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道 據西班牙每日新聞網站9月27日報道,鋰電池是當前所有電子產品、電動汽車和未來可再生能源的關鍵部件,但需要替代品。數據顯示,到2050年,將需要20億輛電動汽車來取代現有的燃油車,而到2025年,世界將面臨鋰短缺。

30年前的移動電話足有鞋子那麼大。現在的智能手機能放進褲子口袋裏,這主要歸功於其內置的鋰電池:一個小小的電池組能提供一整天操作所需的能耗。

報道說,所有的化學電池都是由一個釋放電子的負極和一個接收電子的正極組成,在兩極之間由電解質起到傳導電子的作用。鋰電池的正極通常由氧化鋰製成,負極由石墨製成。

鋰元素是製造電池的完美原料,它是最輕的金屬,因此能夠在更小的空間內儲存更多能量。但不幸的是,鋰元素也相對稀缺。

據世界經濟論壇稱,到2050年,需要20億輛電動汽車來取代現有的汽油動力車,以緩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然而,關鍵問題在於,鋰礦資源正在耗盡。

國際能源署表示,到2025年世界可能面臨鋰的短缺。瑞士信貸集團指出,在2020年至2025年期間,其需求量可能會增加到過去的三倍,而這意味着供應最終將會耗盡。

鈷是另一種用於製造電池的金屬,不僅稀缺,而且其礦藏主要集中在剛果(金)。這裏採礦業的工作環境並不好。

報道介紹,儘管鋰礦資源很稀缺,而且成本很高,但只有1%的鋰電池被回收利用。除其他原因外,電池技術每兩年變化一次,因此需要不斷更新回收程序。

大規模的回收過程,例如粉碎和熔化電池以提取金屬的過程需要大量能源,並且具有高度污染性。另一個選擇是拆卸電池並重新使用其部件,但目前通常需要通過手工完成,因此效率非常低。

報道稱,在開發回收系統的同時,對不依賴鋰或其他稀缺金屬的替代電池的研究也已經逐步展開。雖然現有成果距離大規模採用還有一段時間,但其未來充滿希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