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死後,曹髦果斷意識到這是個收回皇權的好機會,便一面下詔,命令司馬昭留守許昌,讓尚書傅嘏率軍回到洛陽;一面着手籌劃宮廷政變,打算幹掉司馬昭。

但是,曹髦的計劃被司馬昭識破。

接到詔書後,司馬昭採納鍾會的計策,親自率兵回洛陽。

景帝(司馬師)崩,天子(曹髦)命帝(司馬昭)鎮許昌,尚書傅嘏帥六軍還京師。帝(司馬昭)用嘏及鍾會策,自帥軍而還。——《晉書·文帝本紀》

曹髦見司馬昭帶着大軍回京,無奈之下,只好接受現實,封司馬昭爲大將軍。

從此,司馬昭開始獨掌大權,曹髦則繼續被司馬氏架空。一次寶貴的翻身機會,就這樣與曹髦失之交臂。

這件事後,司馬昭知道曹髦不是善茬,便很少進宮面見曹髦。

平時處事,司馬昭也是極爲謹慎,絕不給曹氏做掉他的機會。

時魏高貴鄉公好才愛士,望與裴秀、王沈、鍾會並見親待,數侍宴筵……時景文相繼輔政,未嘗朝覲,權歸晉室。——《晉書·司馬望傳》

其實,單從這則記載就不難看出,司馬昭很早就與曹髦翻臉了。

曹髦想幹掉司馬昭,只是苦於沒有機會。

司馬昭也想除掉曹髦,只是找不到藉口。

就這樣,司馬昭和曹髦相互提防,面和心不和地相處了五年。

到了公元260年五月,曹髦忍無可忍,命令皇宮戒嚴,衛士全副武裝,準備等司馬昭哪天入宮朝覲時,將其做掉。

但不料,曹髦的計劃遭身邊近臣告密,被司馬昭知道了。

五月戊子夜,(曹髦)使冗從僕射李昭等發甲於陵雲臺,召侍中王沈、散騎常侍王業、尚書王經,出懷中黃素詔示之,戒嚴俟旦。沈、業馳告於帝,帝召護軍賈充等爲之備。天子知事泄,帥左右攻相府。——《晉書·文帝本紀》

司馬昭知道曹髦的計劃後,有意思的來了。

按照大衆的印象,這場火拼是曹髦挑起的。

比如《三國演義》中,就是這樣的描繪的:

司馬昭得知曹髦寫《潛龍詩》諷刺自己,勃然大怒,帶劍上殿,羞辱曹髦。

受了一番羞辱,曹髦也忍無可忍,決定率宮中的幾百御林軍與司馬昭火拼。

結果曹髦剛出宮門,就碰上賈充引數千鐵甲禁兵,吶喊殺來。

而讓曹髦沒想到的是,賈充身邊的成濟還是個愣頭青。二話不說就刺死了自己。

整個事件的過程,給人的一種感覺是曹髦很魯莽,成濟更魯莽,完全沒有腦子。

可按照史料記載,大衆關於曹髦主動帶兵挑戰司馬昭的印象,其實是錯的。

比如《漢晉春秋》和《魏晉世語》中,就詳細記載當時的火拼過程:

沈、業奔走告文王,文王爲之備。······文王弟屯騎校尉伷入,遇帝於東止車門,左右呵之,伷衆奔走。——《漢晉春秋》

高貴鄉公之難,以掾守閶闔掖門,司馬文王弟安陽亭侯幹欲入。幹妃,偉妹也。長武謂幹曰:“此門進,公且來,無有入者,可從東掖門。”幹遂從之。文王問幹入何遲,幹言其故。參軍王羨亦不得入,恨之。——《魏晉世語》

王沈、王業把曹髦的計劃告訴司馬昭後,曹髦還未行動,司馬昭那邊就先下手了。

等到曹髦知道後,他這時候有兩個選擇。

一是像曹芳那樣,認慫,任司馬昭宰割。

二是爲了尊重,殺出皇宮,與司馬昭拼!

我們知道,曹髦的性格頗似曹操,他不想忍辱偷生,便選擇了火拼。

可是,當曹髦帶兵剛走到宮門口時,司馬昭的弟弟司馬伷就已經帶着人馬進入皇宮,並在宮裏的止車門與曹髦迎面相遇。

司馬伷前來,目的很明確,就是把曹髦堵回去。不讓他出宮。

曹髦爲了衝出皇宮,隨即又轉到東掖門。

而當時,除了司馬伷外,賈充和司馬昭的另一個弟弟司馬乾、參軍王羨也帶人來了。

只不過,他們被滿寵的孫子滿長武擋在了闔閭宮門之外,被迫繞道東掖門,而曹髦此時已經到了東掖門,雙方正好碰面,這纔給人一種曹髦先動手,司馬昭被迫迎戰的錯覺。

所以說,整個事件過程,其實是司馬昭先下手,曹髦屬於是被迫迎戰。

說到這裏,有個問題。

爲什麼曹髦一定要殺出宮外?他就在宮裏等司馬昭來了,再找他火拼不行嗎?

不行!爲什麼不行呢?

因爲曹髦的兵少,才幾百人。如果在皇宮內火拼,他必輸無疑。

但如果曹髦能衝出皇宮,把事鬧大,鬧得天下人皆知,逼迫士族站隊,那事情的結果可能就有轉機了。

這就跟當年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權,用兵變方式強迫大家站隊是一樣的道理。

司馬懿不政變,大家都不會吭聲。

但司馬懿做出行動後,馬上就有太尉蔣濟等人站出來支持他。

並且,如果曹髦真能迎頭撞上了司馬昭,他在混戰中還有幹掉司馬昭的可能。

比如按照《晉書》的記載,曹髦領兵與賈充的兵馬火拼時,親自用劍拼殺,並揚言有敢動者滅族。小兵們擔心傷了曹髦會被滅族,都準備逃跑。

所以說,曹髦在關鍵時刻衝出宮去,其實是一步好棋,這遠比他認慫,留在宮裏等司馬昭來收拾自己靠譜。

只不過,成濟這個二愣子,居然在大庭廣衆之下,把曹髦殺了。

那麼,成濟爲什麼敢殺曹髦呢?他當時又是怎麼想的呢?

這個問題,我們不是成濟肚子裏的蛔蟲,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成濟的職務是太子舍人。

根據曹魏的官制,太子舍人的上級領導是少府或光祿勳,不是中護軍。

成濟作爲太子舍人,他爲什麼要去請示不是自己上級的中護軍賈充呢?

這明顯就說不通嘛。

所以我個人覺得,成濟殺曹髦,原因或許很簡單,就是他想政治投機,通過殺曹髦來獲取司馬昭的青睞。讓自己平步青雲。

而賈充因爲是司馬昭的心腹,成濟可能認爲賈充的建議,就是司馬昭的意思。

於是,他就去諮詢賈充。

注意,是諮詢,並非請示。

賈充用不着自己親自動手,當然是建議成濟殺了曹髦。

成濟得到賈充的建議後,認爲穩了,便果斷殺了曹髦。

只不過,成濟沒想到曹髦死後,影響會那麼嚴重。司馬昭會受到那麼大輿論非議。搞得司馬昭非常被動。

而讓成濟最沒有想到的是,司馬昭會卸磨殺驢,用自己家族的人頭平息非議。

怎麼說呢,“保證”這種東西,最不靠譜。

更何況,司馬昭還沒給成濟什麼保證。

做人,還是要腳踏實地的。不要總想着走捷徑。因爲走捷徑,意味着風險也大。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