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皇”再次出手,拯救迷你基金。繼7月2日接手了諾安優化配置後,8月20日,諾安基金公告,蔡嵩松接手諾安積極回報。至此,蔡嵩松已經“一拖四”,成爲諾安基金的中流砥柱。

自2019年2月20日管理諾安成長“一戰成名”後,蔡嵩松先後接管了諾安和鑫、諾安創新驅動、諾安優化配置、諾安積極回報4只基金。

從規模來看,蔡嵩松接手的確對基金規模有“起死回生”的奇效。以其代表作諾安成長爲例,在蔡嵩松接任之前,基金在2018年末規模爲3.8億元。在其接手後的2019年一季度末,規模增加到13.49億元,單季度淨申購份額爲8.77億份。

迷你基金規模的逆襲,離不開基金業績的猛然爆發。

2019年、2020年,諾安成長的年度回報率分別爲95.44%、39.1%,隨後,諾安成長的規模開始了暴漲。截至2020年末,諾安成長的規模爲327.76億元。

幾乎同一時間,在2019年3月14日,蔡嵩松接任諾安和鑫。2018年末,基金規模僅0.88億元,而到了2019年末,諾安和鑫規模達到了12.78億元,到了2020年末,基金則達到了巔峯的82.17億元。

在基金季報中,蔡嵩松曾多次表示自己“要做科技界最鋒利的矛”。而從諾安基金的角度來講,他也開始了頻頻拯救迷你基金的旅程。

2021年5月22日,蔡嵩松接任諾安創新驅動。基金規模從2021年一季度末的0.25億元,規模增加到0.48億元。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諾安創新驅動規模爲3.38億元。

不過,隨着市場的極致分化行情,蔡嵩松的業績難以持續優秀。以諾安創新驅動爲例,自2021年5月22日接手以來,基金回報率爲-18.15%,2021年9月14日至今年4月26日,基金回撤高達56.26%。

截至2022年6月30日末,蔡嵩松管理的總規模爲305.53億元。較2020年末最高值下降了104億。

屢屢出手拯救迷你基金,這和諾安基金保產品、衝規模的訴求有關。

“現在監管層和市場對於迷你基金清盤比較寬容了,市場優勝劣汰。但每家基金做出的抉擇並不相同,有的會選擇放棄,有的則是選擇保殼。不過,對於基金經理而言,此時接盤面臨清盤的基金,是有壓力的。”業內人士表示。

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諾安基金在管總規模爲1440.71億元,其中貨幣市場型基金780.88億元,非貨規模659.84億元。而蔡嵩松管理的305.53億元,已佔據公司非貨規模的近半壁江山。

統計近兩年的新基發行可以看到,諾安基金自2020年5月至今年4月份一直未有新基金髮行。今年以來,半導體板塊表現疲弱,蔡嵩松持倉配置側重半導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淨值表現及規模增長。

日前,持有諾安基金20%股權的大恆科技(600288.SH)披露半年報。數據顯示,諾安基金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02億元、淨利潤1.28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7.24%,淨利潤同比下降42.29%。

今年7月5日,在證監會公佈的新一期《機構監管情況通報》中,諾安基金和其他5家券商一起,因境外業務整改後仍未達標而被點名。

具體來看,證監會主要通報了諾安基金的兩個問題:一是境外子公司股權架構不簡明清晰:在只有1家持牌子公司的情況下,設有2層控股平臺,層級較爲冗餘;二是公司工作程序與整改態度存在問題:諾安基金相關境外子公司非全資設立,與上報證監會的設立方案不一致,但公司未曾就上述設立方案的重大調整報告證監會,後亦未按期完成該子公司的註銷或者全資收購工作。

2018年9月25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境外設立、收購、參股經營機構管理辦法》(以下簡稱《境外辦法》),按照“聚焦主業、架構清晰、管控有效”的原則,強化了證券基金公司在境外設立經營機構的監管要求,並明確存量境外子公司不符合要求的,應當在3年內(即截至2021年9月25日)完成整改。

天眼查數據顯示,諾安基金共有三個股東,分別是深圳市捷隆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對外經濟貿易信託有限公司、大恆新紀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別爲40%、40%、20%。

其中,股權穿透來看,深圳市捷隆投資有限公司爲諾安集團(上海)投資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而後者則是諾安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諾安控股集團又是北京諾安恆興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最終,諾安國際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則持有北京諾安恆興科技95%的股權,爲疑似實際控制人。諾安創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則持有北京諾安恆興科技5%的股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