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居家辦公"聽起來很有吸引力:不用忍受早晚高峯的擁擠,不用在餐廳大排長龍,不用早起梳妝,可以帶薪做飯,可以舒服地躺在沙發上辦公 ......

但居家的時間越來越長,工作和生活之間的界限變得難以區分,收入不穩定,還要面對每月固定支出的車貸、房貸、房租,心情和狀態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經歷了長期居家之後,有人這樣形容解封時心情:“你們記得《星際穿越》裏,遙遠的星球上馬特達蒙扮演的曼恩博士,被馬修麥康納打開艙的時候,他大哭着抱緊眼前的人,他說太好了,我又看見了人類……就是這種感覺。"

也有人會腦補自己不顧一切衝出門、衝到大街上的景象……然後陷入情緒裏很難走出來。

▲圖片來源:微博


一場疫情也打亂了王女士的所有計劃,她的兩家門店從開年到現在基本沒有正常營業,一開始以爲只是歇業四五天,還能積極地安撫員工,但隨着居家隔離時間越來越長,她變得焦躁起來。馬上就要交店租、員工工資,一大筆開銷讓她感覺壓力很大,每天晚上都睡不着。

近期一項研究表示,疫情期間,長期處於孤立或孤獨的狀態,對人們的心理健康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雖說居家辦公不一定是完全孤立的狀態,但不同場景下的身份轉換和對社交的缺失,也可能會令人產生孤獨感、煩躁心情、拖延和倦怠等。

對於焦慮、鬱悶、忙碌的人來說,心理“防疫”已經成爲抗擊疫情的另一個“戰場”。

01 讓事情變得具體

《圓桌派》曾有一期討論過“焦慮”,嘉賓周軼君分享了自己的觀點:焦慮的反義詞是什麼?是具體。一說到具體,其實就不會很焦慮,一具體就知道方法、路徑。焦慮是非常虛幻的情緒,腳踩到具體的路徑上,一步一步往前走的時候,就沒有焦慮了。

面對焦慮,一個有效的辦法是,將所有的事情分爲重要且緊急的、重要且不緊急的、不重要但緊急、不重要不緊急4個等級,使正在做的事變得具體。

優先完成重要程度高的事,就會感覺輕鬆而有成就感;我們也可以對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說“不”,給自己減負。

02 儘可能放鬆身心

疫情封閉期間,缺少鍛鍊、久坐、長時間使用電子屏幕,一方面增加抑鬱或焦慮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影響睡眠,進而增加焦慮情緒。對於居家辦公的人來說,保持運動至關重要。

一首《本草綱目》加燃脂健身操,讓居家隔離的劉畊宏成了“現象級”偶像。每晚7點半,從“劉畊宏女孩”,到街頭賣鴨脖的大叔,從沉迷工作的白領,到被封控在小區裏的居家人員,上百萬人跟着他的直播一起跳操。在大多數情況下,適度運動確實可以讓人快樂,一定程度上緩解焦慮的情緒。

除了運動以外,當感到自己情緒焦慮、易怒,入睡困難時,可以通過練習“478呼吸法”(吸氣4秒,屏住呼吸7秒,大口呼氣8秒,然後重複這一步驟)、“正念冥想”訓練等放鬆身心的方法,調節焦慮、緊張等情緒。

03 嘗試與壓力共存

日本企業心理醫生奧田弘美,在新作《我心態超好》中,對工作中的多重壓力、精神緊張、底層工作焦慮、心理危機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她開出了一張調整工作心態的“處分箋”,簡單來說就是:提高睡眠質量,保證睡眠時間;拒絕垃圾食品,堅持營養均衡;杜絕久坐不動,合理安排運動;覺察內心的能量,及時有效地充電。

壓力總是如影隨形,雖然無法避免,但可以與之共存。奧田醫生還介紹了一個與壓力共存的“3R”法則,即REST (休息和睡眠)、(RELAXATION 放鬆)、RECREATION (娛樂)。當明顯感受到壓力的時候,首先通過充足睡眠、均衡飲食讓身心得到放鬆,然後通過娛樂活動,讓精力得到恢復。

另外,根據一項涵蓋數十萬人的研究顯示:和他人傾訴是最有效預防抑鬱的方法,可以降低24%患抑鬱症的風險。因此不妨定期與同事或合作伙伴遠程溝通,維持“革命友誼”,保持心理上的活躍度。

希望大家都能順利度過這段居家時間,願所有美好都如期而至。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