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


抖音向左,淘寶向右



作者:電商頭條 林遠

近日,國美欠薪的消息在社交平臺登上熱搜,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據瞭解,多位國美員工表示,國美未按時向員工發放8月薪資,具體發放時間和比例均不清晰,此前拖欠員工的半年績效也未發放。曾經雄霸一方的家電連鎖巨頭,到底怎麼了?

根據網上的討論,可以瞭解到,這次裁員很多員工也覺得很突然,有些效益不好的部分直接被解散。在脈脈社區,多位國美員工也都有類似的吐槽,一位國美在線員工7月26日發帖抱怨,薪資績效比例變成7:3,變相減低了固薪收入。另一位標籤爲國美員工的網友也表示,存在30%績效不發的情況,比如30000元的薪資,扣除績效只剩21000元,再扣除五險一金,到手只有16000元。

新模式店即“真快樂APP體驗店”,定位“展示體驗+家延伸+家娛樂+家服務”,核心功能是體驗,特色是線上線下全場景貫穿,在顧客與廠家、品牌之間起着連接器的作用。國美此舉是希望打造集購物、社交、娛樂等功能於一身的新消費場景,提供家空間延伸的沉浸感,滿足消費者多樣化需求。

據國美內部人透露,國美真快樂APP目標是2年內實現4000億元GMV,預計在2022年達到2000億GMV。國美打扮家也對外宣佈,2024年平臺商家成交額要達到5000億元。國美物流平臺安迅物流也有獨立上市計劃。爲了實現目標,黃光裕幾乎每天都在公司加班到很晚纔回去,但事與願違,國美披露的2021年數據顯示,真快樂APP年訪問量4.4億,月度活躍用戶穩定在5000萬以上,年活躍買家1683萬,GMV同比增長108.4%。5000萬的月活與京東、拼多多數億月活相比幾乎不值一提。市場環境和時代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現階段留給國美的機會確實不多了。

數據顯示,國美全國門店由2021年末的4195家減少到2022年6月末的3895家,共計關店300家;國美員工也由2021年末的32278名減少到2022年6月末的25701名,僅在上半年就減員6577人,而且國美高管自2021年以來就離職頻繁。

2021年7-8月,國美在線CEO向海龍、國美電器CEO張德炬和國美零售總裁王俊洲相繼宣佈離職和退休。張德炬和王俊洲均爲國美效力約20年,是不折不扣的“老人”。去年10月,在國美公佈的人事任命中,原阿里系高管丁薇、曹成智和胡冠中分別被任命爲“真快樂”平臺執行副總裁、國美生活家公司CEO和國美集團CMO。截至今年8月,這些高管們已經全部離職,上任CMO的胡冠中甚至未來得及公開亮相,就已匆匆遞交辭呈。

根據最新消息,9月27日,國美確認國美電器CEO王巍和國美投資公司CEO何陽青均已相繼離職。人事變動頻繁,只是國美經營困難的一個縮影。

在不久前的一篇媒體採訪中,有國美員工坦言稱,黃光裕回來後,國美內部的管理風氣就變成了老闆唯上。“一個新業務出來後,高管們不太敢提自己的意見,只會往下安排執行,至於方向是否正確,很少有人會公開提出質疑。”不僅如此,也有負責電器業務的員工在社交平臺上提及,各事業部老總只是做一些沒用的方案“表演”給老闆看,這些方案又很難落地。看來黃光裕的迴歸並沒有給國美帶來太多積極的改變,反而流失了一批骨幹,原來的老員工最後走的走,散的散。

也許是終於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黃光裕發表了《致國美朋友們的一封信》,在信中黃光裕稱:由於對於執行困難預料不足,加之疫情長時間干擾,導致現實與這一目標有一定差距。他承認,自己並未交出及格答卷。並表示接受外界的質疑與批評。當下國美已經進入暫時性的蟄伏期。未來一段時間,公司將進一步聚焦主業,剝離與主業不相關及虧損業務,並注入優質資產,以提升盈利能力。

黃光裕稱:“這個時間點還在困境中堅持堅守的企業,很多不是因爲經營性問題,多半是疫情等不可抗力帶來的短期衝擊。”他呼籲,期望國家政府部門能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多給企業一些財稅政策支持;銀行金融機構能進一步放寬融資條件,多給企業一些時間與空間,助企業渡難關;讓碰到非經營性問題而遭遇短期困難的企業,能夠不因此而倒下,走得更遠更好,爲社會做更多貢獻。

裁員風波鬧得沸沸揚揚的時候,國美也發佈公告:國美確實遇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難和嚴峻挑戰,企業轉型進程受阻,現金流承壓明顯,儘管國美已經也正在通過持續聚焦主業、推進戰略轉型等手段做最大程度的努力,但高企的經營成本依然是目前最沉重的包袱。對方表示,對於薪酬發放調整,公司已通過人資體系和各管理條線與員工做了充分溝通。公司對於眼下的無奈之舉深表歉意,更對員工對公司的理解深表感謝和銘記。並承諾這只是短期、階段性應急舉措,企業經營一旦好轉,公司將第一時間給大家補足薪資。

雖說如此,可國美這一舉動還是寒了不少員工的心。畢竟疫情期間,苦難的不僅僅是企業自己。眼下的黃光裕和國美,或許正迎來一個痛苦時刻。

國美8月發佈的中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營收121.09億元,同比下降53.46%,是15年來同期的最低值。與此同時,188天的存貨週轉週期、38天的應收賬款轉換週期和502天的應付賬款轉換週期均爲國美零售自2008年以來的最高值,收賬期變長,資產流動變緩,償債能力也相對較弱。

財報顯示,2017年至今,國美零售已經連續虧損6年,虧損額達到222.89億元;其中,2022年上半年,國美零售營收121.09億元,同比下跌53.5%,淨虧損29.66億元,同比擴大50.24%;9月27日,國美零售股價跌至0.143港元,跌幅近8%,再次刷新歷史最低。同時還揹負着沉重的貸款,2022年上半年,國美零售總負債586億。

在公開信中,黃光裕提出了新的“1+1+1”三年戰略發展目標:2023年實現較高盈利並達到以往較高水平,2024年達到歷史最好水平,2025年明顯超越歷史最好水平。

不知道這一次,其目標能否實現?

另一邊,據統計,黃光裕、杜鵑夫婦今年多次減持國美零售股票,黃光裕和妻子減持國美零售始於去年12月底,套現金額已達9.6億港元。具體來看:

2021年12月22日,黃光裕以每股平均價0.67港元減持國美零售1000萬股;今年1月24日,黃光裕及妻子杜鵑分別減持國美3000萬股;4月1日,黃光裕場外以每股平均價0.55港元減持4億股國美零售,套現2.2億港元;9月14日,黃光裕等大股東共減持了約27.37億股,套現5.31億港元。9月20日,據港交所披露,國美大股東黃光裕、杜鵑9月15日減持公司股份8892.5萬股,合計約1680.68萬港元。

對於大股東減持套現的資金用途,關於國美零售方面,截至未有官方回覆。有一種說法是國美零售上市公司一直嚴重虧損,公司經營面臨困難,這種情況下減持並不是說大股東黃光裕夫婦想套現徹底就不做了,大股東套現的資金更多是繼續支撐公司發展經營,但現在國美零售嚴重虧損,賬上正常流動的資金不足。今年年初以來,國美零售已經累計大跌超75%,分批多次減持,凸顯其無奈之舉。

誰能想到,這個昔日霸主,如今會面臨這樣的局面?

2008年,國美上榜福布斯亞洲50強,自營門店1300多家,門店網絡佈局涉及260多個城市,確立了渠道網絡的規模優勢,經營業績也刷出新高,達到1023.5億元,市值最高達到了700億港元左右。也是那一年國美營收已達到459億元,是阿里的40倍,京東的120倍。2003年初,國美率先上線網上商城;2006年,國美開始大規模涉足電商領域,這比蘇寧提前了3年。但隨着黃光裕身陷囹圄,國美的電商之路發展又被擱淺。

在平息控股權之爭後,2011年國美重新開始擴張戰略。沒有趕上電商這個風口,自2016年起,國美零售開始進行艱難轉型,2017年國美提出“家·生活”概念,試圖完成從家電賣場向集“家電+家居+家裝”爲一體的服務商轉型;2018年,國美零售提出“共享零售”模式,宣佈從傳統電器向家居、家裝、家服務、百貨、金融等多個領域縱伸。

黃光裕迴歸,國美又圍繞“家·生活”戰略,完成了線上、線下、供應鏈、物流、大數據&雲、共享共建六大平臺的建設,構建起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最新財報顯示,國美2021年上半年線上平臺活躍用戶同比增長近3倍,會員復購率約30%,月平均復購人數同比增長約10倍。可見改變對於國美來說有收益只是收益還不明顯。互聯網時代,要想不被拋棄,就要積極擁抱。線上線下深度融合構建的虛擬與實體互相補充的商業綜合服務體系,在消費端已經開始釋放出商業價值。

未來,隨着各項業務的推進,國美零售的數字化轉型或將呈現更大效果,能否完成黃光裕的目標,還需要時間驗證,畢竟無論零售行業的外在表現形式如何變化,本質依舊是爲消費者提供便宜又好用的商品。

正如其在公開信中所說,作爲企業經營者,需要有危機意識,又要堅定相信未來而抱有進取的心態。

我們要給他時間。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