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道德经,悟老子智慧】

“道教是中国人的游戏姿态,孔教是工作姿态。每一个中国人,成功发达春风得意的时候都是孔教徒,一旦失败落魄了,便都成了道教徒。道家的自然主义是一副镇痛剂,抚慰受了创伤的中国人灵魂。”

《道德经》蕴藏着俏皮智慧的精髓,是全世界最光辉灿烂的自保阴谋哲学。老子是中国人“聪慧,渊博,才智”的代表。老子提倡谦恭,再三重复柔和、忍耐、争论之无益、柔弱的力量和低位的战术优势。他宣扬自足之道,注重以柔克刚。

《道德经》阐述老子的哲学、老子的功用论,可以直接作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门,从哪一扇推入,都可见一番天地。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

吾言甚易知(懂),甚易行。天下莫能知(天下人不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宗旨),事有君(根据)。夫唯无知(正因为人们不理解这个道理),是以不我知(不了解我)。

知我者希,则(效法)我者贵(可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外表朴素内藏宝玉)。

诗解这段话:人生百年能几日,岁月荏苒如过隙;被褐怀玉圣人道,徒慕虚名又何益。

贤德之人乐低调,无能之辈好舞爪。道,无声无色,无法表达。是人生之修行,是终极之境界。《道德经》区区五千言,可谓生命之书。

圣人被褐而怀玉,俗人如绣花之枕。“被褐怀玉”,为我们提供了对待自我之人生智慧。为人处世,不应苛求外在名利地位之华丽光耀,而应追求内在精神之纯朴宁静。低调、不争、朴实,是老子一贯倡导之人生态度。

昔孔子为弘扬其仁,带一干人等,辗转卫曹宋郑陈蔡诸国,历经坎坷,他依旧弹琴自娱,是谓被褐守玉。

一个人,没有什么,往往喜欢显摆什么。徒慕外在之虚名华表,往往显示内心之空虚低俗。

“披褐怀玉”还提醒我们察人之时,不重外表,重其内在。

财富、名声、智慧等,我们慨之为物;内心的情感或品行,我们概之为德。儒家认为,“德”包括忠孝仁义、温良恭谦让等。道家则以天地万物之自然规律为“道”,而顺应自然之道为“德”。厚德方能载万物,清华大学校训即为“厚德载物”。

“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语出《周易·系辞下》。历史上,有一个西汉海昏侯和南齐东昏侯,完美地诠释了“德不配位,必有灾殃”的真谛。

做杂事兼杂学当杂家杂七杂八尤有趣;先爬行后爬坡再爬山爬来爬去终登顶。

这一对联概括了一种为人处世之方法,即欲成大事,必先低调。犹太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一贯之低调为人高调做事的品质。

“被褐怀玉”,重在道德。人若有道,如临天堂;人若有德,似达彼岸。

当一个人内心足够强大即道德高尚情感丰富之时,这个世界便很难难为于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