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首語:

信念如磐,奮楫前行。新浪財經推出《金融新未來》年度策劃,包含“財富未來”、“普惠前行”、“數字新局”、“發展之路”四大篇章,回顧奮進路,展望新徵途。

歷經資管新規、理財淨值化、數字化轉型等多輪變革風暴,中國財富管理行業進入黃金時代。銀行、保險、券商、信託、基金等財富管理服務機構如何搶灘財富管理藍海?新浪財經年度策劃《金融新未來:財富未來》重磅推出《理財會客廳》,深度對話各大財富管理機構高管,共同探索行業新賽道、新圖景。

在資管新規落地、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不斷深化的背景下, 財富管理迎來新紀元。銀行機構如何抓住財富管理行業黃金期?新零售板塊的“新”怎麼體現?如何正確看待銀行理財產品“破淨”?《金融新未來:理財會客廳》本期對話廣發銀行財富管理及私人銀行部總經理陳若鵬。

“銀行機構正在着力將科技能力融入零售業務端及服務,以適應瞬息變化的市場狀況。”陳若鵬認爲,財富管理行業應當把握三個方向:高淨值客羣的財富傳承意識快速覺醒、養老金融或成爲未來市場發展新風口、疫情時代下數字化轉型提速。

談到新零售組織體系,陳若鵬表示,零售業務新轉型,應該聚焦在業務結構、客戶增長模式、展業模式三大方面的重點突破。判斷銀行的零售業務做得是否好的標準,主要看這“三個轉型”的表現。

關於銀行理財產品“破淨”,陳若鵬認爲,理財產品淨值化改革之後,產品收益因股票、債券市場震盪而發生波動是必然的,產品淨值波動將成爲新常態。產品短期淨值波動不代表最終的投資結果,投資者應正確理性地看待銀行理財產品“破淨”這一現象。

財富管理行業應把握高淨值客羣、養老金融、數字化轉型三個方向

新浪財經:近期受疫情頻發影響,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更爲突出,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加大。請問您如何看待當前經濟形勢的變化?

陳若鵬:面對2022 年上半年全球經濟復甦放緩、俄烏衝突的不確定性、美聯儲開始加息,以及國內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再加上疫情反覆擾動經濟修復,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來,就業、工業生產、用電貨運等指標明顯走低,我國經濟穩增長壓力加大,全年經濟增速特別是二季度增長面臨嚴峻考驗。

從我國情況來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今年基調定爲“穩增長”,這也意味着政策層面會大力支持經濟發展,具體到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來看:貨幣政策穩健偏松,財政政策發力點側重於投資、消費、就業和減退稅降費。隨着下半年財政政策多點發力、靠前發力,將有助於經濟的恢復。

新浪財經:當前,我國財富管理行業進入黃金髮展時期,您認爲銀行機構應如何抓住黃金時期?行業的未來發展空間有多大?

陳若鵬:隨着居民財富總量不斷增加,對財富管理需求持續增加,銀行機構正在着力將科技能力融入零售業務端及服務,以適應瞬息變化的市場狀況,解決客戶在財富管理上的痛點,帶給客戶更好體驗。

高淨值客羣的財富傳承意識快速覺醒。根據知名諮詢機構報告,2020年可投資資產在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中國高淨值人羣數量達262萬人,2018-2020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爲15%。得益於高淨值人羣規模快速增長以及財富傳承意識快速覺醒。2019年,53%的受訪高淨值人羣已經在準備或已開始進行財富傳承的相關安排,2021年這一比例升至65%。家族信託憑藉其具有傳承規劃、風險隔離、資產管理、回報社會、激勵和約束家族等品質,正在成爲當前家族財富傳承的主要工具之一。未來幾年,是家族信託業務市場拓展的窗口期,商業銀行私人銀行作爲服務高端客戶的主要機構,將家族信託業務作爲重點業務和創新方向是必要且可行的。

養老金融或成爲未來市場發展新風口。2022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動個人養老金髮展的意見》,意在推進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促進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養老保險需要。我國三大支柱結存金額佔比分別爲54%、41%、5%。與之相對的,海外成熟市場美國在2020年三大支柱的比例分別爲8%、60%和33%。可見我國養老第三支柱的巨大潛力。

疫情時代下數字化轉型提速。隨着財富管理客羣不斷髮生變化,千禧一代與X世代在客戶數量和資產佔比不斷提升,客戶對數字化工具的青睞也在日益增強。近兩年在疫情催化下,客戶的投資習慣、交互模式、服務需求都在發生根本性變化,促進中國財富管理行業加速向數字化轉型。在此背景下,廣發銀行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解鎖財富管理業務價值,依託理財經理全流程數字化營銷管理閉環體系,完善目標客戶篩選、營銷策略、產品推送客戶下單等關鍵流程,有效提升理財經理工作效能,實現系統化、智能化、精細化的數字營銷。

例如:廣發銀行通過大數據個性化基礎服務應用“預知”客戶需求,結合專家經驗生成“千人千面”的個性化產品與服務推薦模型,兼顧客戶個性化自主選擇和數字化智能識別,建立用戶和產品、服務、活動之間的智能“連接”;推出“智能財務管家”,爲客戶提供智能化、場景化、數字化的全方位財富管理服務。讓客戶足不出戶即可快速瀏覽爆款產品,線上完成保險產品選購。

判斷銀行零售業務做得是否好 主要看“三個轉型”表現

新浪財經:近年來,財富管理逐漸成爲銀行機構零售業務發展的新動能,銀行紛紛整裝待發打造新零售組織體系。對此,您認爲新零售板塊的“新”怎麼體現?判斷一家銀行零售業務做得是否好的標準又是什麼?

陳若鵬:零售業務新轉型,應該聚焦在業務結構、客戶增長模式、展業模式三大方面的重點突破,縮短服務半徑、提升服務質量、改善客戶體驗,在高站位服務新發展格局,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判斷銀行的零售業務做得是否好的標準,主要看“三個轉型”的表現:一是業務結構轉型。在業務平穩發展基礎上,業務結構得到優化調整力度,豐富產品組合,提升客戶資產配置專業化能力。二是客戶經營轉型。結合客戶生命週期,強化數據驅動,綜合運用產品、權益服務、市場活動、品牌傳播、裂變營銷等方式,推進客戶分層分級分類經營,建立客戶增長價值鏈,提升客戶粘性,實現客戶穩定增長。還有就是展業模式轉型。擁抱金融科技發展新趨勢,構建以“線上爲主、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線上化、平臺化、智能化展業模式,將銀行APP打造成流量入口,構建觸達客戶、服務客戶、賦能客戶的網點經營生態圈,不斷擴展銀行服務邊界。

產品淨值波動將成爲常態 理性看待銀行理財產品“破淨”

新浪財經:根據資管新規中的“賣者盡責,買者自負”原則,銀行機構作爲代銷機構,您認爲其在銷售理財產品過程中扮演什麼角色?“買者”在其中又要承擔什麼責任?

陳若鵬:銀行機構在銷售理財產品過程中需要盡到作爲銷售機構的義務,需要做到充分了解所銷售產品的相關信息,並根據產品風險特徵,將產品劃分爲不同的風險等級;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和風險揭示義務,向投資者充分告知可能存在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產品主要要素、合同等重要事項,並且不誇大宣傳;做到了解自己的客戶,將合適的產品推薦給合適的客戶,落實適當性管理。

“買者”也要理性看待投資風險,樹立正確的投資理念,充分了解產品信息及風險,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審慎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

新浪財經:受近期資本市場表現與國內外環境影響,據統計,一季度有超過2000只理財產品跌破淨值。對此,您認爲銀行理財產品跌破淨值的原因有哪些?投資者應如何正確看待銀行理財產品“破淨”?

陳若鵬:常見銀行理財破淨的主要原因有如下三點:

一、理財產品估值方式由攤餘成本法計量切換爲市值法,資產價格變動真實直接地反映在產品淨值中。此外,理財如今需定期及時披露淨值,投資者可隨時查看產品淨值變化,對波動感受更爲直接、更爲迅速。

二、資管新規後,標準化資產投資成趨勢。據統計,18-21年底全市場非標占比從23%減少到8%;債券佔比逐年提升,21年末債券比重爲68%,較18年提升19個百分點。隨着底層資產標準化程度的提高,期限錯配、流動性差、風險收益不匹配等問題得到解決,理財產品淨值表現開始與底層資產的價值變動密切相關,更容易受到資本市場波動的影響。

三、今年以來,在新冠疫情、美元加息和俄烏衝突三大利空因素共振影響下,疊加內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資本市場劇烈震盪,短期市場風險上升。滬深300中證500創業板指較年初分別下跌9.59%、12.51%、16.27%。國內債券市場呈階段高位先揚後抑的震盪格局,尤其是地產類債券,中證地產債指數跌幅達3.41%。在股債兩市雙雙下挫的影響下,多隻理財產品淨值波動加大,破淨現象頻發。

理財產品淨值化改革之後,產品收益因股票、債券市場震盪而發生波動是必然的,產品淨值波動將成爲常態。產品短期淨值波動不代表最終的投資結果,投資者應正確理性地看待銀行理財產品“破淨”這一現象。當然銀行機構會持續做好淨值化產品的科普和宣傳,讓投資者能更清楚產品原理;投資者應結合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產品,做好資產配置,購買適合自身經濟實力和風險承受能力的理財產品。

客戶離行交易偏好度越來越高 銀行應將金融服務場景延伸至客戶端

新浪財經:您是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在銀行機構財富管理業務方面的應用現狀,未來數字化轉型發展趨勢又是怎樣的?

陳若鵬:廣發銀行一直秉承“以客戶爲中心”的服務理念,致力於成爲客戶相伴一生的智慧摯友,關注客戶需求,追求服務品質。我們深知數字化經營能有效提升服務效能,對客戶而言,數字化智能服務可以高效實現溝通與連結,但缺乏有溫度的人文關懷。面對面的交流、真誠的服務域陪伴,仍是財富管理服務體系中的必要環節。

廣發銀行數字化財富管理服務體系,前端啓動智能數據分析客戶畫像,根據客戶需求定製服務體驗,從而產生營銷線索及任務,觸發機器人智能外呼系統定向外呼,對高意向客戶觸發營銷線索,支持理財經理及時跟進二次精準營銷,實時連通營銷全鏈路。後端由資產配置系統、產品管理系統承接,由理財經理爲客戶進行資產配置健康診斷,提供大類資產精準配置建議。服務體系真正從“解決客戶痛點”和“滿足客戶需求”出發,通過智能策略的輔助加上專業團隊的執行落地,讓客戶感受有溫度的銀行財富管理服務。

新浪財經:個人養老金制度出臺後,銀行機構正在積極挖掘個人養老金市場,您認爲普通投資者可以如何利用養老金進行有效投資?廣發銀行鍼對這項業務是如何佈局的?

陳若鵬:廣發銀行積極探索養老金融服務,不斷提升綜合化的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個人養老金制度既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滿足了人民羣衆多層次、多樣化養老保障和養老財富儲備需求,廣發銀行正穩步推進相關組織架構、制度機制、內控機制的搭建,與外部機構積極進行平臺對接,做好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建設、金融產品銷售和運營管理等方面工作。廣發銀行立足爲養老客戶提供全面的投顧投教服務,加強個人養老金業務宣傳和投資者教育,加強養老金融教育宣傳,協助消費者理性規劃養老資金,探索養老金融場景的應用和建設。同步正在籌劃養老金融綜合服務的宣傳投放工作。

新浪財經:您認爲當前銀行機構財富管理業務發展存在哪些突出問題?廣發銀行在此期間遇到了哪些難點和挑戰?

陳若鵬:

1、疫情以來經濟環境的大變革,觸發客戶對財富管理產生新的需求,個人客戶多樣化的投融資需求應運而生。銀行機構應全力打造開放式財富管理產品貨架,不斷豐富產品體系。

2、隨着互聯網應用與智能移動技術飛速發展,客戶離行交易的偏好度越來越高,亟需擺脫獲客難、觸客難的現狀。銀行機構應將金融服務場景延伸至客戶端,更有效接觸客戶、聯繫客戶。

3、受資管新規影響,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時代下,客戶的體驗感持續下降,在持續開發與經營客戶方面造成極大挑戰。銀行機構需要着力培養客戶“淨值化”思維,加強理財經理團隊的專業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