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普中國

本文審稿:郭曉強,生命科學領域科普作家

身體的健康

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

腸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口腔癌

這些聽起來就令人害怕的癌症

可能是一口口吃出來的

那麼我們該如何從飲食入手

保持我們的身體健康呢?

喫出來的腸癌

高志冬,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

癌的發生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密切相關,喫油炸類、加工類紅肉多,粗糧蔬菜少,加上運動太少,會導致腸胃蠕動速度減緩,高脂肪食物還會增加腸道內膽汁酸的分泌,對腸道黏膜形成刺激和損害,久而久之,就會增加腸癌風險。

建議:

適當增加粗糧的攝入,包括紫米、糙米、紅豆、燕麥等;

增加蔬果的攝入,這類食物含豐富膳食纖維,可加快腸道蠕動速度,加快腸道廢物的排出;

減少加工類紅肉的攝入,這類食物在製作或加工過程中可能產生多環芳烴、雜環胺等有害物質,喫多了可提升腸癌發病率,每週建議食用不要超過1次~2次。

喫出來的肝癌

趙國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肝膽胰醫學部,副主任醫師:

黃麴黴毒素是黃麴黴菌的代謝產物,其滋生的溫度爲28℃—38℃,喜潮溼,一般情況下肉眼看不見,能導致肝癌。

1mg的黃麴黴毒素就可以導致癌症發生,20mg的黃麴黴毒素一次性攝入直接致成年人死亡,其毒性是氰化鉀的10倍,砒霜的68倍,280℃以上的高溫才能殺滅,是咱們所知的最強的生物致癌劑,喜歡藏身在發黴的筷子、過期或變質的食用油、發苦的堅果、變質的米飯、饅頭等主食中。

預防黃麴黴毒素,防黴是一項關鍵措施,所以無論是食物還是生活用品,都應當儘量保持乾燥低溫。

如何防止筷子發黴:

●筷子要徹底清洗乾淨;

●經常拿出筷子,在太陽下暴曬;

●經常使用消毒碗櫃消毒筷子;

●木筷使用半年最好更換。

喫出來的胃癌

柴寧莉,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消化內科醫學部,主任醫師:

不少人在喫飯的時候,都喜歡喫一些醃製過的蔬菜、肉類、魚類,比如鹹菜、酸菜、 臘肉、鹹魚等等,覺得它們喫起來更有味道,也更開胃、下飯,但醃製類食物所含的亞硝酸鹽含量比較高,亞硝酸鹽在體內長期蓄積,具有致癌致畸和致基因突變的作用,是導致胃癌的“元兇”之一。深受大家喜愛的燒烤類食物,同樣也含有較高的亞硝酸鹽。

建議:

要儘量少喫燒烤類、醃製類的食物,要多喫一些新鮮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隔夜、發黴的食物也要少喫。

喫出來的食管癌

“菜來了,趁熱喫!”這是飯桌上常聽到的一句話。雖然食物趁熱喫味道更香,但如果經常食用特別燙的食物就會存在健康隱患。

例如65℃或者65℃以上的熱飲或食物會增加食管癌的風險。因爲過熱過燙的食物在食管中會對食管黏膜造成物理性的損傷,當黏膜損傷之後,胃酸反流也會對損傷部位產生刺激,這種反覆損傷就容易導致細胞癌變,患食管癌的風險就會增加。

建議:

咱們對食物接受的適宜溫度範圍是在10℃~40℃之間,能耐受的高溫範圍在50℃~60℃之間,要注意啦。

喫出來的口腔癌

劉宏偉,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口腔黏膜科,主任醫師:

不少口腔癌的患者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就是長期咀嚼檳榔,檳榔中的有害物質不僅具有致癌性,而且由於檳榔本身質地偏硬,長期食用還可導致口腔黏膜破損,從而導致口腔癌前病變的發生。

建議:

要想保證口腔的健康,首先要保證口腔的清潔,多刷牙、多漱口。另外要多喫富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的食物,有利於口腔黏膜的健康,如番茄、茄子、胡蘿蔔、白蘿蔔、白菜、菠菜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