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雲南網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今年以來,昆明市嵩明縣堅持問題導向,着力抓好“第一資源”工程,從“制度保障、服務供給、平臺搭建”三方面精準發力,着力提高人才流動便利度,以“人才流”促“人才留”,爲推進新時代嵩明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保證。

開設“辦不成事窗口”,切實爲引入人才辦實事

以制度爲人才流動保駕護航,集中解決“有爲更要有位”的問題。“放管服”改革推進,建設“人才活水渠”。按照雲南省公安機關戶籍業務服務指南,對有學歷、有職稱、有技能的人才實現落戶有保障,對城區有穩定就業或穩定居住的人員,實現“想來可來”,並推行“一站式”“幫辦”“代辦”等便民利民服務。創新用編制度,打造“編制蓄水池”。建立“行政編制銀行”集中管理行政編制,按照“活期存款”辦法動態增減,着力破解人才引進編制保障難題,對急需引進高層次人才,實行“專編專用、人走編收”方式,採用“一事一議”申請用編和入編備案等事項辦理。通過“行政編制銀行”方式助力全縣技術人才、黨政人才合理流動21人次,引進人才179人。用好柔性引才制度,擴充“專家水源地”。深入推進“柔性引才、智力共享”引用才模式,通過對口幫扶、項目合作等形式,積極引進一批醫療專家團隊。繼金華博士、高建鵬博士、楊麗霞專家團隊落地嵩明後,新引進晉雲專家工作站、劉自力專家工作站與縣醫院開展合作提供一流診療服務,助力嵩明縣衛生健康人才隊伍的建設及在內外科醫療領域的發展不斷加強。

嵩明縣與昆明市第一中學合作辦學

以優質服務供給解決人才發展後顧之憂,集中解決“人才進少離多”的問題。提高住房保障水平,助力人才安居樂業。着力加大人才住房保障配建力度,在全縣範圍已建設和籌集公共租賃住房共10964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來嵩務工人員、新進就業人員均可以“優惠價格”申請住房,努力爲來嵩人才安居嵩明創造良好條件。提高基礎教育水平,解決人才後顧之憂。着力加大優質基礎教育資源供給,總投資2900萬元新建設公辦幼兒園4所、小學1所,千方百計改善辦學條件,同時積極開展“四點半課堂”“假期愛心託管班”等活動,解除來嵩人才子女入托入學難題;先後引入昆一中等昆明市重點學校4所並深入開展合作辦學,依託“三名”工程加大優秀師資引進力度,不斷擴大嵩明優質教育資源,今年高考一本上線率較三年前提高了5.77個百分點,實現跨越式提升。提高醫療保障水平,增進人才健康福祉。着力升全體居民的醫療保障水平,加快推進城鄉基本醫保參保擴面,不斷優化報銷手續,在昆明市內首家探索出新生患兒報銷新途徑。提升醫保經辦服務質量,推廣醫保電子憑證應用,實現醫保業務“一碼辦”,全縣定點醫藥機構100%實現了醫保電子憑證“掃碼”支付,實現了經辦事項“一碼在手、醫保無憂”。

以平臺搭建引導人才把論文寫在田地裏、寫在生產線上,集中解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問題。推進人才項目實施,助力企業引才主體作用發揮。依託“興滇英才支持計劃”“春城產業導師”“聚才計劃”等人才發展支持政策,“線上+線下”開展政策宣傳推介,組織“直播帶崗”“招聘會”等活動10餘次,發佈招聘信息8期,積極幫助企事業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63名。引導人才下基層服務,促進縣域各項事業發展。深入推進“萬名人才興萬村”行動,推動78名人才結對幫扶78個村(社區),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開展區域黨建聯盟,推進職教新城12所院校分別與縣級單位、羣團、鎮(街道)和村(社區)深化校地合作,簽訂合作協議70餘份,鼓勵高校專家120餘人在嵩明城鄉規劃、生態保護、鄉村振興等方面貢獻智慧。開展“青藍行動”,提供實踐崗位支持累計130餘名大學生回鄉開展社會實踐,成長成才。營造尊才愛才惜才氛圍,鼓勵人才“走出去”引領發展。舉辦嵩明“新農人”評選、嵩明“618電信杯”、非遺文化展示活動、人才政策宣講“三進”活動(進高校、進企業、進基層)、青年企業家“沙龍”等人才主題活動,展示新時期嵩明各類人才風采,讓更多人關注嵩明、發現嵩明人才,助力嵩明人才“走出”嵩明在新時代浪潮中展現更大作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