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DC/EP是一種現金,後端支付清算還是需要有對應系統支持的。

“SWIFT成立於1973年5月,歷史悠久,很多金融機構和大型企業都是其會員,這種信任關係很難被衝擊,更不要提DC/EP只是在研究階段,還沒有發展起來。”孫楊說。

誤解5:SWIFT是美國機構,聽命於美國?

宣稱政治中立,但受大國博弈影響

SWIFT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成立於比利時,主要受比利時央行、G10國家央行、歐洲央行監管,必須遵循比利時和歐盟的相關法規,本身無制裁權利,而是履行上述機構作出的制裁決定。SWIFT協會的股東由來自世界各地的會員代表組成,由股東選出25名執行股東組成執行股東會。

王永利此前撰文指出,SWIFT設立的初衷,是成爲一個不受任何政治影響和政府幹預,爲最廣泛的國際收付參與者提供專業電訊服務的中立組織,充分保護會員單位的商業祕密,在國際收付清算體系中有着獨特的信息通道作用。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副研究員許文鴻分析稱,在2014年美國企圖通過SWIFT制裁俄羅斯時,SWIFT協會盡管受到美國的壓力,但是該組織的管理層對協會的決策有着較大的影響,SWIFT協會的多數從業人員從該組織的長遠發展着眼,反對將SWIFT系統轉變爲美俄進行對抗的工具,希望保持SWIFT的政治中立和專業屬性,最終SWIFT認爲美國“切斷同俄羅斯金融機構聯繫”的建議“侵犯會員權利,損害相關方利益”,沒有采取行動。

SWIFT雖身處歐洲,從地緣上來看,主要受歐盟控制,但因美元在國際支付中佔據最重要的位置,美國對其影響也很大,所以,歐盟與美國聯合,就對SWIFT具有決定性控制力。

任澤平團隊分析指出,截至2021年底,SWIFT系統中,美元、歐元、英鎊、人民幣的支付業務市場份額佔比分別爲40.5%、36.7%、5.9%、2.7%,可以看出,美元仍佔據主導地位。

歷史上看,美國一直圖謀獲得SWIFT的主導權。美國財政部在20世紀80年代就試圖掌控SWIFT的數據庫,但沒有成功。“9·11”事件後,美國就以反恐爲名,逐步加強了對SWIFT系統的控制能力。2011年,美國啓動恐怖分子金融追蹤計劃,在該計劃框架下美國財政部可以“追蹤恐怖活動相關的金融交易”爲由對SWIFT的資金劃轉信息進行監控。

浙商證券分析指出,雖然SWIFT是中立的全球組織,但美歐等發達國家具備利用SWIFT制裁達成特定政治目標的能力。過去伊朗和朝鮮曾遭受SWIFT制裁,制裁措施的本質均是切斷制裁對象接入SWIFT系統的接口,被制裁國(金融機構)的跨境結算將因此而遭受明顯衝擊,繼而連帶其影響國際貿易能力。

SWIFT雖然號稱中立,難以保持獨立。SWIFT掌握了全球絕大部分資金劃轉信息,其中以美元結算的比例超四成,這成爲美國將其從商業工具變爲政治工具的理由。儘管SWIFT反覆聲明獨立性,但在美元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下,SWIFT難以獨立決策,很大程度上受大國博弈的影響。

誤解6:俄羅斯將獨自扛下SWIFT制裁傷害?

歐盟實施制裁也需付出“經濟成本”

此次制裁,俄羅斯是唯一的受傷者嗎?雖然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俄羅斯需要數週或更長的時間才能感受到制裁帶來的痛苦,但實際上,SWFIT制裁是美歐國家不得不打出的一張底牌,其效果可謂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這種“互相傷害”,主要源於發達經濟體中歐元區國家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度最高。分析人士普遍認爲,由於歐盟90%的天然氣依賴進口,其中大部分來自俄羅斯,歐盟制裁俄方將承受更高的能源價格,進而面臨更嚴重通脹。

歐元集團主席帕斯卡爾·多諾霍指出,歐盟制裁俄羅斯需要付出“經濟成本”,這些成本將在未來數週至數月內顯現出來

新華社報道指出,西方此次制裁並未全面封殺俄羅斯銀行機構,而是出於自身利益考量,留有不少餘地。

美國務院能源安全高級顧問阿莫斯·霍赫斯坦2月25日表示,美國的制裁措施將不會針對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因爲此舉不但難以減少俄石油和天然氣收入,反而會令美國及其盟友承擔能源價格上漲的後果。

亦有專家認爲,動用了SWIFT,將可能是美元霸權瓦解的開始,歐盟或面臨能源供應中斷的反噬效果。

具體到針對俄羅斯的SWIFT制裁,在部分觀點看來,所謂的“金融核彈”效果或許有所誇大。對俄羅斯能源出口的影響程度,取決於被剔除SWIFT的俄商業銀行對能源出口交易的重要性。

任澤平團隊分析稱,切斷俄羅斯SWIFT系統的影響,可能是把雙刃劍。俄羅斯佔全球貿易約2%,是全球能源、金屬製品、糧食的出口大國。如果將俄羅斯全部金融機構剔除SWIFT系統,勢必造成對歐洲經濟的反噬,加劇全球能源緊張、通脹形勢和全球金融市場震盪。

具體來看,對俄羅斯的影響,主要有阻斷貿易和主要財政來源,外部融資受衝擊。

一是阻斷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出口、機械產品進口。如果俄羅斯被切斷SWIFT系統,俄羅斯的原油、天然氣貿易將受阻,惡化財政收支。

二是金融市場上,將導致資本外流、盧布貶值,削弱俄羅斯國際融資能力,金融市場面臨衝擊。

對世界的影響,主要是推升通脹,增加全球金融市場動盪。

一是切斷SWFIT系統將通過貿易渠道加劇全球能源和糧食短缺,全球通脹形勢雪上加霜。截至2020年,俄羅斯原油出口量佔全球11.1%,居全球第二位,其中約50%向歐盟出口;天然氣方面,截至2020年,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占全球出口量的16.1%,其中約45%向歐盟出口。

二是切斷SWFIT系統將通過債權敞口和風險偏好渠道,威脅全球系統性金融安全。根據BIS(國際清算銀行),截至2021年三季度,各國國際銀行在俄羅斯的債權敞口約爲1215億美元,意大利、法國、奧地利和美國位居前四,分別佔20.8%、20.7%、14.4%和12.1%,切斷俄羅斯SWFIT系統將導致無法清償債務。

申萬宏源指出,若將俄羅斯完全剔除出SWIFT,或加劇美滯脹,加速美聯儲緊縮。同時,歐元區高度依賴自俄進口油氣,若嚴厲制裁,居民消費或將收縮。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不同以往,此次美歐開展的SWIFT制裁恐難以達到預期成效。一是俄羅斯央行已就西方金融制裁做好準備,通過創建俄羅斯銀行金融信息系統與使用多國貨幣簽署貿易協議,俄羅斯可最大限度削弱SWIFT制裁攻擊;二是鑑於當前全球通脹形勢與制裁可能對俄能源出口帶來影響,歐美國家投鼠忌器,或採取選擇性制裁方式,從而削弱SWIFT制裁影響力。

SWIFT系統應成爲保持獨立性和開放性的工具,而不應成爲某些國家的武器。面對歐美國家的多輪制裁措施,俄羅斯已經悄悄建立起了堅固的金融“盾牌”,其龐大的外匯儲備和在能源方面的主動權都有助於抵擋來自制裁的衝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