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世間有美景,而後纔有詩人的筆下的驚豔。在詩人筆下,各種自然界的風景盡是筆端之花。見圓月升空,張九齡寫下“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看瀑布垂落,李白吟出“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賞春花爛漫,朱熹才言“萬紫千紅總是春”。

在詩人筆下,風景又不單單是風景。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詩中風景往往蘊藉着詩人的感情色彩和主觀觀點。比如同樣是明月,張淧卻道“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爲離人照落花”;同樣是瀑布,李忱卻詠出“溪澗豈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的壯語。同樣一種美景,在不同的詩人筆下,卻表達出不同的心境。

比如,同樣是描寫夕陽晚霞,劉禹錫和李商隱卻詠出了截然不同且針鋒相對的兩首名作。且先看李商隱的名作《登樂遊原》:

登樂遊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

驅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夕陽晚霞,可謂是世間最美的風景之一,或一輪紅日懸落山外,或漫天紅霞照耀人間,都給人以驚豔之感。歷代文人墨客描寫夕陽詩詞很多,其中最廣爲人知的便是晚唐詩人李商隱的這首《登樂遊原》。

李商隱生逢晚唐末世,目睹國家衰敗,自己也沉淪下僚,因而作詩往往既嘆國運之衰,又感身世之悲。此詩便是典型,登樂遊原往夕陽美景,詩人卻發出消極傷感的喟嘆。一句“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描繪出夕陽西下的美麗風景,且暗含哲理,抒發自己的身世遭際之悲和家國之悲、古今興亡之悲。以淺顯之語道出,蘊藉雋永、感慨深沉,因而能成爲千古絕唱,也成爲最廣爲人知的夕陽詩作。

唯一讓人遺憾的是,此詩太過消極沒落,讀來令人傷感。相比之下,詩豪劉禹錫吟詠夕陽晚霞的詩作就很勵志,頗能振奮人心:

酬樂天詠老見示

唐·劉禹錫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爲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

劉禹錫被稱爲“詩豪”,其爲人豁達豪邁,其詩作更是樂天曠達,似乎永遠都充滿着朝氣蓬勃。此詩是劉禹錫晚年所作,當時白居易年過70歲,寫了一首《詠老》寄給劉禹錫,以傷老來志弱,而劉禹錫也已年近70,心態卻仍豪邁,寫下這首《酬樂天詠老見示》,反駁白居易的傷老之意。

此詩從開篇細數人老了後身瘦、發稀、眼拙、多病的特徵。結尾四句卻筆鋒一轉“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來勸慰白居易不要過多憂慮衰老,而應平常心對待,從中發現翛然自樂。尤其是結尾兩句“莫道桑榆晚,爲霞尚滿天”道出了詩人內心對衰老不屈服、不頹喪、不消極的心態。可謂豪放豁達,振奮激勵,頗有些“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豪情壯志,成爲勵志的千古名句。

同樣寫夕陽晚霞,對比李商隱與劉禹錫,一者消極傷感,一者積極勵志,把夕陽的兩個對立特徵都表現到了極致。這兩位詩人筆下的夕陽晚霞,你更喜歡誰的呢?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