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基層文保工作25年,對古北口鎮的文物如數家珍,積極參與長城保護修繕……李俊臣現任密雲區古北口鎮市民活動中心主任,從1997年至今,他行走在古北口鎮的崇山峻嶺之間,積累下豐富的文物保護經驗,成爲長城文化帶建設中不可或缺的基層力量。

作爲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密雲區古北口鎮文物數量多、分佈廣,部分文物點分散在崇山峻嶺之間,其中包括以險著稱的司馬臺長城、臥虎山長城、密佈着84座敵樓的蟠龍山長城,這爲日常巡查帶來重重困難,而李俊臣和三名長城保護員每月的巡查不能少於12次。

以古北口鎮的長城爲例,即便是相對平緩的蟠龍山長城,巡查一遍也要四五個小時,遇到雨雪等惡劣天氣耗時更久。在巡查途中,李俊臣以觀察記錄爲主,發現安全隱患要及時上報。此外,古北口鎮的長城多未向公衆開放,爲保護文物本體安全,“勸阻遊人”是長城巡查的重要工作。一些遊人面對崎嶇陡險的山路,還容易發生危險,這都需要文物工作者耐心勸說和引導。

多年來,李俊臣走遍了古北口鎮每一處文物點,通過大量的田野考察,積累了豐富的文物保護經驗,並參與了多項文保項目的勘察、申報、實施工作,例如臥虎山長城多處敵臺的修繕工程、蟠龍山長城搶險加固工程、五里坨水關搶險加固工程、司馬臺長城敵樓避雷監測工程、潮河關慘案紀念碑以及楊令公廟宇修繕工程等,都曾留下李俊臣的工作身影。

日復一日地巡查,不免會有新發現。如在蟠龍山長城西段的一處修繕工程中,李俊臣在清理碎磚、雜草環節中,發現了一座炮臺,經初步鑑定是明代修造;司馬臺長城的城磚基本出自明朝萬曆年間,李俊臣在東5樓上發現“河大營造”、在望京樓上發現“古北路營造”的戳記,而找到這些重要的歷史信息,需要基層文物工作者的細緻踏勘。

李俊臣坦言,接下來,他將堅持以文物保護爲基本出發點,通過生態環境保護、長城文化挖掘、遺址研究修復、基礎設施完善,全方位保護鎮域文物古蹟,持續推進文物保護利用,讓文化遺產保護成果更多惠及民衆。文/本報記者 崔毅飛 通訊員 王碩

相關文章